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个现象,一个群体——北漂。
这个词一般翻译成 Beipiao,注解为 Beijing drifters.
Beijing drifters 这个翻译非常棒,尤其这个drifter选词精确。如果你对英语词汇很敏感的话,会立即感受到一种悲凉无奈和伤感。
因为在英语中,drift是漂流的意思,drifter除了“漂流物”、(汽车运动)漂移车手之外,还有流浪者、流浪汉的意思。
Merriam-Webster对drifter的释义是:one that travels or moves about aimlessly.
想想看,汉语“北漂”这个词背后又何尝没有那股流浪和茫然的味道呢?
*图片采自英文南华早报
汪峰那首歌《北京,北京》唱道:
“If one day I have to leave, I hope I can be buried here. I can feel mypresence, and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I’m attached to here. Beijing, Beijing.”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在这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在这有太多让我眷恋的东西。北京,北京。
汪峰祖籍江苏常州,但出生在北京,在北京长大。不知道他写下这首歌词的时候,心理角度是北京人还是去北京追梦的北漂族,但这首歌的确打动了很多北漂族柔软的内心。
Wiktionary对 Beipiao (Beijing drifter)的英文解释很准确:
“Beijing drifter” (person without Beijing registered residence who has migrated to Beijing from other places in China seeking opportunities and a better life)
北漂之所以是 drifter,最大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并无法获得北京户口。(Hukou, the offici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cord that identifies a person as a local resident.)
经济学人杂志去年12月14日Chaguan专栏有篇文章看得令人心塞:China’s discriminatory hukou system plagues white-collar workers, too. 有条件的读者自己阅读吧,不便多说。
北漂群体的本质是migrant workers,因为Hukou的限制,使这个人数庞大的群体身上承载了复杂的社会符号和意义。
从一个Beijing drifter变成一个Beijinger,这是多少北漂族最大的梦想?
中国的每个一线城市中都有数不清的migrant workers,但只有“北漂”这个词成了一个正式词汇。我想主要原因并非北京的外来人口数量最多,而是因为最早去北京“漂流”的人大多是电影和文艺界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和艺术家。
这个群体最善于表达他们的内心,所以只有“北漂”成了一个当代汉语词汇,而没有“沪漂”、“深圳漂”这种说法吧。
在这个Gig economy时代,离开自己的家乡去更好的地方工作和生活是很正常的事,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这种现象。
但也许最大的不同在于你在新的城市里,是否会有漂泊的无助感。
你是一个暂时的 immigrant worker 还是望不到尽头的 drifter.
That makes huge differences.
Related posts:第1481期:一年你能换几份工作?有人换了52份。第345期:英文乱七八糟怎么说?第604期:人山人海到底应该怎样翻译?第1171期:幸福不幸福,都取决于这 5 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