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地铁建设的酝酿和筹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出于战略防御的考虑。然而,上海的软土地基并不适宜采用苏联地铁建设的深埋技术。因此,从60年代开始,上海地铁建设在向北京取经的同时,开始了自主的秘密试验,并基本掌握了在软土层使用盾构法建设地铁的技术。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地铁建设从战备工程回到市内交通运输上,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建成试运行,标志着上海的城市交通进入立体化时代。上海地铁的建设历程,体现了国家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互动,既有时代的影响,更彰显出上海的城市特性。
[关键词]上海;地铁;城市交通;现代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莫斯科地铁除了作为一项交通工具外,还成为市民躲避战火的掩体以及苏军临时指挥部,因此被时人当作一项重要的战备工程。1950年1月,毛泽东在苏联访问时便向苏方提出参观莫斯科地铁的打算。1963年12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提出,我们“要搞地下工厂、地下铁道,逐年地搞”。可见,修建地铁一直都在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战略目标之中。新中国最早筹划修建地铁的两个城市是北京和上海。作为首都,北京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其开展地铁建设是新中国的“开先河之作”。上海在20世纪50年代已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有近700万人,地铁既可做交通工具,也可做城市防空、疏散之用,于城市交通和国防而言都是益事,因此其也积极筹建地铁。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北京制定出地铁建设的初步方案时,苏联专家却因地质条件对上海地铁的深埋建设技术设想提出了质疑。因此,1969年北京地铁1号线基本建成通车时,上海地铁还处于秘密试验、向北京取经的阶段。改革开放后,上海地铁建设基本掌握了盾构技术,并为北京地铁建设提供了巨大帮助。在这之前,上海也一直为北京地铁的修建提供了大量技术力量支援。既往研究对北京地铁关注较多,所讨论问题集中于北京地铁修建过程及特点。上海地铁究竟是如何筹建并不断推进的?其相较于“开先河之作”的北京地铁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彼此之间又有哪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