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日报10月18日消息从8月份起,云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旅游购物企业“高定价、高回扣”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打击云南旅游市场存在的旅行社“零负团费”经营、导游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旅游购物企业“高定价、高回扣”以及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等问题。各州市随即启动“飓风”、“利剑”等行动,对旅游市场开展专项检查。
但是各类媒体上,“云南导游强制游客消费”、“云南导游辱骂不购物游客”的视频却不断出现。而在云南旅游政务网上,从10月1日至10月17日,通报的“导游强制游客消费”相关事件处理情况已有3条,分别是10月7日的《关于“杭州一女生称游丽江未骑马未购物遭导游讽刺‘一毛不拔’”的调查处理情况通报》、10月14日《关于新浪微博曝光云南导游强制购物辱骂游客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通报》、10月15日《关于优酷曝光云南导游强制消费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通报》。
为何各种“重拳”、“组合拳”不断,但云南的旅游市场却乱象依然?
购物投诉电话少了
云南某店外的购物胸牌,这个胸牌的号码在游客购物时会写在收据上,导游凭着游客的购物收据回店里领取回扣。 东方IC 资料这些专项整治行动,难道没有效果吗?
一位非常熟悉昆明旅游购物行业的人士A女士表示,8月份省市开展旅游购物企业“高定价、高回扣”等突出问题整治以来,昆明的旅游投诉量,尤其是购物投诉方面的数量确实出现了下降。
分析下降的原因,A女士说,是因为旅游购物企业在“退货”方面,做得好了。
来自昆明市旅游监察支队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昆明受理的旅游投诉中,有近8成涉及购物退货。而在这些旅游投诉中,存在许多因“退货”而产生的对旅行社、导游的投诉。
“虽然云南的旅游购物早已实行‘30天无理由退货’,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旅游购物企业存在人为设置退货门槛,推诿扯皮、故意刁难等情况。游客为了能退货,就在各种渠道进行重复投诉,并把旅行社、导游等都连带进行投诉。”A女士说。
昆明市旅游监察支队相关人士也说:“我们询问投诉的游客有什么要求时,许多人都表示要求退货。当询问对导游、旅行社的服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时,许多游客都说‘如果能退货,我就没有什么意见’。”
从投诉内容来看,上半年,投诉旅行社占比26.7%,投诉导游占比13.1%,投诉购物占比54.1%。三项合计占到投诉总量的93.9%,是游客投诉的最主要问题。游客对旅行社及导游服务投诉,主要集中在强迫购物、胁迫购物、购物退货等与购物相关的问题,占比超过65%,并呈现出以购物退货为主的趋势。
由购物引发的旅行社和导游降低服务质量、语言挖苦讽刺、擅自改变行程、延长购物时间、欺骗胁迫购物、质价不符、价格虚高、以次充好等问题仍是游客投诉的重点内容。
为了有效降低投诉率,昆明市要求旅游购物企业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履行好“30天无理由退货”的承诺。同时,必须指定一位副总直接负责旅游投诉的协调、处理,及时处理、及时回复。目前来看,这些措施发挥了一定作用,相关机构、协会接到的旅游购物投诉电话确实少了。
零负地接愈演愈烈
“以前一个游客来云南玩,地接旅行社要‘亏’1000多块,后来是2000多块。现在你知道一个游客要‘亏’多少吗?3500元!”昆明一位从业十多年、还在一线带团的导游陈先生说。
他口中的“亏”,就是部分云南地接旅行社向外省组团旅行社支付的所谓“人头费”。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假设云南地接社A要接待一位外省游客,A社就需要向外省组团社B预先支付3500元,也就是说,还没赚钱,就先“亏”了3500元。
“地接社倒贴3500元让游客来云南旅游,怎么可能不让游客购物、参加自费?”陈先生说。
看似生存环境如此恶劣,但却有越来越多的地接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来自昆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截止到2015年3月底,昆明旅行社数量达到416家。而今年9月,一位熟悉昆明旅行社行业的人士表示,昆明旅行社的数量已超过500家,其中包括许多马甲旅行社。
“有赚头,才会有人做。看看不断增加的旅行社,你就知道做‘零负’多赚钱,”陈先生说,“地接社之间的竞争那么激烈,为了能从组团社手中拿到客源,所以地接社‘亏’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有些实力雄厚的旅行社,甚至开始集团化,尝试串起行业从客源到接待的整个上下游。”
“零负地接”模式,使得旅游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旅游市场乱象频出。但采访中,记者发现,旅游服务质量问题不仅出现在“低价团”、“零负团”、“购物团”中,甚至已慢慢在“正价团”、“纯玩团”中出现。
在新浪微博人民网“云南骂人导游被吊销导游证 旅行社被罚10万元”的消息下,有很多这样的网友评论:“我们是一去云南因为没有购物,被导游冷嘲热讽一路……我们每人交了7000多(元)的团费,基本每天在车里14个小时,到景点也就半个小时看看就要上车,不买东西还要被骂”、“在云南一分价钱还不是一分货,机票钱我们自己出的,报的团8000元,别人800元,待遇一模一样”……
一位昆明资深导游也说,确实有部分游客遇到这样的情况:来云南跟团游,参加低价团和正价团,除了酒店的星级不同,剩下的不论是行程、餐饮还有旅游车、导游都是一样的。“为降低接待成本,云南大部分地接社都采用‘全国大散拼’这种接待模式,一个旅游团由来自全国各地、由不同组团社组织、以不同价格报团的游客组成,坐同一辆大巴、由同样的导游接待、玩同样的景点、吃同样的餐,只是晚上回的酒店不同,团费高的住好的酒店,团费低的住一般的酒店。”
此前曾有资深旅游业者说,解决零负地接模式,需要旅行社、导游、游客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四方合力。处罚“零负团”的大棒不能只挥向传统旅行社、导游、旅游购物店,而不管故意参加“零负团”的游客。
(原题为《业内人士揭秘:部分地接旅行社花高价向省外旅行社“买”客源,导致——游客交“正价团”的钱,却遭“零负团”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