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App,作者: 贪婪的阿尔法,(https://xueqiu.com/8346773006/303192021)
均线,也就是移动平均线,大概是技术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
它的概念非常直观,便于普通用户的理解,因此即使是刚入市的交易者也能快速上手。不管是股票、指数、期货、外汇,不同时间周期的交易者都可以使用其作为交易策略的重要参考。
此外,均线不仅可以用来识别趋势,还可以用来确定支撑和阻力,也可以将其作为交易系统的一个基本过滤条件,来结合其它指标或策略综合使用。
因此,作为最基础、功能又非常强大的技术分析工具,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并将其作为选择大方向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历史大概在中学时,我们就会学到,当处理一批数据时,要“掐头去尾”后再求平均,目的是为了减少极端值的影响。在有些比赛项目中也会看到,评委们打分后,计算选手的最终得分时,也会采用这种方法。
但是,显然对于交易数据而言,一个极端的收盘价仅能作为影线而不能“掐头去尾”,那么如何消除这种噪声数据的影响呢?因此这种用于平滑序列数据的方法就被引入到了金融数据的技术分析之中。
我们都知道,道氏理论是技术分析的核心理念,尽管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很多复杂的技术分析方法和工具,但它们的核心逻辑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道氏理论的基本原则。
市场行为包含一切信息;市场主要有三种趋势:短期趋势、中期趋势、长期趋势;趋势的确认需要成交量的验证;趋势可以经由不同指数进行相互验证;趋势的反转需要明确的信号。
可以看到,道氏理论主要就是研究趋势的定义、分类、确认、验证,那么应该从哪个维度对此展开研究呢?查尔斯·亨利·道提出了“平均成本”的概念,即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股票价格的平均值来衡量市场的整体趋势,而这个理念后来就演化成了移动平均线的基础。我们不妨就从道氏理论中对趋势的定义入手,来看看它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在道氏理论中,通过一系列的高低点来识别趋势。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创出更高的最高价,并且回踩时没有跌破前低,也就是说最低价也在升高,那么这就是上升趋势。同理,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创出更低的最高价和最低价,那么这就是下跌趋势。
定义有了,再考虑到市场的三种趋势,我们就可以按照短期、中期、长期设置不同的时间周期,来编写一个道氏趋势线(Trend-Dow)指标。
首先,确定时间周期,这里就以20、100、300来作为短期、中期、长期均线的时间周期,当然这些参数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整。
其次,确定计算数据,这里就用趋势定义中的最高价、最低价的均线值。
最后,确定信号逻辑,这里就以判断是否大于前值来判断是否为上涨,是否小于前值来判断是否为下跌。
以上是$纳斯达克100指数(.NDX)$ 近四年的日K走势,可以看到中期趋势线对于短期趋势线明显的阻力与支撑作用。
再看放大后看一下24年走势的一些细节。
很明显,对于平时还要上班并没有多少时间盯盘的散户来说,当短期趋势线的颜色再次与中期趋势线的颜色相同时,即为右侧的入场点,设好止损,跟随趋势即可。
那么这套理论以及这个指标放在A股,会水土不服吗?我们来看下相同时间段,近四年来$中证1000(SH000852)$ 的日K走势。
不断的上穿下穿,不断的超涨超跌,但是仍然能够看到长期趋势线在21年4月的支撑作用,以及在22年8月的阻力作用,所以其实也能够证明尽管在不同的交易市场,人们的心理其实都是类似的,只不过是在情绪释放程度上的差异。如果联想到美股、A股的散户占比,其实也就不难理解这种差异。而如果能够利用好这种差异,自然也就可以在不同的市场都赚取到不菲的收益。
原理简单介绍了一下均线的历史,接下来我们就再来看一下均线的原理。
最简单的均线,也就是直接求一组序列的均值,比如说MA(C, 5),就是将最近五个K线的收盘价相加然后除以5。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均线其实涉及到五个维度:算法、数据、周期、图形、组合。
对于前三个维度,那是显而易见的,对于MA(C, 5),如果带上维度信息来翻译一下的话,就是:算法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数据使用收盘价,时间周期选择为5,并以此绘制一条曲线。
所以,其实除了三个显而易见的维度,后面还有两个隐藏的维度:图形、组合。当然,对于MA(C, 5)而言,图形就是曲线,组合就是它自己。
如果还不太好理解的话,我们可以想想所谓的双均线,是不是就是两条均线的组合?而对于乖离率指标,是不是就是把两条均线的乖离程度绘制成了柱状图?
当然还有一个最适合体现这五个维度的指标,技术指标之王-MACD。
我们从它的名字来看: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来看一下它的代码。
DIF: EMA(C, 12) - EMA(C, 26), COLORFF8D1E;
DEA: EMA(DIF, 9), COLOR0CAEE6;
MACD: (DIF - DEA) * 2, COLORSTICK, COLORE970DC;
首先,对于DIF,其实就是长短时间周期均线的偏离程度,这里的均线算法为EMA,数据为收盘价,时间周期为12、26,显示为曲线。
然后,就是对DIF再计算一次EMA,其实也就是对它的平滑处理,显示为曲线。
最后,对快慢线做差,取两者的偏离程度(乘以2只是为了放大信号)后通过COLORSTICK函数来绘制柱状图。
可以看到,在这个指标中,除了均线显而易见的三个维度,它还通过曲线与柱状图的组合来更直观的显示长短期趋势的偏离程度,成为用来观察趋势、强度的重要指标。
分类了解了均线的五个维度,我们再来看各种均线及其衍生的各种指标,套用这种维度分析方法后,也就能够轻轻松松的快速上手使用了。
算法首先我们来看算法维度。毕竟,移动平均线,首先要确认的就是使用哪种算法来计算这个均值。常见的有简单移动平均线(MA)、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加权移动平均线(WMA)、平滑移动平均线(SMA)、自适应移动平均线 (AMA)、双重指数移动平均线(DEMA)、三重指数移动平均线(TEMA)等等。
种类非常多,大家其实平时也用不到,毕竟,作为观察趋势的指标,滞后是必然的,没有必要精确到什么程度。而且,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几种均线,并提供了指标源码,所以,这里我们就简单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最常见的均线的使用方法。
MA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均线算法,它可能是最平淡无奇的,但是对于中长期趋势的交易者来说,它又是一个必备的参考工具。因为相对于其它算法,它并没有赋予当前数据一个较大的权重,因此它更能体现出一个长期的趋势,避免因为短期波动而导致的频繁进出。
当然了,使用它的前提是在趋势性较强的市场,否则,因为它的滞后性,依据它的信号进行交易就可能反复挨打。
在交易软件中一般都自带了均线指标,这里主要是关注一下它的时间周期组成,一般都包括5、10、20、60、120、250等六个时间周期。
一周为5个交易日,所以可以将MA5视为周线,在股评中经常看到的所谓“还没有站上5日线”,也就是说非常弱势。
两周为10个交易日,所以可以将MA10视为半月线,都属于短期均线,但相对来说更为平滑。
四周为20个交易日,所以可以将MA20视为月线,相对来说使用频率更高,甚至被人们认为是一段趋势的生命线,也就是说,如果做多,跌破MA20时就必须止损;如果做空,升破MA20时就必须止损。
一个季度三个月,自然,MA60就被视为了季线,是中期趋势的牛熊分界线。
然后MA120自然就是半年线,MA250就是年线,都属于长期均线,至于说既然半年线是MA120,那么年线不应该是MA240吗?也不是不可以,我们之前在对策略回测时举过的示例也已经证明,对于长期趋势而言,不管你是选择MA240还是MA250,实际上对收益的影响都比较有限了。
一般来说,对于跟踪短期、中期、长期趋势的交易者,都会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周期组合,比如短期均线组合可以选择5-10-20,中期均线组合可以选择10-20-60,长期均线组合可以选择20-60-120。当然,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更加个性化的组合,前提是对于你所关注的标的而言,特定的时间周期组合在历史回测中能提供更好的阻力和支撑作用。
对于刚接触均线的交易者来说,大概率会搜索到双均线这个策略,进而呢,会接触到雷公的趋势交易、双均线等等内容,也会了解到趋势转折的五个步骤:破线、拐头、交叉、排列、乖离。
不得不说,雷公的视频做的非常精良,趋势交易也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交易策略。但问题是,现在能有多少人能够有耐心在日K的MA120这个级别上去做交易呢?更何况,在投资组合上的硬伤根本就难以自圆其说,也就难怪北美吐槽者联盟出了一系列的视频进行吐槽。
说实话,当时真是让广大吃瓜群众看的很嗨,以至于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有网友问能不能做个雷公的变色双均线的指标时,我赶紧搜了篇北美微论坛上的一篇详细讲述整个过程的长文,发给对方免得受骗上当。
EMA聊了点题外话,拉回来,继续下一个算法,指数移动平均线。
可以看到,EMA相比MA,多了一个平滑系数2/(n+1),这样的话就会导致最新的数据会分配到一个比较大的权重,进而导致了EMA相比MA会对最新的价格变动更加敏感。基于它的这个特点,人们构造出了各式各样的策略。
比如说,先取某个时间周期的MA,然后对其再取EMA,然后绘制成彩带。虽然逻辑非常简单,但是从近三年的走势来看,对于短期、中期、长期趋势的识别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当然,你完全可以自行调整参数,使其更加符合你的交易周期。
还可以根据当前收盘价相比均线的偏离程度来计算乖离率,这也是平台中自带的一个指标。但是三条不同时间周期的线交织在一起,非常不直观。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我们偏好的交易周期内,股价乖离到了什么程度。所以可以把交易周期内的乖离率做成柱线图,而把中期和长期的乖离率作为辅助线来参考。
数据常见的均线基本上都是用收盘价来进行计算,但实际上交易数据中还包括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成交量。而这些数据,也都可以利用起来应用在不同的场合作为不同维度的参考依据。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经做过验证,对于双均线交易策略来说,使用常见的ATR止损回撤仍然不太理想,然而将其更换为基于最高价、最低价的均线作为止损的依据后,回撤大幅减小。此外还包括光大证券的RSRS指标,同样是基于最高价、最低价来做文章,更是取得了惊人的收益率。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的EMA来绘制一个通道线,当处在上升趋势时,上轨、中轨、下轨就依次构成了三道支撑线,回调时可以在这些支撑线的位置来做一些左侧的交易,当然,更稳妥的方法是在支撑线得到验证之后顺势进行右侧的交易。同理,当处在下跌趋势时就有了三道阻力线,同样可以作为做空时的点位参考。
然后就是成交量,最近大A的成交额持续下降,对于每一次反弹,能达到的高度,以及持续的时间,都需要成交量的确认。所以,对于日内交易,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在之前文章中介绍过的一个对比相同时间内成交量对比的指标。比如当前时间为上午十点,已经开盘半小时了,今天这半小时的成交量与昨天开盘半小时的成交量相比,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如果没有增量资金,大概率就还是个阴跌的过程。同理,也可以与最近五天进行对比,以了解相对日内交易来说一个更长期的趋势。
最近银行股狂飙,小盘股持续下跌,而一旦有了成交量的支持之后,中证1000两个交易日最多反弹了250个点。而且,在0830出现明显的缩量之后,持续性也就相比0829差了一大截,虽然涨幅大,最高有3个点,但最终却跳水回落了一个点。
最后,我们还可以将收盘价与成交量这两种数据组合使用,也就是VWAP指标。但是平台自带的VWAP指标只能在日内使用,即使能够在多日显示,但数值也是错的,所以如果想要在任意交易日的分钟级别显示正确的VWAP指标,我们就需要自行实现。这个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做过介绍,我们直接来看一下日内交易时VWAP与EMA结合后的效果。
同样是中证1000,当EMA在VWAP线之上时,VWAP线为红色,否则为绿色;而对于EMA线,当股价在EMA线之上时为红色,否则为绿色。这样我们就可以很直观的来评估日内交易的逻辑:开盘后VWAP线与EMA线都为红色,则做多,当EMA线变绿时平仓;如果两者都为绿色,则做空,当EMA线变红时平仓。当然,这只是一个概括性的逻辑,实盘交易时还需要结合自己的承受能力做一些必要的改进。
组合对于图形这个维度,在介绍算法、数据维度时不可避免的要展示效果,所以其实我们已经介绍了曲线、柱状图、彩带、通道等展现形式。所以,这里直接来看最后一个维度:组合。
其实在前面展示的各种指标中,也已经有了各种组合,比如双均线,或者一条MA均线一条EMA均线,或者计算两者的乖离程度,不管如何变化,这些大多仍然是和趋势相关的指标。所以,这里介绍一下与波动相关的指标组合。
既然均线是为了平滑股价的波动,那么如果我们就想知道某支股票的波动程度,应该通过什么来衡量呢?显然,对统计学有些许了解的都会想到,标准差就是用于衡量一组数据离散程度。而所谓的离散程度,用在金融市场,其实也可以被称为波动程度,所以自然,我们就要介绍一下布林线指标。
在大多数交易平台上已经自带了布林线指标,而且有的平台也提供了指标源码。从中可以看到,所谓的布林线指标,其实就是先计算了指定周期内收盘价的标准差,然后再计算相同周期内收盘价的均线,最后在均线上方添加N倍的标准差即为上轨,下方减去N倍的标准差即为下轨。
在布林线的标准实现里,时间周期一般为20,偏移量采用两倍的标准差,假设股价走势符合近似的正态分布,那么两倍的标准差也就可以覆盖大约95%的数据,所以如果股价升破上轨,则可视为超买;如果股价跌破下轨,则可视为超卖,进而,交易者可依靠这个原则来制定交易策略。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股价走势符合或近似符合正态分布。
虽然相对来说,股票的对数收益率更符合正态分布,但对于衡量波动性而言,布林线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相比于标准实现,我们可以设置成双布林线,即先有一个一倍标准差的通道线,再设置一个两倍标准差的通道线,还有一条中心线,然后观察股价在这五条线之间的牛熊转换过程。
$英伟达(NVDA)$
中证1000
发现了什么?一旦趋势形成,不论是上涨还是下跌,股价一般会在一倍标准差和两倍标准差之间的通道内运行。你可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