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的形成 [第75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四夷之地1——漠南与内蒙古
一个文明的成长除了内在驱动力以外,还需要有外在压力刺激。所谓“多难兴邦”,一如这一百多年来的中国一般,若无外部压力打开国门,中央之国大概率还是会按照旧有的轨迹运行。只是这种压力固然客观上是有益的,但却很难有人愿意去主动面对,尤其对于一个内敛的文明来说。另一个角度看,虽然这种压力在大历史层面是必要的,却也无需在主观上去感谢对方。毕竟彼此都是为了生存,没有谁只是为了对方好,而去做那些或“善”或“恶”的事。
在中央之国的防线被从东南海疆攻破之前,蒙古高原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压力源。这片游牧之地诞生了匈奴、突厥、鲜卑、蒙古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草原帝国,其中有部分甚至一度跨越长城成为中原之主。然而真要让大家描绘这片土地的地缘结构,却又存在诸多概念上的盲点。比如这些能够在中国史书中留痕的马上民族,彼此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
一切的一切,还是要从地理原点上去找寻线索。以两汉对这片土地的描述来说,知晓这段历史者一定不会对南、北匈奴这一划分感到陌生。以现在的情况来说,又有内、外蒙古的存在。其中内蒙对应中国境内的“内蒙古自治区”,外蒙对应着现在的“蒙古国”。这些都喻示着,蒙古高原最起码应该可以被划分为两部分。事实的确如此,历史上对这一划分更中性的定性是“漠南”与“漠北”。字面上理解的话,分割蒙古高原的是应该一片大漠,只是这片“大漠”并不是大家印象中黄沙漫漫的沙漠,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荒漠”。
一切植被稀少的大型干旱区都可以被称之为荒漠。形态上可以划分为:岩漠、砾漠、沙漠以及泥漠四种。简单理解的话,这四种荒漠形态彼此间的差异,就在于岩石颗粒的直径。细化成泥状并在水的作用下胶合在一起的就是“泥漠”。那些存在干旱地带的季节性河流、湖泊,干涸后暴露于地表的河/湖床就是泥漠。鉴于水在荒漠地带的珍贵性,泥漠在荒漠中的占比是最低的。
在地质学中只有粒径小于2毫米的石粒才会被归类为砂,以砂质荒漠就是大家熟悉的“沙漠”了;2-64毫米的石粒则被归类为砾石,以砾石为主的荒漠被称为“砾漠”。如果还没有风化成石屑,主要是大块基岩暴露于地表的荒漠,便会被称之为“石漠”,一般存在于山麓及地势相对较高处。
值得一提的是,石漠不仅仅存在于干旱地带,也会存在于一些降水很多的地区。比如在中国西南的喀斯特地貌区,由于土壤形成不易,降水又极易将表层土壤冲刷掉,同样会出现石漠化现象。此外,风而不是水是岩石碎化成粒的主要推手,从这个角度说沙漠的沙更应该被写作石字旁的“砂”。只是人们在长城以南,看到的砂状石粒通常以河沙或者海沙的形式,存在于水陆交接之地,使得“沙漠”二字亦讽刺性的得到了水的加持。
“戈壁”一词所描绘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