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巅,根植于哲学概念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奉节个性,使你身处其中便产生特别的感觉。巅,是一种高度,高度决定影响力。海拔最高,风景最美,人文情怀至善,从而把一个具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奉节,在精神状态层面上表达了出来,它高度概括了我们的“地方特色”,并形成一种追求至善至美的奉节精神。
简言之,三峡之巅,就是一种地方精神,我们要去发现这种精神并追寻它的意境,反映特定思想,由三峡之巅这个哲学概念引出我们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具体呈现。
三峡之巅,不仅仅是奉节精神的概念,同时也是奉节旅游产品整体概念。它是指人们向市场提供的能够满足游览长江三峡的消费者或用户三峡文化需求的任何有形物品和外形服务的总和。它既包括某种能够提供基本利益或效用的实体产品,同时也包括能满足消费者心理、情感和审美等方面需求的其他内容。
自从有三峡之巅这个精神概念后,这几个字就在人们的视野中疯狂传播。在百度搜索引擎中,三峡之巅这个词条数从0到500万的飙升。要打造三峡之巅这个代表奉节精神的品牌,第一步,我们引入了大型山水实景诗词文化演艺项目《归来三峡》,并及时打开白帝城瞿塘峡景区纵深,把“徒步探险危石鸟道”顺势推出,一步步将人们的脚步引向了三峡的最高峰。
归来三峡,我们找到了“中华诗城”的诗元素;三峡之巅,我们又将用什么元素来“串联那些美丽的珍珠”呢?
于是,我们不得不回顾一下关于产品整体概念的几个层次。产品最基本的层次是核心利益,即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基本效用和利益,也是消费者真正要购买的利益和服务。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并非是为了拥有该产品实体,而是为了获得能满足自身某种需要的效用和利益。产品的核心功能要依附一定的实体来实现,产品实体称一般产品,即产品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产品的构造外形等。
三峡之巅景区,要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区域场所,就需要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旅游者的心理预期是多样化的,但对体验感的追求是最明显的。
其实,旅游的本质是愉悦,其中包括社会性愉悦,休闲性愉悦,消费性愉悦。这种愉悦体现出旅游者在欣赏自然、艺术和其他人类产品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比如:愉快、陶醉、强度过量也不会厌烦、感官的升华、联系或印证或回忆等方面。
另外,随着从“读文字”的时代走向“读图”时代,再到人们“读影像”的时代,我们发现,不管出于什么样的阶段,都离不开一个元素,那就是“音”,文字需要诵读,图片需要讲述,影像需要背景音乐。我们幡然大悟,哦!自媒体时代,谁都离不开音乐!音乐的本身就是是让人“愉悦”,这符合人们对旅游的根本需求。
音乐与诗文,是有内在联系的,那就是“诗与歌”,这依然回归到了“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的主调。
这样,我们找到了三峡之巅景区的呈现形式的思考方向,以“音乐”为主线,则需要得到文化的支撑。
于是,我们回到奉节本身的“旅游文化资源”的脉线上,去寻找与音乐脉线的交点。
奉节是世界级风景夔门的所在地,夔是奉节的专属,上古传说中,有夔龙、夔牛、夔鼓。在奉节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我们发现了有个名叫“夔”的人,他是舜帝时期的乐官,作有《箫韶》,是中国最早的音乐家,中国雅乐的鼻祖,也有人说夔是夔龙的化身,夔龙辅助大禹在三峡治水,而且,史料记载,夔与大禹同属于舜帝时代的“八元四贤”。终于,我们找到了三峡之巅景区与音乐之间载体,也就是找到两大“脉线”的交点。
三峡之巅,中国音乐的发源地,中国音乐原创的灵感之地的定位就应运而生,为了迎合这个品牌定位,我们还需要找到了“呈现的方式”。
关于如何呈现三峡之巅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我们有了第一层思考,夔门是中国的山水之门,有夔门天下雄的美誉,有了自然之门,我们还应当有人文之门。正好我们有“六言解夔”之说。音乐有六律,夔门也可有六道人文之门,因此我们可以用夔字部首分解,做成六道人文之门布置在三峡之巅景区外围纵深,把白帝城景区、瞿塘峡景区、与飞机场大道无缝连接。从而满足旅游者对游览和求知的需求。
三峡之巅核心景区,从机场路必经的蓝月河路口到赤甲山尖,在这一范围中,自然景观大气雄浑,且有历代诗人的千古绝唱来阐述,可是我们如何将音乐文化主线贯穿在游线之中?让“诗”与“歌”有效融合?
为了找到诗、歌、音乐之间的关系,我们就需要有一份详细的“编程脚本”,在脚本中充分考虑到旅游者不同层面的需求。并完整的进行“呈现”!对三峡之巅核心景区进行文化故事梳理与整理就是这个“编程脚本”,因而,我们根据“夔音”结合自然景观布局了“夔鼓神坛”、“仙乐桥”、“磬石坡”、“天音神道”、“夔音八风亭”、“夔音门”、“十二律廊”、“四望神坛”、“后夔艺雕”、“网红音阶”、“夔头门”、“竹律雅栏”、“三峡天池”、“九歌神坛”、“六律回廊”、“乐谱石”、“原创石”进行了具体呈现。
至此,三峡之巅景区,不仅仅是一个洗涤灵魂的自然景观区,同时也是一个以夔音为文化主线的“音乐朝圣”之地,他的未来还将成为人们的“音乐原创之地”。三峡之巅,也从一个“精神概念”变成了一个可以展现的“旅游产品”。
当然,三峡之巅作为一个旅游产品,它的构想丶形成丶丰富、认可、追捧还有一个过程,文化讲"润物无声",而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为他努力作为。
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