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日夜不息。万里长江从唐古拉山奔涌而来,到了南京后放慢了脚步,水流变得和缓,水面也变得宽阔。长江和110公里的秦淮河一起,哺育了南京,滋养了南京,共同塑造了独具魅力的金陵文化。
南京的长江岸线长达两百多公里,两岸星罗棋布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以中山码头、浦口码头等为代表的老码头,镌刻着这条大江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足印,为后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长江记忆。
中山码头
奉安大典的历史见证
在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之前,对于生活在两岸的南京人来说,长江不啻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都城南京的外围防卫,在江北建浦子口城,这标志着南京迈开了跨江发展的脚步,从此江南江北两岸来往日益密切。
在1899年南京开埠之前,长江两岸的渡河运输都由民船经营,几乎没有固定的、规模较大的渡口和码头。下关被辟为通商口岸后,长江两岸的码头日益增多,客运货量大大增加,装卸、搬运、报关、托运等行业迅速兴起,带动了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的相应发展。作为南京的水运门户,从清末到1949年,下关地区出现的主要码头有数十座之多,包括招商局码头、接官厅码头、太古洋行码头、日清码头、美最时码头、飞鸿码头、煤炭港码头、宝塔桥码头、中山码头、有恒码头、三汊河码头等。这其中大部分,担负的是长江航运任务,而主要运送人们来往于长江两岸的轮渡码头,主要是飞鸿码头、中山码头以及对岸的浦口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