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茶农吴寿财种植的干坑红茶都要等到立夏才开始采摘。
干坑红茶生长在武夷山大山脉北段的香炉山一带,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司前乡境内。香炉山山高谷深,山谷间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加之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土壤富含矿物质,造就了干坑红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干坑红茶曾被誉为“天字号”,盛名源于红茶的产量少、质量高,茶树零星地散落在香炉山的山涧边、石缝里、树丛中、竹林下,茶叶色泽铁青油亮,冲泡后香气清郁,被茶商们视若“珍宝”。十年前,由于光泽茶的行情不好,有不少昔日珍贵的干坑红茶茶山变成了荒地。
近年来,光泽实施基地带动战略,建设良种茶繁育基地,对司前乡各村庄宜茶区域、宜茶品种作出具体规划,明确划分新老品种的种植范围,同时对不同品种、不同季节进行合理搭配,形成了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和千亩有机茶生产基地。如今,通过改造旧茶山,干坑红茶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面积已达1.3万亩。
“干坑红茶制作技艺”是一种传统的发酵茶制作技艺,采用干坑小种红茶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加工完成,从创制之初一直沿用至今。传统制茶技艺虽然流传已久,但粗放式加工的产量小、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茶农们在保留传统制茶工艺的同时,也开始引进先进设备,由粗加工转向精加工,质量提升了,红茶的价格也看涨了,预先定制的特等红茶每公斤超过千元。
有了好的价格和销路,干坑红茶的茶农们有了更大的野心——让干坑红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了实现这个愿景,红茶的经营者们深谙,品牌的支撑不可或缺。
一户茶农往往只能用“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但是几户乃至几十户茶农“抱成团”形成合力,就能有效扩大生产规模、拓宽销路,因此,司前乡近年来冒出了大大小小的“干坑茶叶专业合作社”。
但合作社多了,一些问题也来了。
“各个茶叶生产合作社都有注册商标,但是各自生产工艺不尽相同,生产出的产品也各具特色,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光泽县觉农干坑红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育平认为,同样是干坑红茶,不同合作社的产品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干坑红茶的青睐。
光泽县司前乡发现这个瓶颈后,立马着手对策。2018年,光泽县司前乡统一申报了“干坑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建立干坑红茶质量标准体系,把各类茶叶品牌有效整合为“干坑红茶”品牌,让干坑红茶对外能够真正形成“拳”。
此外,去年5月,随着司前乡干坑民宿与红茶文化旅游项目正式落地,干坑红茶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从“一叶茶”延伸成了“茶文化”。
“干坑是福建省级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不仅有优美的生态环境,更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对于推广光泽县红茶文化旅游,助力光泽乡村振兴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