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臻表示,能源转型面临保供、灵活电源不足、可靠性、分布式新能源消纳难等问题,因此,煤电支撑保障作用将在很长时期内难以改变,”煤炭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中的宝贵资源。“
10月26日,2024“哈密能源之问”隆重举行。会议以“创新·绿色· 智慧 推动综合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家能源集团、哈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新疆大学协办。会议聚焦能源行业科技前沿、聚焦能源产业发展实践、聚焦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综合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的举措路径。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吉臻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在会上作了《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主题发言。
刘吉臻表示,新疆是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新疆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截至2024年9月底,全区总装机1.68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7220万千瓦,风电装机3886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533万千瓦。电力总装机全国排名第五,新能源装机全国排名第四。新疆外送电量超8000亿千瓦时。2023年“疆电外送”电量1263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33.2%。刘吉臻谈及,2024年9月28日,“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在巴州若羌县开工,配套火电将采用怀柔实验室新一代燃煤发电技术。
刘吉臻表示,能源转型面临保供、灵活电源不足、可靠性、分布式新能源消纳难等问题,因此,煤电支撑保障作用将在很长时期内难以改变,”煤炭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中的宝贵资源。“
“我们现在归结能源三大问题,一是需求压力大,二是供给制约多,三是绿色转型难。解决这些问题和应对挑战的出路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刘吉臻表示,要认清能源转型发展的概念,考虑我国的国情客观存在,分步骤和阶段进行,我们能源发展的主要路径应该是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不能割裂开来,而是需要将它们融合在一起。”
刘吉臻表示,我国能源转型已进入发展期,要将重点放在:新能源规模化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高度再电气化。
刘吉臻表示,新型电力系统的本质特征是能够适应新能源的间隙性、波动性特性,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技术路线的选择要以“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为前提,当前的重点是“多源互补、源网协同、供需互动、灵活智能”新技术的广泛运用,进一步推动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的深度融合。刘吉臻认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与特征是多源互补、源网协同、供需互动、灵活智能。
今年8月,三部门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 (2024—2027年)》中提出,开展新一代煤电试验示范、推动新一代煤电标准建设等任务。刘吉臻解读,“开展新一代煤电试验示范”,其发展路径是探索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相适应的新一代煤电。其主线任务是,推动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快速爬坡等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应用零碳或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技术。而在机制保障方面,合理的政策、市场机制则最为重要。“推动新一代煤电标准建设”,关键之一是碳核算,要针对新一代煤电技术路线,开展煤电降碳效果核算标准制定。同时,要对“大火规”修编,重点完善新一代煤电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标准体系。先进指标上,先行研究制定文件予以规范,后续在标准修编中明确。
刘吉臻表示,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相适应的新一代煤电发展路径需要:灵活发电、高效发电、低碳发电、智能发电。实现这些,需要提升新一代煤电发电技术,如灵活锅炉、灵活汽轮发电机组、燃煤耦合储能系统以及辅助系统。刘吉臻表示,“考虑这些情况,目前在廊坊做了‘350MW超临界灵活燃煤发电示范机组’,明年这台机组将投产发电。”
【责任编辑:肖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