泪不能崩的壹读君 | 彤 子
自影院复工后,最出风头的电影要属《八佰》。
灯塔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八佰》票房已突破25.09亿元,高居复工后电影票房排行榜榜首。
在《八佰》的情节中有很多感人场面,其中战士们绑着炸药充当“人体炸弹”,大喊着自己的名字,从四行仓库跳下的镜头催人泪下。
也有很多观众不解:为什么要让战士们身绑炸药跳楼炸敌人,不直接把炸药丢下去?
其实,这个情节是对历史真实事件的还原,只是多了些艺术加工。
自我牺牲的民族英雄
电影中的英雄人物之一谢晋元,他现实生活中的儿子谢继民在媒体采访中提到:绑炸药包跳楼的烈士其实只有一位,电影中多位战士绑炸药包跳楼的情节是艺术加工。
但这位烈士为什么要自己跳楼炸敌人呢?
据谢继民描述:
“1937年10月28日凌晨,日本十几个士兵 头上顶着钢板,(在四行仓库墙上) 挖洞埋炸药,原2连2排4班副班长 陈树生在5楼窗口看到这个危急情况,就从5楼窗口抱着手榴弹跳到两块钢板的缝隙里,钻进去后爆炸牺牲。 把将近二十个日本士兵一举消灭。”
电影里,头顶钢板的日本兵
钢板确实可以有效阻挡枪弹攻击,但只能隔离爆炸威力小的炸药冲击和伤害,遇到爆炸威力大的炸药,就算钢板本身不被炸毁,下面的人也会被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压扁”。
但《八佰》的战士却没用大当量炸药。四行仓库墙体厚达一米,自带防炸优势,如果为打击“兵临楼下”的敌人使用大当量炸药,相当于替敌人完成破坏任务。
不仅八佰的战士不用大当量炸药,日本人也没用大炮轰击四行仓库。四行仓库背临租界区,日军用力过猛容易"擦枪走火"而树敌。
双方下手都这么“轻”,主要是由于四行仓库附近有个超大的煤气储备站,过于激烈的交火会导致煤气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日本人才会顶着钢板,采用中世纪的战术来“攻城”。陈树生为了阻止日本人,才会用身体做人肉炸弹,砸破敌人的“钢板阵”,与他们同归于尽。
由于陈树生进入了敌人“钢板阵”的内部,小当量的爆炸效果也相当于“瓮中捉鳖”,足以一次性消灭“钢板阵”内部所有敌人。所以根本不需要战士们接二连三的跳楼牺牲。
那电影为什么要安排这种悲壮的情节呢?
为了感人。
牺牲情节为何感人?
自我牺牲是影视作品中最能“刺激”观众泪腺的桥段。
窦文涛就在一期节目中探讨过“电影里的牺牲片段为什么感人”的议题。窦文涛问:“人这种动物的本性里有没有一种自我牺牲的情节?就像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大喊向我开炮时,观众们会不自觉地流下眼泪。”
梁文道从心理学层面解释了人们看到牺牲画面会落泪的机制——牺牲解决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人人都怕死,因为生命是只有一次的“稀有不可再生资源”。
但当人们看到一个人为了“某个东西”不怕死或自愿去死,这个“东西”就代表了对死亡的“解决”。
《八佰》中,人们追求的那个“东西”,叫做民族解放。
为了全民族的共同目标,牺牲了自己,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就会流芳千古。
比流芳千古更有效的是牺牲事迹的传播,“牺牲传播”被称为舆论的“核电站”。一个聪明的敌人不怕对手奋起反抗,最怕对手不惧牺牲,因为牺牲比反抗更容易让世人觉醒。
中国的民族解放,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觉醒,甚至需要全世界人民的觉醒。
比起直白、单纯地呼吁大家拿起武器保家卫国,英雄牺牲的事迹更能唤起人民的情感共鸣。
不过自我牺牲催泪威力虽大,却要遵循一定的“使用规律”。
那些不感人的牺牲
在HBO推出的《权力的游戏》中,为了掩护新“三眼乌鸦”布兰撤离,森林之子们被异鬼团灭,其中一个也以自爆的壮烈方式牺牲。但最感人的却是Hodor之死,Hodor留下抵住门不让异鬼追出来,嘴里大声喊着:“hold the door!”慢慢地,那句话变成了Hodor,也变成了他不断重复说Hodor的原因。
影片中森林之子牺牲的视觉效果比Hodor壮烈,但不感人,因为她们没有名字,就很让人难产生感情。如果一个角色没有与观众建立情感羁绊,他的牺牲再壮烈也只能显得震撼,而不会使人泪崩。
有些“牺牲”壮烈而引人愤怒。电影《太平洋战争》中,一名抱孩子的女子出现在战场上,士兵们以为她是误入战场,没有射击她,走到跟前才发现她身上绑着炸药。
这个情节无法感人的原因不只是由于女子无名,还在于她站在了发动战争的反派阵营。无论这名女子的牺牲是否出于自愿,利用妇女儿童进行的打击行动(特别是对无辜民众),都是极端恶劣的恐怖袭击,侵略者的“牺牲”不感人,只会引发愤怒。
至于《八佰》中的感人一幕,壹读君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让一队战士炸一个钢板阵不够合理,但此时日军多出动几个钢板阵,一个战士消灭一个钢板阵,这一幕就既感人又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