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后,五区区委先后发起组织了谷镇文化界抗日工作团、壮丁队、救护队、妇女大刀队等群众团体,办起了《大布乡报》《桥头乡报》等宣传报刊,发动海外华侨捐款支援家乡抗日。至1939年年底,在中山市三乡镇平岚、乌石、大布、桥头、鸦岗、雍陌、马溪、平湖、沙岗、茅湾等十多个村子发展党员近200名。
抗日战争时期,大布学校的领导权一直掌握在共产党手中,从延安回来的张扬、陈雪,从香港聘来的美术家陆无涯,从广州聘来的作家兼记者陶亦夫等一大批进步青年也以这所学校为阵地传授文化知识,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培育有文化、有理想的爱国青少年。
大布村有10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共60多个青年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其中7人光荣献身。由于中共组织在大布村的力量较强、群众基础好,抗日游击队的伤兵医疗站、交通站、情报站、粮站都设置在该村群众家里。
大布学校建于1934年,“大布学校”匾牌为曾任广东省省长胡汉民于1935年冬亲手题写;虽经两次在原址上重建,但学校牌坊得以保存。中山第五区区委活动旧址于2008年6月被中山市委核定公布为中山市革命遗址,并定为中山市党史教育基地。
如今虽然难以寻觅学校往昔的模样,但踏入校门,环顾校园每个角落,依然能感受到抗战时期保家卫国、为革命前仆后继的共产党员、热血群众和爱国学生的英勇和顽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中山市委党校党建与统战理论教研室科员吴圆芳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秘密领导下,大布学校可以自主安排担任各种秘密职务的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中山县、区党的领导人孙一之、曾谷、梁奇达、郑少康、关山、司徒毅生、肖伟华和共产党员高苣屏、许纯、谢月珍、温若萍等,都曾在此以教师的身份为掩护进行抗日活动,包括从延安回来的进步教师,让大布学校成为革命青年的摇篮。结合学校的光荣历史,大布学校将“责任在我心中”定为校训,勉励同学们时刻铭记责任,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
鱼水情深:
群众为抗日游击筑坚实后盾
离大布学校不远处,有一座两层高的建筑掩映在茂密的树枝后,建筑中央上方隐约显现“共和米机”四字。共和米机面积约500平方米,外立面为清末民初建筑,岁月风霜褪去了建筑表层光鲜的颜色和精细的雕刻,厚实的青色墙体变得斑驳。抗战时期,共和米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了解,米机处在村口的公路与进村的路口形成“T”字型的交会处,既可以监视到村口的大路,又可以监视到入村的状况。日军曾在雍陌村设置司令部,大布村临近雍陌村,为了安全起见,党组织在米机设立放哨点,派人在米机门口以卖濑粉作为掩护,监视来往敌军,一旦发现敌人调动,立刻告诉五区区委方便其做好指挥,守住进村的路口,保护村内的共产党员干部和游击队队员。
▲共和米机旧址。
在红色教育三乡镇路线中,除了共和米机,郑少康故居也体现着大布群众爱国爱乡、保家卫国的决心。从共和米机沿东安大街徒步10余分钟,西安大街13号便是郑少康故居。
郑少康故居十分隐蔽,需通过狭长的通道才能一睹其风貌。站在故居门口向内望去,50多平方米的小屋纵向延伸较长,门厅侧边通道相连处还有几间小房,屋内陈设简洁,保留了旧时的模样。郑少康在家中四兄弟中排行老三,19岁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政治交通员和联络工作者,活跃于中山、澳门等地,多次掩护我党干部往返澳门,郑少康故居也成为当时我党的一个交通联络站。
据吴圆芳介绍,郑少康的母亲林宽是中山著名的“革命母亲”, 人称郑伯母,她毫不动摇地支持儿子、儿媳投身革命,三个儿子和两个儿媳都是中共党员。郑伯母虽生活清贫,但她总想方设法筹钱储粮解决来往同志的食宿。中山沦陷初期,日军驻扎在雍陌,三乡也驻有伪军,许多同志在三乡活动,因工作需要投宿郑伯母家,小屋本就拥挤,为了同志们睡好觉,她在厅里垫禾草、用门板排大铺。当时,中山抗日游击队伤兵站设在大布,总站负责人潘泽是外地人,常通过郑伯母帮忙找可靠人家安置伤员。
有了大布群众的支持和协助,抗日游击队如鱼得水,拥有了坚实可靠的群众力量作为后盾,游击队的伤兵医疗站、交通站、情报站、粮站广泛分布在大布村村民家中,大布村亦成为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后勤基地,成为中山抗日战争的坚强堡垒。
家国情怀:
华侨和港澳乡亲以行动保家卫国
相比郑少康故居,位于中山市三乡镇大布村西安大街44号的孙一之故居位置显眼,这处宅子为石基础砖木结构的碉楼, 土黄色的建筑保存相对完好,房屋门口挂有“大布小学德育基地”的牌匾。走进室内,发现墙上依次挂着描述孙一之事迹的简笔画和文字介绍,透过孙一之的黑白照片依稀能领略到这位革命先辈的一身正气。
20世纪30年代初,旅居香港的大布青年孙一之目睹日本侵略恶行,毅然返回家乡,担任大布学校校长,致力于教育救国事业,还成为大布村的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利用自己在教育界的影响,积极动员和组织大布乃至三乡一带的师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活动,安插共产党员在大布学校担任教师,以此作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
1940年中山第二次沦陷,中共中山县委为了开展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和国民党政府上层人物的统战工作,曾先后派出孙一之、阮洪川两人赴香港从事统战相关工作。为了向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报道家乡沦陷后情况,宣传共产党团结抗战主张,团结教育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孙一之主动建议在中山海外侨胞急赈会内,拨款在香港创办华侨刊物,刊名定为《今日中山》,并担任社长和编辑。
刊物的消息来源主要依靠中共中山县委和在中山敌后坚持斗争的抗先队供给,其次是派出人员到中山籍同乡在港所设的旅店、客栈采访,第三选用香港报纸有关中山家乡新闻。每期发行量为16开本1000本,除了在香港发行一部分,大部分向海外侨胞发行。凡有中山侨胞的国家和地区,都广为寄发。该刊出版到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前夕才停刊。共出版约七八期。月刊发行遍及东南亚、澳洲、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侨收到这份刊物后,均视此为“家书”,纷纷寄来慰问信、药品等,为中山的抗日斗争出钱出力。
通过《今日中山》的出版和发行,在沟通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家国情、揭露日伪暴行、宣传我党的团结抗战立场、发动和组织广大侨胞保家卫国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意义:
深挖红色资源牢记初心使命
大布村现存的革命史迹资源丰富,谈及大布村的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大布村党委副书记何嘉祥说,村里前几年重建了大布学校,目前正在规划筹资、修缮郑少康故居和孙一之故居,打造成纪念馆,成为党员和下一代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的地方。另外,共和米机将打造成大布村村史博物馆,展出革命先辈的事迹,弘扬抗战革命精神。
何嘉祥表示,建设红色传承之路有利于将三乡镇的红色资源串联起来,打造三乡镇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展示窗口和阵地,向海内外游客和侨胞展现三乡镇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精神,同时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村容村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漫步大布村,重温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传承革命斗争精神对于一名党员而言意义非凡。作为红色教育三乡镇路线的讲解员之一,吴圆芳表示,在现场学习中,党员干部要弘扬一往无前、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中凝练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布村的第一位中共党员孙一之,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兴办教育、办刊救国;郑少康19岁参加革命工作,为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倡导的革命精神、拼搏精神,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历程。
吴圆芳说,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国家的坚实根基,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大布村紧邻五桂山,有了坚强的党组织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稳固的后勤保障基地。大布村群众积极支持抗日斗争,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动人事迹。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发扬革命精神,勇于担当职责使命。
温馨提示
●交通及停车
该线路交通现状较好,学习线路安排较为紧凑,以大布牌坊为起点,全长约2公里。学习单位可集中开车前往,大布村周边停车配套比较完善,车辆可停放在大布牌坊或大布市场附近的停车场,村中街巷行车不便,建议步行。
●预约讲解
可预约市委党校老师讲解,此线路也可与大布村民委员会预约导览讲解。
●组团人数
大布学校和共和米机空间宽敞,郑少康故居和孙一之故居相对狭小,建议20人左右组团参观。
●学习线路
大布学校
↓
共和米机
↓
郑少康故居
↓
孙一之故居
编辑:吴玉婷
素材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