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2016年06月
目录
序言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二)形势要求
(三)阶段特征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
(一)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
(二)打造国际一流的陆空运输体系
(三)完善便捷通畅的公路交通网
(四)推进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
四、为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供交通服务保障
(一)推动公交都市建设
(二)完善自行车步行系统
(三)提高路网承载能力与运行水平
(四)完善交通需求管理
(五)综合治理停车秩序
(六)提高城市副中心交通保障能力
(七)完善新城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八)提升农村交通设施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推动综合运输服务转型升级
(一)提升客运服务便捷舒适水平
(二)推动现代物流集约高效发展
(三)全面推进交通行业节能减排
六、构建现代化交通综合治理体系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二)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
(三)推动交通投融资模式改革
(四)加强安全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五)实现智能化交通运行治理
(六)强化交通发展的智力支撑
(七)创建全社会共同治理的交通环境
七、实施保障
(一)推动规划统筹实施
(二)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三)落实规划监督考评
序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对北京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会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等部门以及铁路、民航、邮政等单位开展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规划编制工作紧密结合新形势新要求,邀请国家部委直属研究单位、周边省市交通部门、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区政府、相关企业等开展了四十余次座谈会,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交通专家、市民代表等多次专题咨询会,开展了微信微博等多渠道公众建言献策活动。在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为规划背景部分,着重介绍了北京交通发展的基础,总结“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以及阶段性特征;第二章为总体思路,提出“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以及总体目标、指标;第三至第六章,分别从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为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供交通服务保障、推动综合运输服务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交通综合治理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了“十三五”时期北京交通发展的重点;第七章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实施期限:2016-2020年。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交通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城市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需求总量不断增长、资金筹措和土地供给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着力调整出行结构,拓展服务功能,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发展水平,实现了稳中有进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支持和拉动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十二五”时期完成交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3300亿元,占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3%。公共交通投资占市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达到75.7%、高于“十一五”时期的60.5%。优化投融资模式,针对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普通公路四大板块,累计吸引社会资金433亿元。
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公路里程达到2188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82公里。城市道路里程达到6423公里,其中快速路383公里。开工建设北京新机场,开通京沪高铁、京广客专,建成四惠、宋家庄综合交通枢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形成。城乡交通基2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城乡交通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
继续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公交都市建设。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8条554公里,比“十一五”末新增218公里,最高日客运量突破1100万人次。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网,建成阜石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开创性地在京通快速路、京开高速施划公交专用道,开通定制班车等多样化公交线路。出行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十一五”末的39.8%提高到50%。推进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建成公共自行车网点1730个,规模达到5万辆,覆盖11个区。
交通领域改革成效显著,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六区政府分别成立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和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区域交通发展。交通与邮政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完成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实现了管理和执法集中统一。顺利实施公共交通票制票价改革,并建立公交票价动态调整机制。制定了《公交专用车道设置规范》、《市政交通一卡通技术规范》等系列标准规范,积极推进交通行业标准化建设。加强交通法制建设,颁布实施《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迈入法制化轨道。
标本兼治,实施综合缓堵措施。实施了小客车数量调控、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错时上下班、差别化停车收费等多项需求管理措施,交通需求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共进行了48期小客车指标配置,机动车快速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中心城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2015年平均交通指数控制在5.7。
智慧交通实现新突破,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提高智能化监测设备覆盖率,城市公交车辆实现卫星定位全覆盖,机场高速等7条高速公路实现视频监控及断面交通流检测全覆盖,智能化交通运行管理系统基本建成。在全国率先建成集综合交通动态运行监测分析、视频资源管理应用、公众信息统一发布于一体的市级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业务平台。推动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推出“北京实时公交”手机软件,583条公交线路实现实时查询,出租汽车日均叫车订单数达到36万次,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用户量达到203万,通行比例约35%。在全国首次使用“千吨级驮运架一体机”工法,三元桥大修仅断行43小时完成桥梁上部结构整体置换,创造了新的“中国速度”。
发展绿色交通,推动行业节能减排。优化行业车型结构和排放水平,公交、出租等行业新清能源车辆规模达2万辆,货运绿色车队规模达到5万辆。推动绿色照明、温拌沥青等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初步建成交通领域能耗排放统计监测体系。编制并发布公交、轨道、货运、出租4大行业5项节能标准。
做好重大活动交通保障,行业安全维稳能力不断提升。优质、高效完成全国“两会”、APEC、上合峰会、园博会、世界田径锦标赛、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重大活动交通保障任务,实现专项交通保障与社会交通协调运转。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保障工作形成长效机制。落实交通安全标准规范,年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由“十一五”末的2.03下降到1.64。基本实现核心区域公交车辆、场站监控全覆盖,重点实现对“两客一危”和12吨以上重型货车及半拖挂车的动态监控,轨道新线与安防监控系统同步开通使用。“十二五”期间,全市运输行业未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总体来说,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建设与发展,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交通综合服务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但在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交通体系构建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优化调整不同步,中心城功能过度聚集和新城功能配套设施不足导致交通出行高度集中,中心城拥堵问题依然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难度加大,交通供给仍存在较大缺口;交通服务品质有待提升,绿色交通服务水平不高、停车无序等问题仍然突出;现代化交通综合治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仍待提高。
(二)形势要求
“十三五”是国家战略调整的重大机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发挥交通先导作用、转变交通发展模式、深层次治理交通问题的战略机遇期。
一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十三五”规划中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就北京工作做出明确指示,要求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为首都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北京“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对交通设施质量和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系统将着眼于提供与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使交通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给首都交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三是治理交通拥堵被摆在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对交通工作的密切关注前所未有,举全市之力治理交通拥堵的信心和决心更是力度空前,为交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政策和体制机制环境。
四是改革创新成为重要动力,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决策,为交通领域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供了政策依据。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互联网+交通”蓬勃发展,交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行业加快转型升级、产业加快重组改造注入了强大动力。
六是冬奥会、世园会等重大活动,城市副中心建设,新机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需要加快构建相配套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推动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机遇。
(三)阶段特征
“十三五”时期是北京交通扩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品质、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转折期,交通发展总体呈现出新的趋势与特征:交通服务的范围由市域向都市圈、城市群扩展,一体化运输效率和水平将加快提升;客运服务多样化和货物专业化需求凸显,客货运输结构、服务模式将发生明显变化;交通服务和管理模式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从“关注车辆的畅通”转向“关注人和物的畅通”转变;“互联网+”促使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成为交通运输产业重构的重要驱动;改革创新成为重要的发展动力,交通发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