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
张荣 1964年2月出生,江苏淮安人,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9月入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学习,1986年7月留校任教,1995年3月晋升为教授,2000年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厦门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厦门大学建南楼群上的瓦有个特殊名字,叫“嘉庚瓦”,系陈嘉庚为克服传统瓦片轻薄易碎、抗风力低等缺点而发明,同时也成为嘉庚建筑风格重要特征之一。
在厦门大学校长张荣看来,自创始人陈嘉庚始,“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精神,就已融入厦大的精神里。
2017年7月,张荣出任厦门大学校长,同时也是三十多年来,厦大第一位“外来校长”。
作为“中国最浪漫大学”的校长,张荣对学生的寄语也颇为浪漫:“你希望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知识建构,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未来,学校可以跟你一起探讨,帮助你设计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的‘课程表’,但在这个过程里,你们要发挥更大的主动性,老师只是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
日前,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谈到本科教学改革、高校评价改革等问题,张荣认为,本科教育是大学之根本,大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我们将继续以本为根,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促进学生价值取向的全面发展为建设思路。”张荣说。
观点
我认为“双一流”的建设应关注产出,换句话说,“双一流”应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成果,做出一流的贡献,打造一流的影响力。如果建设绩效显著,源源不断传送能量,就可以把自己变成发光体,真正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用过去的知识培养现在的学生应对未来的挑战,而未来是无限且未知的,因此大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厦大要从“学校办学院”向“学院办学校”转变,因为教学建设和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是学院,而不是学校。我们要尊重学科差异,将学院视作人才培养的中心、本科教育的基础。
谈建设“双一流”
“把自己变成发光体”
南都:厦大和自身的多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你如何看待“双一流”的群星效应?
张荣:把“双一流”形容为“群星”,我觉得非常形象,符合中央和人民群众对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崛起的期待,也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建设“双一流”的全称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双一流”建设既带来机遇,也存在挑战。厦大也抓住了历史机遇,初步取得了一些建设成效。比如,去年成功承办了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全国总决赛亚军;新增2个ESI学科进入全球前1%,至此,我校共有16个ESI学科进入全球前1%,总数居全国高校第11位。
我认为“双一流”的建设应关注产出,换句话说,“双一流”应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成果,做出一流的贡献,打造一流的影响力。如果建设绩效显著,源源不断传送能量,就可以把自己变成发光体,真正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反之,“星光”可能会渐渐淡化甚至消失。
南都:你刚刚提到了去年厦大举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厦大如何帮助大学生开展双创?
张荣:去年厦门大学在大赛中取得6金2银的成绩,获得全国总决赛亚军,并获评“先进集体奖”,金奖数和获奖总数居全国第一。厦大取得的好成绩和学校对双创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我们将双创融入了本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譬如说,从2015级开始,设立创新学分,占必修2学分;将指导学生科创竞赛列入教师考核晋升的条件之一;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项科创项目。
再比如,在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方面,我们建立了“厦大-火炬极客空间”,全年免费开放。从2012年到2018年,厦大学生获市级以上学业竞赛奖4748项,其中国际奖项599项。
同时,我们鼓励学生组建创业型社团,邀请校内教师和校外企业家双导师指导。目前,学校大学科技园内已有“RCS机器人队工作室”、“飞思卡尔智能车工作室”、“创意工厂”等,是学生进行科创竞赛训练的重要场所。
总之,近年来,厦门大学通过打造科创竞赛“两平台八化”新模式,建立课堂革命“三个倒逼”新机制,构建“一体四翼”实践教学新体系等措施,形成了“四轮驱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厦大经验,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成果显著。
谈“以本为本”
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能力
南都:当前,本科教育质量问题备受外界关注,你认为本科教育对一所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张荣: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本科这几年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塑造精英人才的最关键阶段。纵观近千年的世界现代大学发展史,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地位。进入21世纪,世界顶尖大学更是纷纷回归本科教育。我国的教育部也提出,要坚持“以本为本”,将本科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之根。
厦大一直把本科教育视作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用过去的知识培养现在的学生应对未来的挑战,而未来是无限且未知的,因此大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此外,重视本科教育应重视本科教师。厦大专门出台规定,强调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学校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奖励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在教师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一票否决制。
厦大要从“学校办学院”向“学院办学校”转变,因为教学建设和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是学院,而不是学校。我们要尊重学科差异,将学院视作人才培养的中心、本科教育的基础。
南都:你刚才提到了教师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请问厦大是如何建设教师队伍的?
张荣:去年我们深化了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特别突出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学风要求,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其次,厦大对人文社科和理工医地等不同学部,除了确立全校统一的教学质量标准和基本学术要求,还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推行“一院一策”。
对于教师的绩效考核,厦大实行多元评价标准,将同质量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充分考虑经费、论文、奖项以外的科研业绩,如专著、发明专利、技术解决方案、咨询报告等,目的是把真正的学术创造识别出来,当作考核评价的依据。
我们对富有创造力的青年教师,会适当提高科研任务要求,减少教学任务要求;而对于人文社科50周岁以上、理工医科45周岁以上的教师,则会适当降低科研任务要求,鼓励他们把丰富的科研经验转化为教学成果。
此外,我们也合理设置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评价周期。淡化年度考核,实行聘期目标管理制度,教学和科研业绩均以聘期为单位来考量。
谈研究生培养
科教融合不够问题突出
南都:有观点称,当前中国的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但劳动市场仍缺乏高素质科研人才,对此你怎么看?
张荣: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看。从数量上说,中国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是事实,从1978年的1.09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263.96万人。但是,中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所占比例还是非常小的。有数据统计,美国、法国每1000人中有9个以上研究生,而我国还不到2个。
从质量上说,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是按传统学术型模式培养研究生,而社会经济正不断地发展,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要求有些脱节。
目前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一些短板,其中我认为最为突出的是科教融合不够。具体而言,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结合得不够,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有待改善,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需加强。
南都:厦大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荣:近年来厦大对研究生教育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可以概括为“三打通三融合”:培养模式采取“学科打通、硕博打通、国内与国际培养打通”;同时,“培养过程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相结合、课内课内学习与课外创新创业融合”。
在具体的举措方面,厦大首先坚持思想引领,推行“讲座、研究、实践”三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此外,把立德树人作为选才的第一标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术诚信教育。
其次,我们还推行科教结合,让优秀的博士研究生与一流的导师和科研相结合。打破原有的学科行政组织体系,跨学科交叉培养人才。还注重国内与国际培养相结合,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并且鼓励研究生参加创业类比赛,了解社会对创业创新人才的需求。
另外,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博士生质量保障机制。例如多元化课程质量评价机制,让学生、校内同行、校外专家共同参与课程评价;建立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教育指导小组,监督导师的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监督学生的研究工作、论文写作等。
采写:南都记者 吕春荣 实习生 林方舟 摄影:实习生 宋承翰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3月18日AA09版“高端访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