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控制,幼儿处于被动状态
◆ “嘉嘉,洗手时不许在那里玩水,快点!”
◆ “我数到三,再出不来的小朋友待会儿别玩游戏了!”
作为老师,既要关注活动室内等待的孩子,又要关注盥洗室内还未如厕的孩子,手忙脚乱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上述各种催促声在过渡环节中不绝于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往往容易忽略过渡环节中蕴藏的教育契机,使得孩子始终处于被动状态,非常不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顾此失彼,忽略幼儿身心健康
◆ “先吃完饭的小朋友可以玩积木。”
◆ “先喝完水的小朋友可以看书。”
这种过渡方式的确能有效避免消极等待的情况,从表面上看,秩序井然,时间隐性浪费的情况大大减少。然而,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却容易被忽视。
比如:为了玩到积木,孩子狼呑虎咽吃完饭;为了看心爱的图书,孩子对喝水敷衍了事……这种看不到的伤害潜伏在看似有“秩序”的外表中,因此造就的坏习惯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考虑不周,环节设计不合理
◆ “你先去搭座大桥吧,一会你妈妈就来接你了!“
◆ “你先做个手工吧,一会老师喊你吃早饭!”
在入园或离园时,有的老师会选用区角活动作为过渡环节,然而这两个时段都具有时间短且不稳定的特点,此时如果安排阅读、表演或建构等活动,孩子的活动容易被打断,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学习习惯。老师可以选择相对完整的时间进行这些活动,会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
02
过渡环节怎么做?
一、科学过渡,合理安排内容
5岁前是孩子秩序感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地安排过渡环节内容,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过渡,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感,也能让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更高效顺畅。
选孩子感兴趣的
有的老师喜欢在过渡环节播放音频故事,其实单纯地“听”是一项非常主观的活动,很多孩子往往未能真正聚精会神地“听”,故事很容易变成“背景”,久而久之,孩子对“听”的敏感度也会下降。建议老师不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有吸引力的小游戏!
选孩子参与度高的
有的老师倾向于选择安静的活动,以使孩子情绪稳定,其实最关键的应是选择孩子参与度高的活动,因为孩子参与度越高,就需要越高的专注度,而专注度越高,就会逐渐由动到静。
选时间较为灵活的
过渡环节尤其需要关注到“头”和“尾”两类孩子,这就要求尽量选择时间较为灵活的活动,即某一项内容的活动单元时间较短,可重复N次活动单元,即便是最后一个进入活动室的孩子也能参与活动。
二、尊重差异,培养幼儿好习惯
在“过渡环节”中,老师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同步”操作,并巧妙利用孩子之间的差异资源,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管理积极性,避免毫无意义的消极等待。长此以往,每个孩子都能在自身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