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女孩,成为班级第一
来自古城区金江乡银丰村的赵蓉,原先在家旁边的乡村幼儿园念书,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入小学那年,父母带着她和哥哥来到丽江城里打拼。
赵蓉起初就读于离家较近的祥云小学,虽然刚刚走出农村,但赵蓉的管理与领导能力却在一年级就有体现,入学起,赵蓉就担任班长,学习成绩在班上也一直遥遥领先。
三年级,赵蓉因为搬家转学到兴文小学,和许多学生转学后的不适应不同,性格活波开朗的她在同乡同学的带领下迅速融入班级,并担任劳动委员。“一开始心里还是有些落差,但我每天比同学早到教室,提前将班级和卫生区域打扫干净,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当惯了班长的赵蓉成为劳动委员后积极协调班里的卫生事宜,第二个学期就转为了学习委员。
转学后的第一次考试,赵蓉就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从四年级起,赵蓉再次担任班长,学习成绩更是长期保持在第一。“副班长学习也不错,我们既是好朋友,又是竞争者。”在班里,赵蓉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好友。
和同龄人不同,大部分小学生可能还停留在需要父母照应的时期,赵蓉却已经提前进入到了组织公益活动的行列中。
组织同学通过做家务为受伤男孩捐款
五年级时,赵蓉通过新闻得知一个永胜男孩被烧伤,“我们年纪都差不多,他的遭遇却那么惨,看了很让人心疼。”看着自己的同龄人遭受如此苦难,她决定组织班级的同学进行捐款。
但是同学们都没有钱,捐款从何而来?赵蓉想了个办法,让同学们在家里有偿做家务,拖一次地让父母给两元的报酬,洗一件衣服一元……她没有用直接和父母要钱的方式,而是带领着同学们用自己的劳动挣钱。
一元两元的积累,每个周同学们都会将“工资”交给赵蓉一次,赵蓉进行登记后上交班主任,最后由老师将1000多元善款交到了受伤男孩手中。
这次捐赠因为各个同学的参与充满了意义,也让赵蓉感受到了爱心的力量。虽然自己的家庭条件不算富裕,她却心系那些不被生活善待的同龄人们。
后来,赵蓉和同学们再次捐助一名父母早逝跟随爷爷生活的男孩。很难想象,一系列的工作都是由一个十岁出头的女孩带头完成的。
除去捐赠,赵蓉也时常和班里的好友到古城里充当小志愿者,为来丽游客答疑解惑。如今,她对古城的熟悉程度已经胜过部分土生土长的古城人了。
为父母做饭,自己回家,从不需父母操心的“小大人”
虽然年龄不大,但赵蓉做起家务来可是老手了。
母亲在客栈里当保洁,父亲做装修工人,许多时候,赵蓉看着为了自己努力打拼的父母,心疼万分。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由父母接送,可四点半下课的她总是自己搭乘公交车回家,从兴文小学到回家的这段路,赵蓉数不清自己独自一人走了几次。
洗菜、切菜、煮饭……她井然有序地掌控着厨房这个小天地,“爸爸妈妈很辛苦,我想帮帮他们。”尽管只有12岁,但做简单的炒菜已不成问题。平日里,她的学习也不需要父母操心,洗衣更是自己动手。她的所作所为,在00后的孩子中,实属罕见。
父亲:没读过书,没办法辅导孩子,孩子却从未让人失望
赵蓉的父亲赵锡胜没读过什么书,一至三年级时,他可以辅导女儿不会的功课,但四年级起,女儿的作业他也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