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姑娘用的乐器
她们是一群靠技能吃饭、“有身份”的朝鲜姑娘
刚来丹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这些到了成家年龄的漂亮姑娘们,为什么来到异国他乡谋生,而不以一技之长在本国“创业”。上了岁数的丹东人基本都知道个大概,丹东作为特许授权经营中朝旅游、边贸的城市,有朝鲜姑娘打工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因为丹东市本身就有不少数量的朝鲜族群众,而且他们也说朝鲜语,有着区别于汉族的生活习惯。朝鲜姑娘的到来,起初并未引起当地百姓的注意,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来丹东打工的朝鲜姑娘越来越多,这才受到市民的关注。
慢慢地,当地人才对她们有一些了解。熟悉她们的丹东人知道,这些姑娘们大都不是“凡人”,并非是朝鲜普通老百姓家的姑娘,绝大多数都是有“身份”的人,是朝鲜干部家庭的大家闺秀,而且是相当高级别的干部。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先军政治主导的国家,无论军队干部还是地方干部都拥有军衔,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朝鲜虽然人口不多,却是世界上军衔级别设置最多、将军最多的国家。这些姑娘们大都是将军的后代,相当一部分是中将、上将的孩子,国家机关部长甚至是大将的女儿,也有极个别富人靠关系插进来,混入了高干子女的行列。她们基本上都受到过高等教育,有不少是从朝鲜最著名的大学——金日成综合大学毕业的。一位经常接触这些姑娘的郭姓教师说,能感觉出来,这些姑娘的大学课程功底很扎实,成绩相当不错。
从丹东市有关部门了解,目前在丹东打工的朝鲜姑娘一般维持在2000人以上,一般工作两三年,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回国,同时有相当数量的人员补充进来。有人透露,她们来丹东“打工”前,经过了严格筛选,包括文化知识考核、文艺技能测试、基本礼仪考查,甚至还有体质检查,如有不合格的项目,就意味着没机会来中国工作。所以每一名来丹东打工的朝鲜姑娘,都毕业于名校、出身于名门,有一定的汉语基础,“政治”合格,背景过硬,“根正苗红”,容貌出众,歌舞乐器样样“拿得出手”。按照当下的话说,明明可以靠“颜值”,却还是靠技能吃饭。
一位于姓老板说,这些姑娘看起来特别纯洁、质补,流露出来的善良、纯真的眼神,这种清纯是骨子里,甚至能化解外人非分之想。说实话这种感觉,我也有。
�� 演出服装
她们踏实能干、能歌善舞
朋友说,丹东市经济并不算发达,主要以轻工业为主,从业人员也以当地人为主,外来人口并不多,朝鲜姑娘算是人数比较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
起初,朝鲜姑娘们一般都是在宾馆、饭店、酒馆做服务员,主要从事一些端盘子洗碗之类的勤杂工作,有时也参与做饭菜,每个姑娘都会几手,尤其是会腌制风味独特的朝鲜泡菜,味道比较正宗。一般有客人吃饭都会点她们腌制的泡菜。在人们的印象中,她们个个勤恳、踏实能干、任劳任怨。
别忘了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很多女孩从小就有这方面的天赋。不久,她们的角色就发生了变化。只要客人需要,请她们唱几首朝语或汉语歌,一般都不拒绝。给人感觉她们天生就有一幅好嗓门,能够运用民俗、美声多种唱法演唱,还会跳长鼓舞、扇子舞、象帽舞等,个个多才多艺。一般每名姑娘都会唱50首以上歌曲,其中自然少不了中朝军民喜欢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金日成将军之歌》《中朝友谊之歌》等,中国前些年流行的《心语》《大约在冬季》《明月千里寄相思》等,她们大都也会唱上几首。当然她们最爱唱的还是朝语歌曲,特别如《金日成将军之歌》等,一般总把这些歌曲当压轴节目。看她们现场唱《金日成将军之歌》的时候,那份投入、专注,还有那发自内心的敬仰,都不亚于专业歌手。
不过也有意外的时候。第二次到丹东的一次晚餐,有朋友要点唱牡丹峰艺术团的主打歌曲《没有他我们活不了》,她们先是说没听懂朋友表达的意思,后来又摇头说不会唱。熟悉她们的丹东人分析,可能这些女孩来丹东时间比较长了,这是一首新歌,来之前在朝鲜还没有学过这首歌,但也可能是这种场合唱这首歌是对领导人不敬重,传出去会有影响。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分析。
服务客人就餐的时候,她们不断地变换身份,一会是端盘子的姑娘,一会是歌手,再一会可能还会变成舞蹈演员。不少歌手会用多种乐器,一会用手风琴,一会用吉他,让人怀疑是来自专业的歌舞团。有时候她们也不避讳与客人合唱,但一般不是一个女孩与客人唱,而是两个女孩在场的情况下才与客人合唱。一名叫云美的女孩表示,合影后需要将冲洗好的照片给她们一张。
�� 已经建成尚未通车的鸭绿江新桥
她们在丹东的违法纪录是零,幸福指数高
在丹东呆了几天,特别是在鸭绿江边散步的时候,觉得如果两岸的人刻意偷渡到对岸并非是难事。但凡来丹东打工的朝鲜姑娘,都是通过两国劳务部门过来的,有国家护照、有正规手续、有用工合同。劳务输出是朝鲜重要的外汇收入之一,她们来这儿做工也是国家安排的,算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后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提升经历。
正是因为如此,她们不直接得到工资,而是每月由用工单位将工资打给劳动经纪公司。她们的工资是本国劳动经纪公司发放的。一家中等规模的饭店老板说,他基本是按每人每月3000元人民币支付给经纪公司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她们从来不是一个人在用工单位打工,一般至少7人为一个单位,其中有一个人年纪偏大、汉语较好的人,不具体做事,专门负责管理其他人。一位用工老板说,用朝鲜姑娘很放心,有人管理她们,他从来不用操这方面的心,有工作安排或要求,只对管理者说就可以了。
我和许多刚到丹东接触过这个特殊群体的人一样,有这样的好奇,这些姑娘们在丹东工作,有没有嫁到当地成为中国媳妇的,或者发生过凄美的爱情故事的?答案是一个也没有。她们工作之余,管理者集中组织她们“学习”,或评个人表现,或提出要求。人们还发现这些姑娘们从来不单独外出,一旦出门都是三五成群,除了着工作服或有表演需要外,鲜有人着华丽的服装,一般外出着装以蓝、灰、白为基调,但总显得很合体、大方。生活中,她们很少浓妆艳抹,一般以淡妆为主。就餐的时候,看到有客人拍照,她们会发出善意制止是手势或眼神,或巧妙地转身躲避。一位有摄影专长的朋友,忙活了1个多小时也没有照到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最后只好作罢。同行的导游说,很长时间以来,她们从不收小费,只是这一两年有个单位的朝鲜女孩开始收小费,我笑着说这是不是她们在搞“试点”。
这些姑娘训练有素,纪律性强,从来没有与当地群众发生过纠纷。一位在当地公安系统工作多年的领导说,朝鲜打工者在丹东的违法纪录是零,更没有犯罪纪录。很多人对朝鲜姑娘如此高的素质感到惊讶。
有当地人说,能感觉出来,她们在本地生活远比在本国生活条件要好得多,她们个人虽然没有手机,没有PAD,但可以相对自由地用电脑上网,还可以有组织地外出,她们的幸福指数还是很高的。每当有人回国时,虽有不舍,表现出的是绝对的服从。
作者简介
黄河,现为驻京某部档案工作者,河南宁陵人,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主要从事军事学术、军事历史和档案学术研究,公开出版著作《战场新锐:无人机》,作为特约编辑出版抗战章回小说《浴血辽东》。曾在《解放军报》《保定日报》《解放军档案》《中国档案报》等军内外报刊发表不同体裁文章200余篇。
本
刊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神州杂志,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