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深圳第二个985
广东人的“梦想爱情学校”
逸仙楼
显然,我的这个朋友就是广东人。
众所周知,广东人不愿意出省读大学。原因很简单。一怕冷,二怕辣,三怕没汤喝,四怕离家远。
众所周知,广东人有“多数阴谋”,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老一辈。 “好好学习,考上中大”是无数广东家长共同的朴素心愿。
中山堂
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广东传统名牌大学,中大不仅一直是广东高校的天花板,在全国高校中也名列前茅。在广东人眼里,它相当于“清北”。如果你通过了考试,你就会为你的祖先感到骄傲。最重要的是,不用出省,就可以在家附近!
不难理解为何中大在广东人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称其为无数广东学子的“梦想学校”,一点也不为过。
因此,当中中开到自家门口时,很多深圳人无疑都兴奋不已。首先是离家近,其次深圳也有985! (什么?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是第一?抱歉,不熟悉。——P.s广东人视角)至于能不能考上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图书馆
这种偏好从预约入学的受欢迎程度就可以看出。该号码提前一周发布。如果不赶在合适的时间去抢的话,是绝对不可能一时冲动就预约到的。
去了现场之后,感觉更加直观。游客中,带着孩子的也不少,在校门口拍照留念也是必要的仪式。
从带孩子到中大校园养育开始,我考入中国中文大学就是一心一意的!
02
深圳最大的大学
我靠摩托车出行,还要爬山去上课。
虽然说“大学不在于大楼大,而在于大师”,但只有孩子才会做出选择。傲慢的深圳说:我两个都要!
由此,深圳最大的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成立。走出地铁六号线支线中大站,远远望向马路对面,就能看到同线传承下来的红砖绿瓦,这在深圳的高校中无疑是独一无二的。
宏伟的建筑让人惊叹:“这是大学?这是宫殿?”
香山图书馆
一条逸仙大道环路连接着整个校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矗立在山间的图书馆。
造型独特,充满异域风情。有人称其为“魔法城堡”,也有人称其为“巴比特塔”。
虽然评价褒贬不一,但中西结合的设计风格既是“中大”又是“深圳”。
至于有多大?整个校园占地面积3.143平方公里。
素有“光广东校区就能断腿”的深圳大学,两个校区加起来只有2.72平方公里。
因此,在学校里不仅可以看到自行车,还可以看到共享摩托车,有条件的学生甚至购买了“私人摩托车”。
中大人中流传着一句话:“食在东校区,学在南校区,住在中柱,死在北校区”。
简单来说,东校区的食堂远近闻名,经常吸引其他学校的人前来就餐;南校区作为本部,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虽然珠海校区的学生自嘲“流放者”,但他们的宿舍却是让人羡慕的海景房:北校区以医学闻名,充满了医学生的日常奋斗。
现在,我还要补充一句:“练中、练深”。
这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大”是分不开的。
整个校园布局依山而建,保留了校园的中心山和七座山丘。
所以,去体育馆、中山堂,就得绕一座山;去教学楼要爬一个斜坡;去图书馆,你必须爬一座山。
从学校最东的宿舍东园步行到西教学楼,或者从学校最西的宿舍西园步行到东教学楼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有学生表示,早上去上课,中午回到宿舍时,自己的微信步数是5000。这是去离宿舍最近的教学楼。
让长途“通勤”体验更糟糕的是深圳长达200天的夏季,行道树依然旺盛生长,无法遮荫。同学们冒着烈日、大雨,满头大汗、浑身湿透地走出去。这是日常工作。 。
如果是凌晨就更惨了,还得早起一个小时打基础。难怪有人在上课的路上想起《东阳麻生序》……
有一个未经证实的轶事。据称,为了发泄对校园功能区规划不合理、用户体验不佳的不满和怨恨,据说在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十大丑建筑评选”中,中山、深圳的学生曾“将其母校晋升为前三名(但未入围)。也许这就是爱之深,恨之深。毕竟,说到母校,批评自己的往往是我们自己,而要操心的才是外人。
东教学楼
在偌大的校园里来回穿梭,就像一场漫长的修行,但也有人认为,这就是中深好的一面。
与拥挤热闹的广州校区相比,深圳校区宽敞且人烟稀少。喜欢安静的人在这里会感觉很舒服。
对于中山、深圳的学生来说,经历了魔鬼般的考试周后,去象山看一会儿日落,骑着小电动车在校园里转转,吹吹风。中深这种独特的美景和时光,让人非常舒服,缓解压力。
当巨大的地理尺度拉长了时间的同时,也拉长了人们的思维。此刻,学业的压力似乎没那么紧迫了,要是能有一个更大的学校就好了。
图片来源@liuliqin
03
摘自《建筑工地大学》
到“我又大又深”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几个重要节点:
2015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
2017年,正式招生;
2018年,正式开工建设; (是的,学校在建之前就已经招生了)
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2023年,一期工程将竣工。 (是的,同时建造和使用)
纯粹从时间上看,已经相当“深圳速度”了。要知道,建设花了5年时间,其中疫情就占了3年。
但从体验上来说,第一批、第二批来到这里的师生们都不太友好:“其中的艰辛只有我们懂,但晚辈晚辈才能享受到福气。”
东教学楼
2020年,中深大学迎来了第一批学生,但当时的经历主要是碎片化的。
在享受现代化教学楼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忍受每天路过的临时立交桥和不断建设的校园:“东边还有一大片工地,唯一的建筑就是西教学楼” 、西园宿舍和食堂。”
一名2021年搬到这里的新生说,他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去:“没有图书馆,没有地铁,也没有吃喝玩乐的地方。”
有人甚至称这里为“工地大学”,自嘲为“拓荒者”。
但值得安慰的是,宿舍条件是五个校区中最好的。
图片来源@Jackie Wu
图片来源网络
直到今年中深一期工程正式竣工,蓝图才终于变成蔚为壮观的景象。
如今,在社交平台上,你可以看到不少深圳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学生为母校点赞。从宏伟的教学楼到别致的图书馆,他们的言语中都透露着满满的自豪。
满身泥土、充满噪音的“工地大学”,成为了别人眼中令人羡慕的“别人的大学”,成为了让中深大学学子自豪的“我的大学,中深大学”。 。对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怎么样?”这个问题,知乎上最受好评的回答来自于一位名叫@旋转姧waiwai的20年级学生:
“我刚来深圳校区的时候,那里还是一个很大的建筑工地。我一直在问自己,来深圳真的值得吗?对我来说,不值得。校园还在建设中,就像搬进还没装修好的“毛坯房”。。还记得当时看着理学院投入使用,医学园和图书馆从无到有,东园开放。我当了志愿者“在东园欢迎第一批搬进东园的学生,那是一所相当不错的学校。对我来说就像家一样。”
中山堂
医疗园
另一点让中山和深圳学生集体自豪的就是校园的硬件和配套设施。
不久前开业的图书馆藏书500万册,还有智能分拣系统,堪比市级图书馆。
还有按照甲级比赛场馆标准建设的体育馆、1730个座位的中山馆、85%以上的教室配备了智能教学设备……
学生宿舍的环境是中大五个校区中最好的。楼下甚至还有一间共用钢琴室。有尽可能多的战壕。
用中山深圳大学学生的话说:“教学和住宿都是一流的,唯一的缺点就是食堂,没有什么好吃的,就这样过下去吧。”
04
为什么选择香港中文大学?
为什么是深圳?
俯瞰中深中轴线
网上流传着这样的声音:香港中文大学落户深圳是深圳的荣幸,是深圳的伟大成就。
这确实是一种荣誉,但不能高谈阔论。中大与深圳的合作,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更为合适。
众所周知,深圳经济发达,但高等教育、医疗等方面落后,存在短板。
中大作为广东最高学府,既是百年名校,又是医学界的“金品牌”。如果能引入办学,那是一石二鸟的大好事。
医疗园
就中大而言,还有一个“短板”,那就是工程学。
中大校长罗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大在文理科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在医学发展方面也有优势。目前,工科发展不足。如果我们要加快进入国内大学第一方阵,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必须把文理科放在前列,医护人员都是一流的。
深圳校区甚至被定位为一流大学建设的“新王牌”。深圳创新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策略正是中大所看重的。
产学研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和闭环,产生1+1+1>3的效果,这是最理想的双赢局面。
此外,罗军在回答“为什么要建设深圳校区?”的问题时还提到了一点。 “中大的突出短板是生均教育资源不足,表现在生师比过高。在不减少招生规模的情况下,需要引进大量教师。深圳校区为中大增加师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理空间,深圳校区的巨额投资有效增加了中大人均教育资源,这是最根本的内涵和发展。”
在我看来,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深圳不仅有地,还有钱!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平均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中大选择深圳,是因为深圳“有钱”,因为与深圳联手有“未来”。
为了建设这个新校区,深圳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校园一期工程需要对旧地进行改造,影响人口3万多人。整个项目在两年内经历了近5000次大大小小的谈判,最终于2018年6月开工建设。
除了校园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圳还特意将学校门前的公共道路改造成一条2.8公里的下沉式隧道;并开通了6号线地铁支线,让中深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中深以南不远,配套的人才公寓、附属学校、真美幼儿园也已开业。
从人力到财力,深圳在过去五年投资约300亿元人民币,建设了令人向往的中大深圳校区。
作为回报,中大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在教育部入选“双一流”建设的11个学科中,中大选定8个在深圳校区授课。
医疗方面,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三个“双一流”建设学科。
中大还承诺在深圳建设三所高水平附属医院,将中大医学系的优势和传统带到深圳,建设最好的医学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