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持续的观察中学会了耐心与等待,在花开叶落的过程中感受着生命的可贵,在走近、经历自然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敬畏自然,感悟到自然的强大力量。
自然笔记,发现自然与真实的世界
大自然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它的成长变化,用手中的纸笔给大自然写日记,发现和记录自然世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让孩子们通过文字、绘画的形式将感知到的自然景物、自然场景记录下来,从书本世界走进自然世界,真正去感受自然之美。在自然笔记中,有对身边植物的观察与发现,校园里常见的牵牛花、桂花、紫荆花等植物的成长,是孩子们给大自然写的日记。小小法布尔最喜欢研究昆虫,夏季夜里发光的萤火虫,树上不停鸣叫着燥热的蝉,还有长着大钳子的龙虾,也是孩子们给大自然写的日记。
自然笔记,引导孩子在真实的世界里,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观察的兴趣,对学习的兴趣,乃至对生活的热爱。
自然艺术,感触自然的有趣和神奇
大自然中处处都有进行艺术创作的素材,一片树叶,一颗土豆,一朵绽放的向日葵,在孩子们的笔下都会绽放出自然的魅力。孩子们用巧手给农场的小兔制作一个温暖舒服的家;用捡到的片片树叶串成树叶串,装饰校园;他们还将落叶压平,配上一些小草、落花,制作一幅幅创意的贴画;他们发挥所长,布置美丽农场,稻草人、石头画等各种有创意的艺术作品成为农场的装饰品;他们把悠扬的笛声带给植物,希望农场里的蔬菜听到美妙的音乐能愉悦地长大;音乐课上,他们创编了农场快乐之歌,在劳作时歌唱……
亲自然的艺术活动,用体验、演唱、表演、手工、绘画等艺术形式,体验走近、亲近大自然的乐趣,领悟自然之美,在潜移默化中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能力。
自然田园,收获自然与劳作的馈赠
学校在校园边上开辟了一片15亩的种植园地,开设专门的“田野课堂”。一年级种蚕豆,二年级种土豆,三年级种桑养蚕,四年级种油菜,五年级种向日葵,六年级养殖,这就是学校贯穿一到六年级的“新劳动教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们带领着学生及家长在这块田地里劳作,依据二十四节气知识与老农学种植,观察记录他们播下的种子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立春时,孩子们到开心农场里寻找春天,感受一下怎样才是“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立夏时节“花尽蜜蜂稀”,学校举办收获节,“舌尖上的七小”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巧手制作的美食,平时孩子们在农场、家务、校务、公益劳动中换取的劳动币此时成为美食的兑换券;学生到农场摘蚕豆、剥蚕豆、煮蚕豆、吃蚕豆;而到天高气爽、月明风清的立秋时,孩子们又拿起锄头,整地施肥,在开心农场里种萝卜;“露花啼晚菊,风叶舞高梧”的小雪时节,开心农场里的油菜长大了,孩子们测量油菜的高度,在素描本上为油菜画一个像。在课间,最快乐的事,是孩子们去农场拔拔草、浇浇水,他们关注自然中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在汗水中收获劳动的喜悦和自豪。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在这一轮轮的农事劳作中,孩子们不仅观察到了物种、自然、大地的轮回变化,也收获了知识沉淀、自信喜悦的童年时光。辛勤的耕作换来大自然的馈赠,在付出与给予的过程中,在对生命的敬畏和惊喜中,孩子们学会了责任,懂得了担当,体悟到感恩,更拥有了智慧。
自然考察,助力自然与环境的保护
教育要引导孩子关注社会,关注未来。自然考察活动则在参与调查、实验、分析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自然奥秘,了解生态关系,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具体而言,自然考察活动分为如下五个步骤。
一是确定主题。教师带领学生根据学生生活社区的具体自然情况来确定考察主题。确定的原则是要选择学生熟悉的自然环境。如,教师根据学生居住在富春街道青云桥附近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一同商议确定了“我是小小河道观察员”的自然考察活动。
二是制订考察方案。确定了考察对象之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思考应该如何进行考察。教师需确保考察的方式既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又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热情的。在“我是小小河道观察员”的活动中,教师认为收集水样、测水质的工作既能传授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又符合小学生的行动规律。除此之外,访问村干部,聆听五水共治治理情况也可以构成考察的重要内容。
三是进行考察准备。如,为了考察的顺利进行,学生需要提前掌握收集水样和测水质的知识和技能,并自行收集五水共治的相关资料。在收集了资料之后,学生们认为应该起草一份五水共治的倡议手册,以便在自然考察时发放到村民手中。
四是展开考察行动。整个考察行动由学生自主进行。如,在河道观察员活动中,学生们根据考察计划,首先前往青云桥文化礼堂,认真听取村干部介绍村里五水共治的情况。然后,他们在整个村里散发倡议手册,向村民们宣传节水治水护水的理念。接着,学生们通过PH试纸测定水库中水的PH值,并在水库四周收集水样,让家长带回自来水厂进行检测,进一步了解水中的菌落总数。最后,他们清理了河道两边的卫生。
五是进行考察总结和反思。考察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考察成果。学生们畅所欲言,除了对自然考察结果进行总结之外,学生们还谈到了自己的收获:“听村干部叔叔介绍五水共治的情况以后,我明白了作为一个普通市民,也可以为五水共治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
学校一直重视生态环境教育,深耕校园环保教育这块沃土,践行环保理念,成立垃圾分类回收公司,建立餐厨垃圾处理中心,逐步实现垃圾分类课程化。此外,结合学校“志愿者课程”,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假日小队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体验垃圾分类活动,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学会制作环保酵素等,将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播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这样的小队活动,几乎每个假期都在进行,孩子们以实际行动为保护自然环境出一份力,把对自然的爱转换为对家国的大爱。
在大自然这个天然运动场里,孩子们在共同嬉戏、玩耍中增进交流与合作;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注意力、想象力得到了提高;自然中开阔的视野,让孩子的身心变得更加自由,压力得以释放;自然中放松状态的活动,让孩子各种感官都变得更加敏锐、灵活;在自然的劳作中,他们不再五谷不分、草木不近、鱼虫不识、鸟兽不亲……在自然这片天地中,他们获得了知识与成长。
自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蔬菜、土壤、昆虫、大树、石头等都成为学习内容和载体,孩子迸发出亲近自然的内心向往,他们乐于观察、乐于研究、乐于劳作、乐于分享……学习活力得到激发,潜能得到自由发展。他们在观察中进行思考与探索,在劳作中体验一身汗水和泥土的艰辛,在课题研究中探索未知世界,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自然中生活”。大自然诠释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规律,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让自然的春风在孩子纯洁无瑕的心田播下真实、感恩的种子,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中自由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