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的水利都做得相当好,太湖入海有很多通道,还有专门的防洪通道,万一需要的时候可以从防洪通道放水。
苏北的水利也不错。
安徽的淮河流域的水利做得很一般,所以洪水灾害比较多。
江苏每年给安徽都拨款,用途是泄洪,所以什么狗屁江苏水利工程做的好,我完全听不懂,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归国家统一管,水利工程都是专项资金。
我也来吹一波
江苏对水利的投资很大,有他的优点
安徽不修水利,也有他的好处
大家开车,或者坐火车经过江苏和安徽的交界处,都会发现,这是2个世界
江苏的水利设施修建得很好,到处是堤坝,堤坝里面是良田,良田里面庄稼长得非常好。
堤坝的高度是平常水位的三米以上,修了好多大型的水泵站,发洪水只要排入主河道,主河道再排入长江。
可以说自91年大洪水以后,江苏就消灭了洪涝灾害了。
这样的地方,自然是大水淹不倒,庄稼年年丰收。
安徽看不到像样的水利设施,每次发洪水都必被淹。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受了灾,自然当年的钱粮大部分都可以免了,还可以申请救灾款,这样对本地百姓的实际好处,要比江苏好的多。
江苏无灾情,必然没有借口去减免税收,反而要多交税和捐款给灾区。
这样江苏老百姓实际上是比受灾损失更大,一亩田最多赚200块,而安徽每次的救灾款,每亩是多少钱呢?
而这些钱都是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山东这几个盈利的省份的承担的。
上游河道窄,溃堤风险更大。江苏 上海都下游甚至入海口了,还泄什么洪。江苏上海基本不太需要,只静静地等着洪峰过去就好了。
再有个次要因素就是,淹一片农田总比把南京 上海淹了损失小得多吧。
这里不能地域黑,自武汉以下都有泄洪区。安徽的安庆、芜湖、马鞍山会淹吗?显然不会。
泄洪区,一般是圩。圩内,平时可以种庄稼,长江发水时可以泄洪。江苏境内也有圩。
不管安徽的圩,还是江苏的圩,都是保城市的。因为,城市人口密集嘛。城市的基础设施给洪水毁了,代价也忒大了吧。
破圩,一般从上往下,梯次破圩。
此次,江西先破圩,是因为长江洪峰外加鄱阳湖的大水,超历史水文记录了。
如果轮到江苏要破圩,防洪形势就特别严重了。
展开全部
我们先看一下江苏与安微的位置关系:(地理纵横制图)
上图中有以下几个地理要素把江苏与安徽联系起来,一是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东西穿过安徽,于江苏注入黄海,二是安徽与江苏交界处有两个湖泊,分别是洪泽湖与高邮湖。因此江苏与安微处于淮河的上下游,安徽在上,江苏在下,两省以湖泊为交界。从水文要素来说,两省是一条河流和两处湖泊的关系。
淮河的很多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和桐柏山的北侧,具有山区河道特征,并且比较特殊,淮河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上游长360公里落差174米,中游长490公里落差16米,下游长150公里落差6米,这样的落差主要集中在安徽上游河段,由于山区河道流域范围狭窄,落差又大,流速快,水流急,泥沙含量又高,河流汇集到安徽省区后地势减缓,垂直落差锐减,流速减慢,泄洪不畅,导致洪水灾害,历史上王家坝水灾非常严重,为此象长江荆州一样,修建了分洪区。 如下图
通过上面两张图看出,淮河上游河段水系特征决定了洪水灾害在安徽省,加之淮河水系发育呈扇状水系特征,洪峰容易叠加,上游水库受到威胁时,就要开始泄洪,所以安徽成了泄洪对象,安徽只能默默承受。
而江苏却不同,淮河到了下游,水流速变慢,河道展开,又遇到了洪泽湖与高邮湖,经过它们的缓冲和扩容水势慢慢缓和下来,洪峰量也降低了很多,所以这里洪水灾害也就去了存在条件。
为什么江苏省地势低,洪水灾害还少呢?
我们看上图:洪水进入了洪泽湖后,洪泽湖派发,一支向南注入高邮湖,之后汇入长江,大约占70%的水量。另一支从洪泽湖进入我们人工开挖的苏北灌溉总渠,汇入黄海。如果你再仔细看看上图,江苏人民真是勤劳,发扬了愚公移山精神,开挖了多条纬向水渠,一条条,一道道非常多,这些水渠虽然比不上大江大河河道,但洪水来时,可起到了引导洪水汇入大海作用。因此从安徽下来的洪水到了江苏以后,不断分流,尽管位置低,却没有了洪水灾害。
此外还有地形问题,一般来说盆地地形容易出现极端洪水灾害,近期的安徽歙县、鄱阳湖、洞庭湖就是如此,而江苏洪水来了不是汇集而是分散,这样江苏也化解了洪水灾害。
江苏长年处于海拔较低的位置 ,防涝是生存之本、立足之地,所以洪水来了,平时准备工作做得不错,常抓不懈,洪水来了有预案,这也是洪灾少的原因。
安徽没什么好办法,与江苏相比天生就是洪灾多。不要有什么怨气,也不要说牺牲安徽换得了江苏人民的幸福,洪水灾害是由河流发育和地形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