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七里海——(引题)
生机盎然 胜景重现(主题)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邵玉姿
早春时节,万物复苏,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七里海宛如一面明亮硕大的镜子,映照着蔚蓝的晴空。
尽管南迁的候鸟尚未北归,但翘鼻麻鸭、绿头鸭、白鹭等野生鸟类依然在此,它们时而贴着湖面低飞捕食鱼虾,时而展翅高飞盘旋嬉戏,尽情享受着这片属于它们的乐园。
七里海潟湖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新开口附近,与浩瀚的渤海仅一桥之隔,最大水域面积曾达到20平方千米,在防潮护岸、涵养水分、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护鸟——
关爱生灵,悉心共护
早上6点半,旭日尚未跃出海平面,伴着“哗——哗——”的海浪声,71岁的费明健来到这片熟悉的沙滩,支好三脚架和相机,等待着晨曦的到来。朝阳、大海、湿地、飞鸟,他希望能捕捉到七里海最美的一瞬。
在七里海附近生活的费明健,多年来一直坚持用相机记录七里海的点滴变化。
“通过镜头追逐飞鸟时,你会感到自己的心也跟着它们一起飞翔。”费明健是土生土长的秦皇岛人,出生在七里海附近的侯里村。退伍后他回到家乡,无论春秋冬夏,他都会在观测光线最好的时候到七里海观鸟、拍鸟,成为远近闻名的观鸟爱好者和鸟类摄影师。从成鸟觅食、幼鸟待哺,到群鸟追逐嬉戏,多年来,他拍摄的鸟类主题照片数以万计。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是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对生态环境非常敏感。”越是与鸟亲近,他就越发觉得,对这些大自然的美丽生灵而言,保护有多么重要。
每年春季是鸟类孵化繁殖期,有一次,费明健在镜头中发现一个存放几颗鸟蛋的巢穴,距离附近一个工地仅二三百米。“太近了,这可不行,得把鸟宝宝保护好!”他找到施工单位,商量对这些鸟宝宝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这些年观鸟护鸟,他经常天一亮就出去,自从那次发现鸟蛋后去得更勤了,一天好几趟。”费明健的老伴儿刘桂琴说。
在费明健的儿时记忆中,七里海水草丰茂、环境优美,各种鸟类栖息、繁衍,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七里海潟湖及周边围堰养殖、稻田开发等农渔业兴起,导致七里海水域面积大幅缩减,最少时仅剩2.86平方千米,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为了拯救七里海,从2016年开始,秦皇岛启动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两期生态修复工程,历时7年,七里海潟湖终于重现“七里碧海斜阳远,群鸟畅谈桂月长”的胜景,从未停止过拍摄记录七里海变迁的费明健也有了新身份。
多年来,费明健和一些观鸟爱好者以及附近热心村民一直自发地在七里海附近巡护救助意外受伤被困的野生鸟类,迄今为止已救助数百只。2021年,费明健成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戴河新区护飞队队长,从此,护鸟成为他心头最重要的使命。
“去年8月份的一个下午,我的镜头中出现了一群腾空而起的红嘴鸥。这种鸟属于国家‘三有’(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野生保护动物。按下快门后,我习惯性地继续用镜头进行搜索,结果发现有一只红嘴鸥没有随同伴一起飞走,而是留在了原地。”费明健说,他马上意识到这只鸟的异常,迅速放下相机,朝距离他几百米远的红嘴鸥走去。果然,经过查看,他发现这只红嘴鸥的翅膀受了伤,十分虚弱。他立即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秦皇岛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取得联系,很快,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将这只红嘴鸥带回救治。
“救下一只鸟,比拍到一张珍贵的照片更令人欣慰。”因为救鸟护鸟,费明健获得的证书摞起来有1尺厚。虽已年过七旬,但他依然健步如飞。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费明健们”守护着途经和栖息在七里海的美丽生灵。
修复——
退养还湿,综合整治
守住绿水青山,才能有更大的金山银山,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眼前利益。
2016年起,秦皇岛开展退养还湿、清淤疏浚、河岸线综合整治,七里海潟湖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2019年至2023年,秦皇岛市又专项实施了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投入近5亿元资金,对七里海进行生态修复。
“修复工程分为两期,一期整治范围是纳潮通道北侧区域,清淤疏浚125万立方米,退养还湿449.7公顷,恢复岸坡植被68.02公顷。沿海区域鱼塘虾池遍地、垃圾随意堆放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二期整治纳潮通道南侧区域,分为清退养殖、清理围堰、微地形改造、生态海岸线修复等阶段,退养还湿315公顷,改造河口湿地29.78公顷,改造纳潮通道29.28公顷,恢复海岸线9.7千米。”回顾整个修复过程,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分管七里海生态修复工程的四级调研员姜集伟十分感慨,“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被攻克的难题,凝结着工程全体参与者的艰辛付出,修复成果来之不易。这个项目被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评选为‘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9个典型案例’之一。”
“生态修复工程竣工后,七里海潟湖的纳潮量增加,水域面积重新恢复到1977年时所拥有的湖盆面积,岸滩植被茂密、滩涂宽阔,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珍稀濒危鸟类。我们做过统计,2010年1月至2020年7月,在七里海潟湖记录到鸟类13目26科85种。而现在,这组数字已经变成了15目29科10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鹤、丹顶鹤、白头鹤、遗鸥和东方白鹳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15种。”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海域海岛科科长邓怀宇说,他相信,重现盎然生机的七里海将成为越来越多野生鸟类栖息繁衍的天堂。
监测——
全域覆盖,实时在线
湿地修复的艰难过程让当地政府意识到,未来持之以恒地加强保护尤为重要。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23年,秦皇岛市依托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在七里海潟湖搭建的生态系统立体原位在线监测体系,实现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全域、实时监测。
“我们在七里海安装了监测气象、土壤、水质、植被等各类环境要素的设备,获取的数据和画面实时传输到海洋大数据中心,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处理。”第八地质大队海洋大数据中心主任王刚介绍,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系统立体原位在线监测体系包括梯度气象在线观测、涡动相关通量在线观测、海基生态综合监测、湿地生态视频监测、底质生态在线监测等多个系统,可实时获取七里海的气象环境信息,观测岸滩植被生长和湿地鸟类迁徙路径,监测潟湖波浪、潮位的变化等,此外,人工监测与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也实现了全域覆盖、精准监测。
“我们对生态修复完工以来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七里海潟湖各类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水质改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潮间带生物栖息密度增加至284.7个/立方米。这说明修复后的七里海潟湖水体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第八地质大队海洋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江田田说。
“多方位、长时序的监测数据不仅可以为检验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立体监测体系,还能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情况,为防范和应对海洋灾害提供及时科学的决策建议,更好地保护湿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据王刚介绍,七里海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在沿海湿地类型中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加强七里海潟湖的全面监测,不仅对区域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将为其他地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