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友谊桥位于沈丹线丹东至朝鲜新义州国境间,中心里程为沈丹线251公里575米,该桥是中朝两国国境共管桥,担当两国客货联运业务,是中朝两国重要铁路运输通道。图为从桥头向桥上看过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中朝友谊桥于1940年开始动工修建,1943年正式通车。全长946.206米,共12孔。朝方6孔是平弦连续桥梁,中方6孔为吊弦连续桥梁式复线铁路桥。我国负责维修569.9米,桥墩基础为沉井基础。图为桥上的中朝边境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中朝友谊桥原为双线铁路桥梁,在抗美援朝时期,曾遭受美国飞机的轰炸,各种弹痕、弹孔较多。图为中朝友谊桥和断桥双桥并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1981年在该桥的上游侧,在钢梁上铺设预制混凝土板,上面铺设沥青路面,改成公路桥。从此,鸭绿江大桥变成一侧铁路,一侧公路的双线桥梁。图为从朝鲜方向开过来的客运大巴在等待过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1990年10月25日,中朝两国政府协议决定将大桥命名为“中朝友谊桥”,以此来纪念中朝两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图为客运火车正在从朝鲜方向开过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朝鲜战争期间,公路桥作为中方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1950年11月8日至14日,美军多次派出轰炸机轰炸,大桥被拦腰炸断。图为夕阳下的断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图为夕阳下,鸭绿江上游弋的朝鲜渔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