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断证明,创新是国家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致胜法宝;无数事实警示,生于创新、死于守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2021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三道沟煤矿以创新之手拨动探索之弦,奏出“薄煤层智能化研究”“采掘活动微震监测”“智能矿山建设”等一首首激动人心的乐章。一步一个脚印的背后,既有三道沟人的勤劳和智慧,又有三道沟人的激情和速度。创新带来的成果和突破,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持续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让数千职工共享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红利。
谋事在人 创新“钻杆”愈钻愈深
建矿至今,三道沟人创新的脚步一刻也不曾停歇。
35109综采工作面,两个工人正在进行退锚作业,他们站在梯子上,用力矩扳手拧掉锚杆螺母,拆卸托盘,旁边偶尔会有矸石掉落的声音。
根据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综采工作面两顺槽回采期间必须进行退锚。安监员老王走过来,看到这副情景后说“你们这样做,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我建议你们设计个装置,不用登高实现退锚作业。下班后,好好想一想,我相信你们可以的。”
小刘和小吴面面相觑,老王的话是有道理的,可是怎么实现这种设计,却是需要好好动脑筋。下班后,两个人匆匆忙忙吃了饭,聚在一起,商量着怎么实现安监员老王说的装置。两个人从构思到草图,从傍晚到深夜,终于想出了一套看上去可行的方案。
区队技术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接受了他俩的方案,在工作面两顺槽机头1号、2号和机尾192号、193号端头支架顶梁前端加装钢铲板,当采煤机滚筒进完刀退出机头或机尾段后,将端头支架带压擦顶前移,同时挑起前梁,用顶端加装的钢铲板铲掉顶板支护,完成退锚。
副队长霍雷敏高兴地说“你俩好样的。”现场加装钢铲板后,工作面机头、机尾两端采空区顶板悬顶面积大幅度缩减,基本能紧跟支架后掩护梁垮落,消除了采空区悬顶面积超过10平方米的重大安全隐患,防范了顶板事故,保障工作面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增加了生产时间,产生巨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该矿结合自身实际,加快矿山软硬件的改造创新。从资金投入、人才储备和岗位技能三个方面全力为创新驱动提供坚强后盾。据了解,仅2021年,该矿科技研发费用总额为六千多万元,累计承担科技项目20余项,与10余家国内知名设计院、研究所、高等院校开展研究合作;各岗位工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平均每人每周加班达到25工时,借助QC小组活动、“五小”成果创新建立创新工作小组和创新工作室等途径,大力普及创新创效理念;通过制定管理办法和奖励机制,让员工创新意向受到尊重、举措得到支持,推动创新工作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化,众志成城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科技创新引擎作用成果明显。2021年,该矿累计完成实用型专利申请21项,发明专利2项,完成专利授权14项,在省部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5篇;3项发明成果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企业优秀“五小”创新成果,6项科技项目荣获国神公司2020年度科技进步奖,先后完成采掘活动科学精准监测,能及时利用监测数据保护本矿区资源;对薄煤层采掘成套装备与高产高效工艺应用进行研究,为矿井薄煤层开采设备选型、智能化建设奠定基础;对车辆智慧交通通讯技术进行研究,实现矿井辅助运输系统的智能化管控,提升辅助运输系统的安全水平;井下工作面液压支架实现自动跟机拉架、收打护帮板功能,三机和泵站已实现远程集中控制,无人驾驶、主运系统改造和工作面5G无线通信试点及精确定位等技术已崭露头角。
该矿一系列创新工作的突破,进一步增强矿井转化能力,为建设创新型矿井摸索出宝贵经验,地域引领作用更加明显,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不断厚值的沃土,更得益于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
聚合发力 创新煤电融合特色
一个没有创新潜质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2013年4月,三道沟煤矿新公寓还没有建成,通风队小杨暂时住在距矿2公里的村庄。正常情况下,上下班有矿上的通勤车接送,但是遇到汽车拉煤堵塞,步行就成了常态。4月份,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然而像小杨一样步行上下班的职工心情如同寒冬腊月般寒冷。区区2公里,漫天的煤尘,能见度不到50米,路边的树叶、野花都成了黑色,再遇到刮风天气,煤尘夹杂沙尘暴呼啸凛冽,让人呼吸都变得困难,这一幕,他至今谈起来还心有余悸。今年4月份,下班偶尔碰到小杨时,他离老远就喊“老李,走,到下边走走。”如今,经过三道沟人近十年的拼搏,通过“四来四去”战略改天换地,打造绿色矿山,践行“两山”理论。今天,还是相同的一段路,树木葱郁,鲜花盛开,路灯明亮,早就成了矿山网红一条街。
该矿紧密围绕煤电一体化优势,积极实施“四来四去”闭环式运行,“煤来电去”“煤来灰去”“水来汽去”“煤来烟去”,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凝聚合力,走出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煤来电去”项目,通过煤矿向电厂提供稳定、低价的煤源,大幅降低电厂燃料成本,释放煤矿产能;电厂为煤矿提供部分直供电,降低煤矿生产用电成本。截至8月份,该矿累计用电为5188万度,使用直供电3816万度,占比73.55%,节约费用1000余万元。“煤来灰去”项目,通过将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回收用于井下防灭火和排矸巷覆盖,在降低矿井采空区治理费用同时减少粉煤灰排放对地面环境的污染。“水来汽去”项目,将煤矿疏干水经过处理供电厂生产用水,电厂再将多余的蒸汽返送到煤矿用于生产生活供热,实现井下水零排放,目前已累计向电厂反供水10余万立方米,使水资源得到综合利用。该矿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目标,围绕“煤来烟去”计划将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回收,与粉煤灰发生化学反应后,降低其碱性,用于井下防灭火,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实现碳中和助力。
基于“煤电一体化”发展方向,该矿推进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同时,推进煤炭升级,构建新的体系结构,为“煤+电”带来新的生命周期和发展格局。
该矿以建设世界一流示范矿井为奋斗目标,抓住煤炭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机遇,着力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将煤炭升级打造成攻关课题,创新载体,不断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水平,稳步推进智能化生态化建设步伐,顺利通过省级绿色矿山验收。作为集团首批智能矿井试点单位,该矿成立智能化小组办公室,建立健全智能矿井建设组织机构、制度体系,为企业发展助力。在一系列深耕细作的基础上,该矿已初步实现水泵房、变电所无人值守,主运输系统智能控制,全面投用防爆电动车,井下主要巷道4G网络全覆盖,为全力建设技术先进、系统实用、稳定可靠的智能化矿山,走出一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现代化煤矿发展道路。
创新是荆棘丛中的一束鲜花,要想采撷它的芬芳,必须不畏尖刺的危险;创新是险峻高山的无限风光,攀登创新的险峰,就需要跋山涉水的勇气。
“十四五”发展的新蓝图已经擘画,“创一流”的号角已经吹响,接续奋斗,扬帆启航,三道沟煤矿将借东风谋发展,为实现矿井高质量建设再次迈出坚实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