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
编者按
暑假来临,参观各类博物馆成为大中小学生们快乐度假的一大选择。在门类众多的博物馆中,自然博物馆承担着引导观众走近自然、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独特功能。在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观众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自然博物馆,我国自然博物馆在设计理念、展陈方式等方面有哪些创新与拓展,今后有怎样的发展新趋势?我们和您一起走进几家代表性自然博物馆,聆听专家、策展人、讲解员及观众的心声。
走进北京天文馆A馆大厅,记者见到了身穿志愿者马甲、佩戴着扩音设备的志愿讲解员田秋实。
“我刚给一个对陨石感兴趣的大学生做完讲解。他对我的整体串讲很满意,我很开心!”田秋实告诉记者。
在北京市海淀区长大的田秋实,小学时就非常喜欢天文。从加入天文社团到参加国际天文比赛再到打算未来修读天体物理学,田秋实和天文学有着不解之缘。而北京天文馆,就是他天文梦想起航的地方。于是,在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他来到北京天文馆,开始从事志愿讲解。
自然博物馆承载着许多人的童年回忆。远古生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这些曾生活在不同时空的动植物“明星”被陈列在同一空间内,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之旅。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自然类博物馆近200家,其中,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等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除了涵盖动物、植物、古生物、地质、天文等领域的博物馆,国际上通常还把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乃至自然保护区也算作广义上的自然博物馆。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光芒似乎不如文化类、艺术类博物馆那样耀眼。距新中国建成第一家自然博物馆已有60多年时间,我国自然博物馆现状如何,观众对它们有哪些新期待?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几家自然博物馆。
观众期待更“新奇有趣”的观展体验
观众们最希望在自然博物馆看到什么、体验什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张章(化名)告诉记者:“如果能在标本、化石等静态展品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沉浸式互动,那大家的体验感、参与感会更强。”
年仅5岁的王玥琪有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把恐龙等古生物“搬”到大自然中:“我想在水流很急的大河里划一艘小船探险,看岸边的恐龙动起来!”小玥琪的妈妈王女士很认可这种游戏式参与对小朋友的吸引力,“我们带孩子来,除了让她增长知识,更希望展览能激发她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讲解员田秋实也有自己的期待:“我希望,天文馆能把在城市里久违的星空重新带回到人们眼前,让大家在这里看到真实的银河、流星雨等景象,领略宇宙的浩瀚和壮观。”
记者发现,观众对自然博物馆提高展览质量、创新互动方式、真正融入自然等方面呼声较高。而为了满足观众的新需求,改变大家对化石、标本的“高冷”印象,越来越多自然博物馆开始玩转“新花样”。
色彩绚丽的红腹锦鸡炫耀着火红的羽毛,威风凛凛的东北虎巡视着自己的领地……在国家动物博物馆组织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中,科普专家打着手电,给同学们讲解大自然的奥秘。讲解完毕后,同学们争相在自己喜爱的野生动物标本旁扎起帐篷,度过了难忘的一夜。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探索中心”片区,一群小“考古学家”正蹲在地质勘查场地里,手拿专业工具,完成清扫、挖掘、取样、包装等一系列动作,挖出深埋在土里的远古化石。在这样的“化石挖掘”体验课堂上,小朋友们不仅可以锻炼专注力和动手能力,还能通过亲身体验及老师的指导加深对考古工作的理解。
位于云南玉溪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一条展示寒武纪生态系统的海底隧道吸引了众多游客。这是博物馆利用AR、VR、智能体感互动等前沿科技,配合200多个多媒体视频,基于多媒体技术精心打造的。据馆长陈泰敏介绍,博物馆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将引入智能讲解机器人、增强自主体验的导览设备等智能产品,尝试打造“智慧博物馆”。
开展博物馆夜场活动,上演自然科普类脱口秀,打造古生物沉浸式剧场,通过互动游戏与化石、标本“对话”……观众的需求牵引着博物馆的创新,一些自然博物馆积极更新展陈理念,并依托收藏、研究、教育、展览等功能,向休闲体验、生态园林、文化娱乐等方向发力,让观众们的博物馆之旅更加丰富有趣。
内容同质化、观众低龄化,困境面前如何破局
当记者在北京天文馆“大音希声——引力波”主题展遇到周女士时,她正用力敲击“共振原理体验”科普装置,完全沉浸在引力波的“威力”当中。周女士今年已经53岁了,家住朝阳区,专程坐了一个多小时地铁赶来天文馆参观。
“现在许多博物馆的游戏、布置、环境更适合小孩子,知识比较浅、布局逻辑性也不强,单独来的大人一会儿就逛完了,新鲜感不足!”周女士告诉记者,她近些年几乎走遍了北京所有的博物馆,“我特别希望自然科普类博物馆是一个既长知识又放松身心的地方,内容和布局上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