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正在上海徐汇滨江对外展出。此次艺术季主题为“共栖”,意在探索自然与城市的平衡与发展。沿着滨江向南走5公里,分布有30余个户外公共艺术展项,同时,上海全市20个展区则共同演绎“共栖”主题。11月4日, SEA-Hi!论坛第24期“共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艺术季的白猫主展馆举行。
澎湃艺术特摘要刊发此次论坛的发言及此次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执行策展人策展手记。
上海徐汇滨江的“白猫主展馆”,原为白猫洗涤剂厂库房,经建筑师袁烽改造后,成为艺术季的主展场和此次论坛的举办地。艺术季围绕“共栖”主题,分为四个板块依次展开:从“与谁同栖”的关注,到“置身事内”的思考,再到“都市之策”的展望,最后到“自然答案”的期许。展馆内展出了70余组国内外艺术家、建筑师和生态相关机构创作并参展的作品。展场外,沿着水岸行走,可以看到散布着互动艺术装置、生态场景营造等30多个参展作品。
白猫主展馆 摄影师:田方方
论坛现场
绿色生态与都市环境
在“共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坛现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王祥荣以“绿色生态与都市环境”为题,讲述了空间与生态的相关问题。“追溯历史,古希腊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发表的《气象学》《生物分类》都有很多关于绿色生态描述的萌芽。后来,达尔文发布《物种起源》,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他的观点:我们的绿色生态可能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一条进化路线。小说家亨利·戴维·梭罗在1849年观察社会,观察城市环境的变化,他厌烦了当时波士顿由于工业革命以后带来的环境污染,他希望回归自然,遁世。1962年,雷切尔·卡逊写出了《寂静的春天》。这些都给了我们很多反思。到了1898年,英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社会活动学家霍华德先生发表了《明日的田园城市》,强调城市既有非常便利的生活、工作的条件,更应该有美丽的田园风光。”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展览现场,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风土水灵·生境空间》
王祥荣说,人类在不断探索城市的空间,城市的环境、绿色生态的内涵和追寻自身的生存价值。实际上,人类在城市发展模式上不断升级,也有很多惨痛教训。如美国新奥尔良飓风后,开始提出“海绵城市”的发展模式,而我国也在之后大量地开展了“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的实践。从早期的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黑色的工业文明,这些模式都可能是难以为继或者不可为继,因此我们必须走第四种发展模式——“生态文明”。
那么,相关的路径与对策应是怎么样的?王祥荣总结道,“首先,我们要重视气候变化与空间响应,加强城市的空间与生态的修复。城市应该从‘海绵城市’向‘韧性城市’发展,同时加强生态红线的管控,实施国土空间的生态修复。同时,我们不仅仅要着眼于自身城市的发展,还有区域的观点、国际化的观点。另外,我们会关注康定斯基的‘自由曲线图’,把景观艺术美和生态绿色美有机结合起来。随后是关于绿色低碳的营建,围绕“双碳”理论和目标,从绿色材料、绿色空间、蓝绿空间相融。第三个路径就是生态福祉保障。”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上海》
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何鑫以多国的野生动物所遭遇的现状展开,讲述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何鑫表示,伴随着人类城市的不断发展,很多动物在最近的几十年、几百年间,它们丧失了生存区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在过去的30年里面,其数量、种类都是在急剧下降的。“一些鸟类,红隼在城市里会利用高楼大厦去繁殖,凤头鹦会在城市里抓松鼠,而由于人类的投喂,一些动物获得了一些生活区域,但我们是否应该继续投喂?人和野生动物反而形成了一种冲突。”
水雁飞建筑事务所《千鹦鸟舍》
“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城市发展的便利,享受着很多国际贸易的这种便利。但这最终都会反馈到大自然身上。很多的栖息地在几年之内就发生了巨变。到底如何去平衡开发和保护呢?自然博物馆经常做一些公众教育,带领小朋友,让他们知道城市里能找到一些动物,而这些动物不一定是因为城市变得很好被吸引回来的,而是它们本来就得回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重新认识脚下这座城市。我们和大自然不应该是一种矛盾的对立的状态。我们应该是跟所有的野生动物,跟自然一起继续共享这颗星球。”何鑫说道。
同济大学精灵志——校园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保护
迈向自然中的城市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分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研究中心)院长林华以“迈向自然中的城市”为题,诠释高密度超大城市的规划探索。林华表示,“在这上千年的自然成陆演化过程中,上海逐渐成为拥有江、海、湖、湾、岛、滩等丰富自然资源的世界级河口城市。面对城市安全底线的挑战,现在的生态网络规划不仅要考虑从人的需求角度来建设城市,同时要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理念。上海不仅要为市民提供绿色开放空间,同时要为生物的迁徙和栖居提供空间。”
对此,林华讲述了转变的方法:“第一,通过对全域生态资源富集程度、生物领域圈、乡土植物、水源保护、物种栖息的综合评价,来识别上海最重要的生态源地在哪里。第二,联通源地间的生态廊道,根据地形条件、人类活动强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影响因子,并且通过最小成本路径识别法来判断廊道在哪。最后,形成由外至内渗透的9条市级生态走廊,以及由内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