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冰城哈尔滨旅游市场火爆。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冰灯艺术游园会……这些厚实的冰雪“家底”撑起冰雪浪漫之都的门面。图为游客在哈尔滨群力外滩大雪人前留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1月4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大学生志愿者为排队游客提供热姜茶。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摄
1月4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大学生志愿者与游客一起跳兔子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摄
哈尔滨迎来了一个最“火热”的冬天。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假期3天,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8万人次,同比增长441.4%;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同比增长791.92%,均达历史峰值。眼下,这热度还在持续,并不断辐射到东北三省。
在天然的冰雪资源、政府做足冰雪旅游文章之外,吸引各地游客来到哈尔滨,并且掀起一波波热潮的,还有当地民众的热诚、真挚与爱心,共同焐热了这座冰城。
而冰雪带热的哈尔滨也留下了一些“冷”思考。
新潮玩法如何赋能传统“家底”
“哈尔滨一天一个样”,这是河南游客卢先生来到冰城后的最大感受。“以前觉得,冬天来东北不就是滑滑雪、看看冰雕,但是到了之后才发现,哈尔滨真是把冰雪玩出了‘花儿’。”
哈尔滨冬天无处不见的雪,摇身一变,成为冰雪大世界里高43米的“冰雪之冠”,成为引人注目的“巴黎圣母院”和“天坛祈年殿”,成为松花江上260余个特色“冰马俑”,甚至是一幅“冰版画”。
沾了雪的光,“飞马踏冰”“冰雪骆驼”“迎客白狐”一一登场,鄂伦春驯鹿、冻梨、铁锅炖和东北澡堂子相继“走红”。作为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城”,商场里的交响乐团、街头的“阳台音乐会”为冰天雪地增添了一份浪漫;在富有欧陆风情的中央大街,全息裸眼3D的魔法列车、可以讲述哈尔滨历史故事的AR冰箱贴又带来了传统与新潮的碰撞。
这些极具哈尔滨地域特色且无可复制的各色冰雪产品,让很多当地人都大呼新奇,大胆创新、做足冰雪文章的哈尔滨让这座百年前的“东方小巴黎”迸发出十足活力。
在市民董大爷印象中,中央大街从来没来过这么多游客,“哈尔滨早就该火了”,不少哈尔滨市民吐露心声。在他们看来,哈尔滨有着“厚实的家底”:不论作为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的中央大街,还是已连续举办40届的国际冰雪节,再或是开园25年的冰雪大世界,都记录着哈尔滨旅游文化的厚重积淀,可多年来哈尔滨却“养在深闺人未识”。
从淄博到哈尔滨,互联网思维的加持,成为文旅推介的强大助力。记者采访中,不少外地游客表示,“是被网上的宣传吸引,一定要来看看”。事实上,瞄准冰雪季,哈尔滨在文旅推介上用足“新手段”。
冰雪季开始前,哈尔滨已陆续推出各类城市宣传片,全面系统推介哈尔滨的历史文化、美食美景、旅游攻略等,接地气的文风和年轻人喜爱的呈现形式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官方形象。随着全省冬季旅游“百日行动”启动,黑龙江冰雪旅游推介会先后在广州、武汉、成都等多地开展。
借助网络力量,“花式宣传”的哈尔滨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诉求得到积极回应。黑龙江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的火爆其实不是偶然的,我们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从年初开始我们就用互联网思维,运用新媒体平台多维度地宣传黑龙江”。
热情与诚意如何燃热一座城
实际上,让哈尔滨真正“出圈”的并不是某个耳目一新的景点,或是花样百出的宣传,而是人们透过这个窗口看到了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城市形象。
随着冰雪季来临,中央大街管委办向街上1100多家商户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以热情饱满的服务,让游客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商户们自发在门口张贴“温暖小屋”“免费热水”等标识,为往来游客提供取暖歇脚之所。
孙先生在中央大街经营一家小商铺,他告诉记者,能有这么多人来到哈尔滨,大家都特别高兴,“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能多挣多少钱,而是家乡终于被人们看到的自豪和欣慰”。他说:“让每名游客都能玩得开心,回去都忘不了哈尔滨的热情好客,就是我们的义务,这样他们还会来,会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