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 潍坊去四川应该走开封郑州一线较近,因为河南疫情严重,所以绕道邯郸临汾。从临汾西过黄河,不沾河南的边。但不慎错过了换高速的路口,只好顺路南下过风陵渡。从西安开始下雨越下越大。约20时,到周至西边国道旁的旅店住下。店前车多路窄,我路边停车技术太疵,大雨中半个小时也靠不拢边,只好让店家帮忙停好。可怕的是,今天在路上竟然经常打瞌睡。跑一两个小时就会打盹。今天因为打盹休息了好几次。找不到别的原因,也许是开汽车比开摩托车太舒服导致瞌睡,也许因为年老体衰了!前几年摩旅,我经常接连几天每天接连跑十二三个小时,也不打盹,这才两三年时间衰退得也太快!这么爱打盹,一天就少跑好多路。今天一路高速才740公里。幸好今天实现了第二天到达秦岭山脚的计划。按计划明天翻越秦岭到九寨沟,秦岭路虽险,但我有摩旅西藏盘山的经验,不怕。比走高速还不怕。只是看天气预报明天汉中广元一带下暴雨,有些担心,怕是到不了九寨沟。
黄河. 风陵渡大桥上。9.05 昨天因为被导航引入山间乱七八糟的县乡道,走不出路数,才走了395公里,到青木川就天黑了。查了地图,这里直向南,上一段高速然后拐入国道走汶川县比较近。于是放弃走九寨沟一线。没想到,在高速上跑了半天,竟跑反了方向,跑到甘肃陇南附近了。回过头来,一着急,又跑过了去汶川的路口。想折回去,却被导航引进山间一条连会车都困难的小道,雨蒙蒙的吓死人。连忙回高速干脆直到广元,然后经江油去汶川。昨天中午在勉县时,直来广元不到两小时路程,我却跑了一个下午加今天上午,五百公里的冤枉路!这哪是赶路,是在练车呀!更倒霉的是,走到离茂县几十里的那窄窄的山间公路,正在大翻修,坑坑洼洼只能慢慢颠。天黑了,雨越来越大,路面的泥水看不出深浅,几次深陷又倒出来。还被堵了两次车。本来,黑天、大雨、烂路只要一条就够人呛的,现在三条全占,太难了!几个钟头走了十几里路。幸好遇到路边一饭店,狼狈的住下来。昨夜幸亏遇上这座小镇的旅店,不然在这荒野烂路上不知会遭多少罪,出什么事。G317线上景观参观未达理想第五天才到马尔康市。正好比原计划多走了一天。但自汶川上了川藏北线317国道,虽然是深山路窄弯曲盘旋,但没有几个岔道。走不了冤枉路。因为摩旅的时候走的川藏南线G318,所以这次走川藏北线G317。主要观赏目标是明达佛学院,天葬台,德格印经院,雀儿山及昌都。没想到非常不理想。9月7日跑到色达县五明佛学院门口,人家说因为疫情,自去年就不让进大门了。天葬台也不让近看了。只得返回317。喇荣五明佛学院,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学院,可以观赏数万僧房密布山坡的奇观。·以中心的经堂为界,坡上是喇嘛的领地,坡下则住着觉姆,大殿旁边分布着一些餐厅和商店。·绛红色的藏式平房连绵几公里,住着成千上万的喇嘛和觉姆,非常壮观。巨大而金碧辉煌的坛城位于佛学院内最高的山峰上。坛城共有3层,一般民众都在1、2层转绕。1层是一个转经廊,放置了一圈转经筒。每天无论早晚都有人在这里转圈,一等祈福10800圈,二等祈福1080圈,三等祈福108圏。坛城边的空地上,永远有磕长头的虔诚信徒。坛城是梵文Mandala的意译。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其眷属聚集的道场。坛城的梵文意思是圆圈。坛城的外在之意是指佛菩萨本尊的净土宫殿;内在之意,是指众生心的清静相;净土宫殿的正中央的本尊,就是众生本来清静的佛性。所以坛城不仅象征着本尊的智慧与威德,同时也是一种显示宇宙人生真理的图绘,一种“无限的大宇宙”和“内在的小宇宙”相即的微妙空间。——只凭这几句话,不仅能够让大山荒野的人们顶礼膜拜一辈子参不透,就是我们内地“高文化”之人们,也会觉得足够玄妙。所以,我们这次奔来,就想按图索骥,倒不是信佛了,是瞻仰一下这佛学院的尊容。没想到,落空了。
一路上一群群牛大爷经常不给让路。没能进去参观,很遗憾!八日那天一路景色不错,在盘道上走了很长时间,盘来盘去都麻痹了,进了雀儿山隧道,才领悟过来这可能就是那座最高海拔的山了。雀儿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境内,藏名"绒表俄扎",意为"山鹰飞不过的山峰",主峰海拔6168米,每年有8个月被积雪覆盖。被称作"川藏第一险"。在山半腰海拔4300多米的高度建了七公里超长隧道,在世界公路史上尚属首次。雀儿山隧道通车后,节约行车时间两小时,驾车者只需要10多分钟就可穿越雀儿山。现在雀儿山过来了我们才有觉察。到德格县城,自然要去看印经院。德格印经院系德格十二世土司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创建,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全名叫“西藏文化宝库德格扎西果芒大法宝库印经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盛名。坐落在佛教萨迦派的寺庙更庆寺内,在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那街道窄人又多,周围找不到地方停车,磨蹭了一个多钟头也没处停。好不容易掉过头来,既然没法进去参观,干脆继续赶路。这样,这几个预想的景点,没尝到多少味道,由于车技差保持紧张,许多美景没顾上看就闪过去了。只算是“老孙到此一游”。不久到了江达——西藏的东大门。这里的疫情监测和安检很规范很快捷。这里通过后,在整个西藏通行就很少检测了。不像新疆,重复检查没完没了。昌都往西的317线上,著名景点不太多。不如从昌都向南改去G318,邦达以西的72拐、怒江桥、然乌湖、波密风光、排龙天险、鲁朗小瑞士、色季拉山口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大峡谷、尼洋河、米拉山口都是有名的一流景点。我摩旅的时候见过,再看二遍也愿意,何况毅芳应该看到!于是,9号那天,从昌都折向邦达。
雀儿山.借G318步步生景,景景精华9月9日,中午到邦达,雨雪也停了。盘上4658米的业拉山口,鸟瞰著名的72拐。山谷、乌云都在脚下。像飘带般的旋在山腰间的国道公路,忽而被云雾盖住,忽而山风扫过又现了出来。这就是72拐最经典的照片场景。其实,这一部分展现72拐的险要远远不够。最刺激的应是下段,可惜中下段的路挂在大峡谷的右壁上,峡谷很窄找不到拍照角度,所以72拐的险峻在一般照片上反映不出来。开车走在那峭壁上,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几乎是180度的发卡弯下溜,头皮发麻,眼睛不敢往左边看,好像看一眼就会滑下深谷粉身碎骨,只好紧紧盯住车头前下倾的路面,用一二档结合刹车控制住速度,小心翼翼地反反复复盘下去。很长时间,终于滑落到怒江大峡谷。这是我15年摩旅时拍的。这是72拐上部,和我拍的一样。可惜我的sd卡坏了。这图就是72拐中部一段。一般人拍不到这个角度。可能是航拍的。再顺着怒江底部崖壁上开凿出的公路逆流而上,就看见那座横跨怒江的大桥。那大桥稳稳当当的横在两头的峭壁之间。是新修的,旧大桥还在旁边。桥东头那个桥墩还在。当年浇灌的时候,一个战士掉进去,无法救出,就成为永远的烈士纪念碑。以前,桥附近不让拍照,现在不管了。路人都在尽情的拍。深切群山的幽幽江水,两岸高高陡耸的峭壁夹持,遮天蔽日,倒显得大桥不大。但是,这可是康藏联通的咽喉之桥啊。借这图看清那座桥墩。这是15年摩旅时拍的。现在,这边架起一座新桥。当年人民军队奋战在怒江天堑(借图)江左江右在峭壁上顺江盘绕的公路、大桥东岸的七十二拐,4658米的业拉山口,组成川藏公路越过怒江天堑的壮丽画卷。它展现的,不仅是大自然天堑的雄峻美,更有当年人民军队开天辟地的那股英雄气!我很早就不会作诗了。但上次过怒江(自拉萨回四川,与这次方向相反)激起了兴致,写了《过怒江 》: 峰壑焦裂人烟断,大江怒泄劈群山。 滚滚凶涛切地府,狰狰危崖冲云端。 铁军汗血洪荒地,天堑飞桥峭壁间。 七十二拐扶摇起,业拉山口越青天!(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