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地处黑龙江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萧红的故乡,素有“江省邹鲁”之美誉。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辖3乡6镇10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2229平方公里,2014年末户籍总人口631553人,比上年增加189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7737人。2015年,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617603人,比上年减少13950人。其中城镇人口147034人,农村人口470569人。2016年,年末户籍总人口619388人,比上年增加1785人。其中城镇人口150717人,乡村人口468671人。2017年,年末户籍总人口607869人。其中城镇人口127376人,乡村人口480493人。2018年,年末户籍总人口5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8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1.8%。在全区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2.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0.2%。全区出生人口2558人,出生率4.3‰,死亡人口2327人,死亡率3.9‰。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2019年,年末户籍总人口527705人。其中城镇人口105705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0%。在全区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5768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1.9%。全区出生人口1972人,出生率3.7‰,死亡人口1768人,死亡率3.4‰。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2020年末户籍总人口522067人。其中:城镇人口204623人,乡村人口317444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2%。2021年末户籍总人口516607人。其中:城镇人口201596人,乡村人口315011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2022年末户籍总人口512507人。其中,城镇人口199486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8.9%。2023年,年末户籍总人口508648人。其中,城镇人口197397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8.8%。
人文历史厚重。新石器时代早期呼兰就有了人类活动,到了辽金时代,诞生了胡拉温屯这个最早见于史书的村落。清雍正十二年(1734)始设呼兰城,是黑龙江最早开发的五城(齐齐哈尔、黑河、墨尔根、布特哈、呼兰)之一。蜚声中外的萧红故居,东方巴黎圣母院之称的天主教堂,清新别致的四望亭,亚洲之最的百年仙人掌,文庙、三光庵、清真寺等宗教建筑,赋予呼兰深厚的人文底蕴,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区位条件优越。扼守哈尔滨北大门,是省城、市府北向交通要冲,处于全省“八大经济区”战略格局的重要极点,是全市实施“一江居中、两岸繁荣”战略的重点区域,地处东北亚经济合作圈,南向辐射吉林、辽宁及内地省份,北向辐射龙江腹地及东北亚,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汇之地。滨北、滨洲两条铁路境内通过,哈黑、哈大、哈绥等5条国省级公路贯穿全境,城市内环直接连通太平国际机场,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交通网络,成为连接黑龙江北部及俄罗斯、东北亚的重要通道。
生态资源富集。境内“一江四河”(松花江、呼兰河、泥河、少陵河、漂河)纵横交错,拥有66公里的江岸线,70公里的呼兰河流长,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大江河、大森林、大湿地的特有景观和天然的滨水生态,为发展生态宜居、休闲旅游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经济发展强劲。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304.7亿元,增长6.3%;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9.13%;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56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7亿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29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801元,增长12.6%。2015年,呼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3亿元,比上年增长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075元。全区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3681元,从业人员41436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65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6元,增长14.6%。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4.8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752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0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7.5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7.3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为20.3:39.9:39.8。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0%:44.0%:33.0%。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4.6亿元,比上年增长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156元,比上年增6.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7.9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为19.7:37.1:43.2。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3%:23.8%:56.9%。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9亿元,比上年下降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亿元,同比下降1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1亿元,同比增长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8亿元,同比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8:15.5:47.7,调整为28.9:16.5:54.6。201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比上年下降4.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8亿元,比上年下降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3亿元,比上年下降5.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2:14.5:49.3,调整为36.8:14.9:48.3。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7亿元,比上年下降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2.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7亿元,比上年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8:14.9:48.3,调整为36.8:14.7:48.5。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6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6亿元,比上年下降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8亿元,比上年增长4.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8:14.7:48.5,调整为36.2:15.0:48.8。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8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2:15:48.8调整为36.6:15.5:47.9。202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5亿元,比上年下降1.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6亿元,比上年增长2.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6:15.5:47.9调整为34.8:16.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