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近2万千米海岸线中,河北487千米的海岸线长度并不突出。
但就河北所辖海岸线上,从秦皇岛、唐山,经天津抵达沧州,从北向南依次展示着岩石海岸、砂质海岸和粉沙淤泥质海岸三种海岸类型,堪称海岸大全。
渤海,为什么将河北的海岸线定格在现在的区域,我们所见的海平面又是否始终不变?
什么样的地质动力造就了河北的海,河北海岸的不同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地貌特点?为什么沧州的渔民要等潮出海,秦皇岛被称为沙软潮平?
关于海洋的开篇,我们就从镶嵌在河北大地上蓝色宝藏——渤海的形成和海岸类型说起。
●那海,那湾,那水
>>此渤海湾非彼渤海湾
黄骅南排河入海口。 记者 赵海江 田明 摄
2019年9月2日,沧州黄骅市南排河镇歧口村。
高扬着国旗的渔船越来越近,最终突突几下熄火后,靠到了码头边,船老大黑红的脸笑开了花:船舱里一筐筐的梭鱼、皮皮虾被抬上岸,渔民从这天起开始了一年中忙碌的时候——又到开渔季。
歧口村的这种节奏和黄骅、海兴沿海十余个渔村并无二致。
但在地质专家眼中,这个小小的渔村却是独特的。
按照行政区划,河北省的海岸线被天津市隔断为二。歧口村正是河北与天津海域的南分界点,与天津海域的北分界点则在唐山市丰南区涧河口西刘合庄。
除此以外,河北省海域南部与山东以冀鲁交界处大口河为界;河北省海域北部,则以秦皇岛山海关区崔台子作为与辽宁省的交界点。
歧口村的特殊,并不止于此。
2019年5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王宏研究员拿出一张地图,用铅笔在渤海湾西岸画了一个圈:“这,就是渤海湾湾顶。”
他所指的湾顶正是歧口村所在。
然而,此渤海湾非彼渤海湾。
从地形轮廓上看,南北长约550千米、东西长约346千米的渤海海域,就像黄海深入内陆的一个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大海湾。
但地理界、地质界所说的渤海湾,却仅仅指唐山乐亭县大清河口向西,穿过天津,经黄骅、海兴地区再拐向东南,进入到鲁北平原黄河口构成的渤海湾,它只是渤海的三个海湾之一;渤海还包括北部的辽东湾和南部的莱州湾。其中辽宁大连长兴岛与河北秦皇岛联线以北的海域组成了辽东湾。莱州湾则指由黄河口到山东龙口一线以南的海湾。
可见渤海是由辽宁省、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在北、西、南三面环绕的我国最大的内海,其东经渤海海峡和黄海相通。
同时,渤海也是我国水深最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18米,整个渤海有26%的水域水深在10米以内,95%的面积小于30米水深。
三面环陆的渤海海岸线全长约3800千米,河北省的海岸线长487千米,约占整个渤海岸线的1/8。
供图/王强
今天我们看到的渤海岸线,并不是数千年来一直如此。
沧海桑田,形容的是由大海变陆地的过程。渤海的变迁尤其明显。在地质史上,渤海经历了陆地—湖泊—海洋的过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与渤海海洋石油研究院合作,在渤海中部石油钻四百米深度样品中,就发现了暖水底栖有孔虫和海相介形类,显示渤海海盆大致在二三百万年前已经受到海侵影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王强研究员这样说。
在渤海南部,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完成的钻孔研究,确定180米深、100万年余的地层中,记录了16个海洋沉积层和25个间冰期。加上40年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渤海中部钻孔,近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在渤海西部钻孔的工作,皆丰富了此海域百多万年来的地层记录。
“渤海湾西岸众多钻孔显示了约十万年以来,海洋沉积和陆地沉积交替出现,其中海水和淡水宏体贝类、腹足类、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微体古生物都有出现,表明地质历史上,陆地或高于大海,或者海洋淹没陆地的现象交替发生。”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商志文博士如是说。
11700年前,地球进入了最后一个地质时期——全新世。由于全球气候转暖,沿海地带渐次发生海侵,河北—天津沿海也在此时逐渐成为渤海的一部分。黄河在大约五千年前进入河北省黄骅西南部,丰富的泥沙沉积最终高出当时的海面,形成了陆地;约三、四千年前在黄骅城区附近和天津静海地区,同样因此形成了陆地;冀东滦河三角洲地区,随滦河泥沙的空间分布差异,相继在一两千年前成陆;黄骅南大港南侧,是在千余年前形成了陆地。
>>沿海地貌之踪
美丽的秦皇岛岸线。 揣连海 摄
2018年8月23日,山海关老龙头。
游客们走上入海石城,远眺拍照。
这座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石城,深入渤海海域24米,最初是明朝修筑的军事防御工事。高出海面数十米的军事建筑,一度成为海陆之间的重要战略防线,见证着历史的风云变幻。
约1.5亿年前中生代燕山运动,是华北地台上又一次地壳大规模改造运动,产生了宏伟的北东-北北东向的新华夏构造;由于地台破裂,岩浆侵入,以及火山喷发,形成了众多的断陷盆地。渤海就是此时由郯庐断裂带等断裂活动而产生的大型断陷盆地。
王强研究员用手蘸了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厂”字。
“石油和海洋地质学家认为,530万年来的上新世形成了渤海和黄海,但是以湖泊、泛滥平原沉积为主,较少受到海水影响;青藏高原的渐次隆升,渤海和渤海湾盆地的渐次沉陷,是最终形成现代黄淮海(包括河北)平原的原因。”王强这样介绍。
俯瞰河北大地,北面有燕山山脉隆起,西面有太行山隆起,二者就像一个汉字的“厂”字,怀抱着河北平原,开口方向朝东南。“加上郯庐断裂带从安徽庐江北上,经江苏斜贯山东半岛、进入渤海,再到辽宁营口登陆,由于在海域这个巨型断裂带中部的扭张,加速了渤海断陷盆地内部的分化;再加上第四纪海侵向陆地扩展,渤海盆地最终由湖泊转变为内海。”
从大清河以北到秦皇岛辖区,地貌又发生了变化。
2019年9月13日。
顺着沿海高速公路从沧州一路疾驰经唐山驶入秦皇岛,会发现风景已经从沧州的一马平川,到秦皇岛的山海相依了。
河北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邱若峰介绍,约6500万年前进入新生代以来,新构造活动加剧,形成了河北平原西北部隆升、东南部下降的北东—南西方向延伸的三级阶梯状地貌:断块构造低山、丘陵台地和海岸带三个大地貌单元,呈现出低山、丘陵、台地、平原、海滩的层次变化。
由此,秦皇岛地区海岸呈波状弯曲的岬湾式,一部分海岸凸向海里形成岬角,另一部分海岸凹向陆地形成海湾——岬角湾的岩石海岸刚好为修建港口和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河北境内渤海沿岸的第一座天然港口从这里始建,也就不足为奇。
>>渤海之潮
渔人晚归。 潘如辉 摄
2019年4月20日,黄骅市后塘村。
90后船老大胡金发即将出海。
这是禁渔前的最后一次出海捕捞,他一定要赶在涨潮前回来。受浅海滩涂较深的影响,这一带的渔民出海和靠岸停泊,都要借力一天两个涨潮点。
“咱河北的渔民,虽然守着同一片海,可潮不一样。”胡金发把脚踩在船帮上,黑红的脸朝大海望去,“咱这潮滩浅,不等潮来渔船出不去海。”
渔民的经验来自于实践,而精准的数据来自于科研。
2019年10月14日。
从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办公室望出去:一片碧蓝,几条渔船,白色的浪花一层推着一层,固执地卷向岸边。
预报室主任张万磊的电脑上,实时显示着几组数字:潮位、波高、水温……“这是我们设置在河北沿海不同区域的几个验潮站实时传回的数据,我们这个站就是负责观测统计这些海洋信息,并制作发布风暴潮、大浪、海冰等海洋灾害预警报。”
渔民借助涨潮之际出海,游客们借助海水退潮去“赶海”拾遗,说的都是潮汐作用。
那么潮汐发生时间是如何精准测算的?
测算潮汐的叫验潮井。一般情况下,这些验潮井会设置在港口附近。张万磊画了一个桶状装置,又在桶的底部添了几个开孔作为进水孔:“这些孔会滤掉海面的波动,让验潮井的数据更接近海洋潮汐的实际数值,这些注入验潮井的海水会让井里的浮子上下起伏,这就是实时的海洋潮汐。”
有趣的是,每个验潮井的参照值并不参照平均海平面,也就是各有各的零点。“当地都会有一个理论潮高基准面,也可以叫理论最低低潮面,是以当地的最低潮面为零点。”张万磊介绍道。
“唐山和沧州海域都属于不正规半日潮,通俗说就是每个月的大部分时候,一天中有两个高潮两个低潮,并且两个潮的潮差不大,有时候会例外。渔民所说的等潮出海,就是等高潮位到来时,开船出海。”张万磊说。
整个渤海大部分海域潮汐是不正规半日潮,仅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山东黄河口附近的正规半日潮海区,另一处就是秦皇岛海区的正规全日潮。
所谓全日潮,就是一天中有一个高潮一个低潮,所谓正规全日潮就是强调这种潮汐现象是常态。
潮汐现象是在太阳和月亮天体引潮力影响下引发的海水周期性变动,分为正规全日潮、不正规全日潮、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半日潮四种。海水通连的渤海,为什么显示了不同潮汐现象呢?
这是因为在秦皇岛山海关海域,有一处半日分潮无潮点。无潮点指的是在特定的地形和岸线条件下,向前运动的入射潮波和受海岸阻挡反射回来的潮波相互抵消,潮差极小的区域。半日分潮无潮点是潮波的一种,这个点没有半日分潮,也就没有起伏,被叫做正规全日潮。
潮差是指一个周期内相邻的高潮位和低潮位间的水位差,“秦皇岛的潮差在河北省来说最小,只有0.73米左右。”而曹妃甸海域的平均潮差达到1.4米,沧州海域能达到2.2米。
不仅如此,秦皇岛一带的潮流流速只有30—40厘米/秒,沧州海域可以达到70—80厘米/秒,流速最大的曹妃甸海域能达到150厘米/秒。
这也是秦皇岛被广为称赞的“沙软潮平”的潮平所在。
>>渤海之水
秦皇岛岸线,岩石和海浪相交。 揣连海 摄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
翻涌的海浪又是怎么来的呢?
张万磊指着窗外涌动的白浪说,海浪分风浪和涌浪,就河北来说,几乎都是风浪,一年也就两三次涌浪。涌浪就是风浪之后,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所形成的波浪。
波浪、潮汐、海流等都是海洋水文要素。当夏季的北戴河,游客们扑通跳入大海,准备洗一个海水澡时,即使风平浪静,依然会感受到海水的阻力或者推动力,这股力量正是海流作祟。
“海流。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潮流、风生流、密度流、潮致余流等。”张万磊介绍,除潮流外,其他统称为余流。余流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海流,而潮流则是周期性的。密度流是因为海水盐度、温度不一致产生的密度不同,导致密度大的海流向密度小处流动;另外,海底地形地貌不同也会引起海水的变化,这些叠加作用带来了海水的运动动力。
这种动力,在渤海与黄海的海水交汇时,产生了奇妙的自然现象。
秦皇岛港被誉为北方不冻港。和附近其他港口冬季船舶无法靠港比,这里的优势是海冰危害轻,一年四季均可作业。
同一片渤海海域,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优势呢?
这要从一支流入渤海的暖流说起。黄海暖流,是东亚近海的黑潮暖流的分支。这支暖流从老铁山水道处穿过渤海海峽进入渤海,也称为渤海暖流。渤海暖流一直向西、向北,直至抵达陆地边缘;这股暖流使秦皇岛成为渤海沿岸少有的不冻港。
大海从来都不曾平静。
我们现在看到的渤海海平面,其实近年来都在缓慢地上升。实际上自距今约260万年的第四纪地质时期以来,渤海海盆在总体沉降背景下,海平面受冰期和间冰期旋回控制,曾反复上升下降。
冰期时期全球温度降低,海水结冰,海平面下降。而间冰期时期,全球较温暖,覆盖在地球的冰盖部分融化;虽然融化的冰盖减少了对地幔的压力,会导致一部分陆地反弹抬升。
自1.17万年前进入到与人类社会最接近的全新世,这个间冰期时期海平面是否稳定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
距今约2万余年前的末次盛冰期,全球冰川发育,全球海平面下降,我国东海的海平面大约在-135米。“到距今5000余年前,海平面大概抬升到-5米上下,从此进入一个缓慢上升的阶段,直到约2000年前上升到今天的高度。”商志文画了一个横轴和纵轴来表明海平面的浮动。
自然资源部编制的《2018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2018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3毫米/年。2018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48毫米,其中渤海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55毫米。
3.3毫米,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个数字对很多科研工作者来说,关乎重大。
科研工作者通过采集钻孔中沉积物、古生物等材料,测定其年代,重建不同时期的海平面高度,来汇聚成一张海平面变化曲线。
“海平面曲线变化,是全球科研工作的热点。”王宏介绍,在多国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之下,形成的一份3.5万年以来东亚海平面曲线变化图中,采用了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的12个点位资料,“这张图还在不断完善,根据海平面的变化历史,我们也可以推测未来海平面变化的趋势。比如海水继续上涨,加速侵蚀岸线怎么办?由此来制定相应的防范机制。”
●沧海与陆地
>>平坦的滩涂
黄骅南排河入海口。 记者 赵海江 田明 摄
2019年5月1日,黄骅。
当地人把养虾池叫做汪子。一早,看守汪子的工人钻出窝棚伸个懒腰,目光投向东面太阳刚升起的地方——渤海。
这一带为粉沙淤泥质海岸,漫长的滩涂提供了便利的海水养殖条件。
粉沙淤泥质岸线是由小于0.063毫米粒级的粉沙淤泥组成的海岸。
“这种岸线附近地形平坦、开阔,物质组成以淤泥质或粉沙质沉积物为主,渗透性差、饵料丰富,也就形成了传统的制盐和海水池塘养殖产业。”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前总工程师肖桂珍介绍。
在河北,粉沙淤泥质岸线分布在乐亭大清河口至丰南刘合庄冀—津陆域界点,以及黄骅歧口冀—津陆域界点至海兴大口河口冀—鲁陆域界点,长约192千米,占全省大陆岸线总长度的44%。
没有细软沙滩、没有海水蔚蓝,甚至淤泥质岸线的海水颜色要相对发黄。
辽宁旅顺老铁山与山东蓬莱田横山之间的连线,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这里“泾渭分明”十分明显,深蓝色的黄海和黄色的渤海相交于一线。
为什么淤泥质海岸的海水发黄呢?
海水颜色是受海水中浮游生物、无机物的悬浮颗粒以及天空颜色等许多条件的制约。
当悬浮体含量小于20毫克/升时,海水为深蓝—碧绿色。随着悬浮体含量增加,水色相应变黄,含量30—50毫克/升时,海水呈黄绿色,含量大于100毫克/升,海水呈浊黄色。因为渤海浮游生物含量相对减少,所以,影响海水颜色的主要是海水中的无机物颗粒,尤其是黄河携带来进入渤海海域的黄土物质,更造成了水色偏黄。
在渤海的沿海高速公路跑上一圈,会发现沧州一带的海水颜色相对更加浊黄,这和黄河曾从这一带入海有很大关联。
“8000—5000年前,黄河从沧州南侧的孟村入海。5000—4000年前,黄河从天津一带入海,由于地表平坦,黄河摆动较大,黄河以及海河携带大量的泥沙下泻,在这一带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原主任吴忱研究员介绍说。
1978年,吴忱和同事们在沧州青县一带打孔取样,就黄河古河道流经地进行科学考察。
“钻到地下十几米深取上来的泥土中,第一层是河流沉积层,为灰黄、灰白和黄色;第二层是海相层,以褐灰色、灰黑色为主,沉积物更细,有沙、黏土、粉砂质黏土和淤泥。”吴忱说,这证明河水和海水曾在这里交汇。他抓起一支铅笔画了一张草图,顶点是孟村回族自治县,又迅速地涂抹出一块硕大的区域,指着这里说:“从这,黄河入海冲积出面积超过15000平方千米的孟村黄河古三角洲。”这就是如今沧州沿海一带广阔的土地。
2018年9月,唐山大清河盐区。
卤水池里的盐粒直径已经达到了1厘米,一望无际的盐田,像棋盘一样规整排列,海水从一个格子到另一个格子,通过蒸发形成高浓度卤水,最终形成一粒粒海盐。
盐区设置在唐山沿海滩涂上。唐山拥有663.84平方千米的滩涂,占全省943.10平方千米滩涂面积的70%还多。
滩涂系指界于平均大潮高潮线到平均低潮线之间海水周期性淹没地带,通常也称潮间带。
滩涂在涨潮时被海水淹没,退潮时露出水面。人们通常所说的赶海,就是等潮汐退去时,在滩涂上寻找被海水遗留下来的海产品。
滩涂条件复杂、多变,海洋生物种类丰富。同时,因地处海洋与陆地交接地带,也是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盐生产的重要场所和滨海旅游、港口航运、海岸工程的直接作用空间。
当然,这也是渤海沿岸成为鸟类迁徙路线的原因:正是这些滩涂上海水褪去遗留下来的海洋生物,成为鸟类在漫长迁徙过程中停下来补给的食物。
>>沙丘与潟湖
俯瞰昌黎沙丘。 揣连海 摄
2019年5月2日,昌黎黄金海岸。
起伏的沙丘一片金黄,脚踩上去,细腻到几近无感。不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就是被誉为沙漠绿洲的景观。
大海、沙丘、绿洲,三景同框并不普遍。这也是1990年9月30日,国家将昌黎黄金海岸列入首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原因。
这一带属于砂质岸线,集中在秦皇岛、抚宁、戴河口到唐山乐亭大清河口,长约163千米,占全省大陆岸线总长度的37%。
砂质海岸以滦河口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沿岸是典型的风成沙丘,沙软潮平、岸滩开阔,适宜开辟海水浴场和开展多种岸滩游乐活动。南段,受滦河丰富泥沙和海洋动力的共同影响,近海发育有离岸砂坝,块状的潟湖—砂坝复式海岸。受离岸砂坝庇护,岸线稳定,距深水区较近,近岸陆域地势平坦开阔,为宜港、宜旅游岸线。
砂质海岸主要由砂和砾石组成,“砂”是粒径大小为0.063毫米至2毫米的砂质颗粒。这里能形成砂质岸线,首先要探寻砂的来源。
“从砂质沉积物所含重矿物成分看,黄金海岸保护区的沙资源主要是滦河的贡献。滦河发源于内蒙古巴延吉尔山北麓,流经燕山山脉,其间还有十条河流汇入滦河。滦河出山区后,形成了以滦县为顶点的三角形沉积体。由于靠近山区,流路短、落差大,滦河携带的砂砾石使它成为多砂河流,把大量的砂物质输送到了海岸带,形成冲积扇—三角洲体系。”王强研究员以黄金海岸为例进行分析。
岸线的形成,只是给神奇地貌打了地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对地貌进行了修饰。
比如,砂质海岸上巨大沙丘的形成。
“行星风系的东北风是滦河三角洲和昌黎地区常年主要盛行风,强劲的东北风和夏季东南季风叠加吹飏,特别是在风暴潮作用下,更使得沙滩上沙物质进一步向陆地方向移动、卷飏,先形成沙堤,然后越堆越高,最终在两三千年前,形成沿现代海岸线分布的纵向沙丘。”王强如是说。
如果说砂质岸线上还有什么必须一提,那么七里海潟湖肯定不能被遗漏。
什么是潟湖呢?——在滨海地带,由于海水受到地形限制,与海洋不完全隔绝或周期性隔绝,从而引起其中水介质的咸化或淡化,即称为潟湖。
七里海位于北戴河新区南部沙丘带内侧,为现代潟湖。
七里海名曰“海”,其实并不是海。
距今一万多年前,在全球性气候进入大暖期的背景下,海平面上升,沿海平原发生海侵后,现在的黄金海岸以及其后的陆地同样被海水淹没,成为海域的一部分。
五千多年前,海侵达到最大范围后,河流沉积速率开始加大,超过了海平面的上升速率,发生海退,陆地逐渐形成。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入海水道逐渐淤浅、缩小,与海洋的联系逐渐减弱,形成潟湖环境。七里海就是这样的典型潟湖,只不过一度阻断七里海与海洋联系的主要是风成沙丘。”王强介绍。
这种阻断,造成历史上七里海大部分时期为淡水湖泊。
据《昌黎县志》记载,由于连年干旱,七里海曾在1858—1959年干涸,现在的潟湖出口(新开口)是1883年滦河泛滥,洪水倾入七里海,将沙丘冲开的一条水道。新开口形成后淡水变成了咸水,导致现代七里海的最终形成。
>>天然良港的基础
北戴河湿地。 潘如辉 摄
2019年9月6日,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港务分公司。
翻车机房重达80吨/节的车厢缓慢进入预定区域,对准、卡紧,轰隆一声,3节车皮被一次性翻入轨道下方的皮带,顺着架设在翻车机房上方的皮带机被送往堆场。
和如今现代化港口比,秦皇岛一带利用天然岸线作出海港口,已经有千年之久。
早在战国时期,渤海北岸有碣石,被誉为燕国“通海门户”,就是指秦皇岛附近。
秦皇岛北部燕山余脉顺势而下,在海岸形成了一连串的太古代混合岩质岬角。我们的祖先早就利用这些岬角型天然港湾作为渔猎、商业和军事补给的基地。
人类利用自然条件修建海港的可能,是建立在港口基岩岩石岸线的天然优势之上的。
基岩岩石是被海浪冲击形成的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岩石海岸的主要特征是岸线曲折、湾岬相间、岸坡陡峭。
从戴河口至止锚湾的海岸线上众多的山体岬角,将海岸又分割成长度不等的岸段;每个岬角恰似一座天然挡砂丁字坝,阻隔了相邻海岸段的砂粒运动。
这一段岩石海岸坡度较陡,5米等深线离岸仅500米,10米等深线离岸3500米,15米等深线离岸12500米,水深条件好,足以建设万吨以上级泊位。
同时,秦皇岛港港池和航道年淤积厚度不足1毫米,航道、锚地没有岛屿礁石,便于船舶航行。且岸线明显凹入秦皇岛岬角和金山嘴岬角之间,导致港湾内风浪小,海域内水深,受暖流影响,海冰危害轻,也就有了北方不淤不冻良港的美誉。
河北省的岩石岸线分布于山海关张庄崔台子冀—辽陆域界点至北戴河戴河口,是典型的岬角—港湾海岸,岸线全长82.34千米,占全省大陆岸线总长度的18.8%。
邱若峰介绍,秦皇岛现代海岸带由三个岬角段与三个海湾段组成,自东向西依次为:山海关岬角、东湾(山海关至秦皇岛)、秦皇岛岬角、中湾(秦皇岛至金山嘴)、金山嘴岬角、西湾(金山嘴至洋河口西)。
“港湾因有岬角环抱,水域广阔,掩护条件好,岸线稳定。”肖桂珍如是说。
事实也确实如此。
岩石岬角突出于海中,近岸有海蚀崖、海蚀柱和海蚀拱等海岸地貌,鸽子窝景点的鹰角岩就是典型的海蚀地貌。
2018年8月23日,站在数十米高的鹰角岩下抬头看,这块由于地层断裂形成的临海悬崖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孔洞,这正是被称为鸽子窝的“窝”所在。
很难想象,这些曾被鸽子视为窝的孔洞,居然是海水不断冲刷而来,也是海蚀地貌的一种。
“海蚀地貌,是海水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形成的。”吴忱说,海蚀地貌分海蚀龛、海蚀穴、海蚀柱、海蚀洞、甚至海蚀沟,从几厘米到几米深度不等,鸽子窝是海蚀柱。
“联峰山高出海平面140多米,山顶和山腰也有海蚀地貌,那是河北沿海保存海蚀地貌最好的地方,这也说明海平面曾一度达到这个高度。”吴忱介绍。
北戴河鸽子窝典型的海蚀穴地貌。 刘学忠 摄
那么海蚀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
吴忱用河蚀穴形成的壶穴原理举例:“河流在涨落过程中,夹带着的沙子不停在石头上旋转冲刷,约两三千年才能形成一个几厘米深的河蚀穴。”
所以河蚀穴从平面看是圆形的,但是它的纵剖面是痰盂状,且中间鼓起一块鼓包状,“河蚀穴‘肚子’要远比‘口’大,而且河蚀穴中往往还能看到磨圆的砾石;砾石随水流旋转的时候,水流的离心力会促使砾石摩擦更靠近边缘的部位,形成中间的小鼓包,这就越发证明河蚀穴是冲刷形成的。海蚀穴中海蚀平台上的圆形穴形成与此同理——只不过海蚀岩壁上的海蚀穴是海浪冲击而致。”吴忱说。
●大海的印迹
唐山港京唐港区。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2019年5月13日,王宏办公室。
办公桌上放着好几个30多厘米长的牡蛎壳,他拿起一个牡蛎标本说:“这个家伙生活在4000年前。”
地质学家为什么要研究一个古牡蛎壳体呢?
在渤海湾西岸,分布着两类很有特色的古海岸遗迹,那就是海河以南、基本以在水上堆积为主的古贝壳堤,和海河以北水下堆积的古牡蛎礁。
海河下游以北的渤海湾西北岸约5000平方千米范围内,至今已发现了50余处牡蛎礁体,最大的两处分别位于天津辖区和唐山丰南大吴庄。
“50余处礁体大致可以划分为10道礁群,从西北向东南(从陆向海)逐渐变年轻,最年轻的现代礁体就存活于现在天津大神堂海区。”王宏介绍。
长牡蛎是一种生长在咸淡水混合的海岸河口区的水生双壳类动物,软体包裹于钙质壳体中。由此种生物自动聚集形成的“礁体”称为牡蛎礁。牡蛎个体生长极为缓慢,一年大概长1厘米—1.5厘米。
“牡蛎被誉为先锋动物,需要一个安静的生长环境,同时,它不能移动,需要附着在海底和其他较硬的物体、甚至是在前期死亡的牡蛎个体上生活,牡蛎礁的顶部可以生长到当时海平面的高度。”商志文介绍,牡蛎礁是渤海湾西北岸沧海桑田巨变见证的重要载体。
“渤海湾所有牡蛎礁体都被数米厚的泥质沉积层覆盖,深埋其下的牡蛎礁体的牡蛎由方解石质的生物碳酸钙构成,通过测定牡蛎壳体各年轮层氧同位素含量,可以还原古海水温度、盐度等重要信息,重建当时的地质环境,也可以据此预判未来的环境变化。”商志文说。
古贝壳堤是渤海岸线变迁的另一个见证。
2019年5月14日,黄骅古贝壳堤。
一块石碑埋在南排河镇张巨河村外的泥沙里:黄骅古贝壳堤省级自然保护区。人为破坏及海风侵蚀,目前只能看到破碎的贝壳掺杂在细沙之中。
“渤海湾贝壳堤内的贝壳属种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毛蚶、蛤蜊、青蛤、牡蛎、海扇等,以及琩螺、玉螺等共40多种。”王宏介绍,这么多贝壳堆积于此,形成贝壳堤,是大海的“簸选”作用,波浪将潮间带及潮下带的大量贝壳及其碎屑搬运至高潮线,并堆积下来。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自海边向陆、依据年代从新到老大致分为四道。
自天津市海河口向南,经驴驹河、高沙岭、白水头到马棚口,断续分布的贝壳堤为第一道,是在高潮线附近由风暴浪堆积而成的贝壳堤。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到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曾引黄河入海河,故而海河中游泥沽向东至塘沽之间形成的陆地,是距今千余年的黄河亚三角洲,沿海第一道贝壳堤指示了当时三角洲稳定后的岸线位置。
第二道贝壳堤规模最大、最连续,北自天津市海河中游军粮城,经二道闸、泥沽,向南再到邓岑子、杨岑子、新开路、板桥、大港,跨过独流减河,延续到河北黄骅歧口村;歧口向南再经高尘头、张巨河、赵家堡,到贾家堡一带。歧口贝壳堤底部测年两千多年,上部一千多年,视为第一、第二道贝壳堤叠加。第二道贝壳堤在天津大港上古林地区最宽达200米。
第三道贝壳堤北段见于天津市东部小王庄-张贵庄-巨葛庄-南八里台-中塘,南、北大港间又分为三支,南段见于黄骅城东王肖庄-武帝台一带,贝壳堤测年为三四千年。
第四道贝壳堤位于天津大港区子牙河以南翟庄子村西,测年五千年,向南延续数千米,进入河北境内;在黄骅市城区南侧东孙庄—苗庄地区有较大规模贝壳堤出露,距今约六千年,与天津南部翟庄子所见是各自独立的。
由黄骅城南到歧口村,两地相距30—40千米,贝壳堤年龄相差近5000年。这正说明在这5000年来,黄骅海岸线的向海推进,陆地面积不断扩大。
很明显,贝壳堤并非自北向南连贯延续下来的,包括黄骅滨海刘洪博村的“贝壳堤”,很多是一些河口海水倒灌上溯形成的贝壳堆积,黄骅武帝台附近更是有人工作用叠加的贝壳堆积。
考古学者曾在第四道贝壳堤及其以西地区发现战国、秦、汉时期的遗址和文物,表明当时这里已有人类经常居住活动。
公元11—892年,黄河改从山东入海,黄骅一带岸线相对稳定,形成了第二道贝壳堤,考古学家在这道贝壳堤上也发现了丰富的唐宋文化遗址。
“这就是说,贝壳堤测定的年代和从其中出土的文物是相吻合的。”王宏说,这也印证着在海退过程中,各时期的祖先们在沿海留下的印迹。
吴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人类在沿海活动的轨迹图:全新世中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商周时期,黄河在天津入海时,河北平原上大多是湖泊沼泽,仅在太行山、燕山山前,石家庄、北京等洪冲积扇一带有人类活动,洪冲积扇以东都是沼泽,人类无法生存。
商周以后,河北南部天气变凉,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向海后退,河流前伸,河流堆积、沉积速率超过了海面高度,各地陆续成陆,湖泊被填埋,“短短二三百年间,人类顺着太行山脉向前活动,到了秦汉时期已经有人在现在的渤海边活动。到汉朝,黄骅海岸线上的第三道贝壳堤附近有人类活动也就顺理成章。”吴忱说。
王宏拿出一张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照片,身高一米八多的他站在黄骅老狼坨子村5米高的贝壳堤陡坎前,仍显不出高大。“平缓的海滩有消能作用,但是向岸运动的风暴潮浪,依然能在此处形成5米高的贝壳堤陡坎,说明海水向岸边的搬运堆积能力非常强。当时滨海贾家堡贝壳堤最高,达到黄海海拔11米。”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王宏再到老狼坨子村时,看到这个曾有百十户人家的渔村已彻底搬迁了,仅留下残垣断壁。“从1870年至今,这一带的海水侵蚀掉陆地约1千米。”王宏介绍。
这是把地质变迁的时间从数万年缩短到近百年之后的所见;即失去贝壳堤保护的海岸,可能被强劲的海浪冲刷侵蚀掉。
这也是研究贝壳堤和牡蛎礁的价值之一。
约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被誉为蔚蓝的宝藏。渤海海岸的先民曾一度追逐着海退成陆的脚步,踏上人类生存发展的漫漫长路。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停止对海洋的探索。 (记者 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