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讲到明末清初的时候,最难忘“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的血腥。然而,燃着火、喊着杀、淋着血、漂着腥的悲壮场景,在教科书上,往往被朝代争斗、阶级冲突、外族入侵这样抽象的表述以及一些笼统的数据所掩盖,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
满族人从东北一路征战,大半个中国都已征服,为什么偏偏在嘉定举起屠刀,还用得着前后多次?嘉定人,又是怎样一群不要命的刚烈汉子、麻辣娘子?了解“嘉定三屠”的经过才有答案。
大屠杀的缘起
1644年,大清王朝建立。清朝虽然由满人建立,但这个民族并不是井底之蛙,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目标是直取全中国,而不是偏安一隅。当时,八旗大军催枯拉朽、势不可挡。
1645年上半年,江南大部分地区平定。江山易主,恐惧于“扬州十日”的滥杀屠城、眼看着南明弘光王朝的内讧争斗和八旗铁蹄的不可阻挡,江南的一些明朝旧官有的放弃抵抗、有的缴械投降、有的“转变观念”卖身求荣,有的甚至献上坏点子、馊主意,希望以此与新王朝拉近关系获得利益。
嘉定人其实并不是不怕死不要命的蛮人武夫,清军到来后,嘉定城也曾张灯结彩,市民对清军“出城迎之”,甚至有的人家门前还贴着“大清顺民”字样。
而正在这时,清王朝急不可耐地推行了“削发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你压迫了我的身体,但绝不可以侮辱我的人格!以孔孟伦理为原则的汉族人无法接受“削发令”。
正是这道“留发不留头”的“削发令”,引起了反弹,让本已经平静的江南掀起了新的一波风浪。
数次屠城过程
江南各地相继发生骚乱,一批读书人酝酿抗清,负责嘉定一带的是南明王朝的吴淞总兵吴志葵,他率手下的兵赶走新政府派来的县令,占据了城市。进士出身、做过浙江参政(副省级)的侯峒曾(时年54岁),联络黄淳耀(时年40岁)黄渊耀兄弟,主持城防、反抗清朝。
嘉定起事,惊动了新的王朝。清军兵临嘉定城下。
但进攻嘉定城的并不是满人,而是明朝降将李成栋。
当时,李成栋部已越过嘉定,正前往崇明岛追剿反清的残余势力,七月初一到初四,李成栋部5000人从吴淞回兵嘉定,开始了第一屠。
嘉定城内号称有十几万人,但全是平民百姓,毫无战斗力,而李成栋部则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官军以骑兵冲击、以大炮攻城,城墙屡被轰塌,又被城内民众及时用木料和充土布袋堵上。初四,又一截城墙被轰塌,李成栋军蜂拥而入。
《嘉定乙酉纪事》中有描述:兵遇民,就勒索钱物。刚被勒索过,再遇见兵,又被勒索,如此反复。如果钱少了,或者根本拿不出钱,那就3刀砍下。
市民哪来那么多钱财!于是“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
屠杀抢掠持续了一整天,城内数万人遇害。惨相是:“自西关至葛隆镇(约3公里)浮尸满河,舟行无下篙处。”
英雄侯峒曾投河,黄淳耀、黄渊耀自缢。
“屠夫”李成栋则“拘集民船,装载金帛、女子及牛马羊等物三百余船”而去。
几天之后,一位名叫朱瑛的反清“义士”聚集了一些人,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好鸟,他以杀“汉奸”的名义冲到嘉定城里,见到剃了发的百姓就杀。李成栋急令嘉定县令浦嶂率兵杀回嘉定,这是又一次屠杀。
20多天后的8月26日,本已降李成栋的原南明总兵吴之番率部造反,攻入嘉定城。城内民众以为希望来了,纷纷投奔吴军。然而,吴军不过是乌合之众,清兵一反扑便“溃散”,李成栋恼羞成怒,嘉定城遭到再一次血洗,又有数万人被杀。
血泊中的思索
看到这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慨。其实,嘉定人已经用实际行动作出了选择。3次屠城过程中,嘉定城内没有一人投降,令人叹为观止!从此,嘉定留下了忠烈的英名、不屈的气节,而不是“柔弱”的民风。
在国家、民族危难关头,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那种坚决不与满清政府合作的大丈夫气节当然值得褒扬。但对于“嘉定三屠”,我们似乎还有话要说:
这完全是一场同胞对同胞的屠杀!不管是李成栋还是朱瑛,还是吴志番、浦嶂,都是汉人。主子是满人,操屠刀的却都是汉人,这是民族的悲哀!
汉民族历来自称礼仪廉耻之帮。这些杀人魔头,肯定都受过儒家仁义道德的教育。然而,遭遇社会大变动,纲纪不存,没有了约束,人性中的为所欲为、欲念的急剧膨胀,把人立即就变成了魔。礼义廉耻伦理道德统统不起作用,这是儒学的悲哀!
除了刀对刀、矛对矛的死拼打斗,嘉定人是不是还可能有其它的选择?我们知道,斗争既讲策略也讲艺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几个高谈高谈阔论的书生,一批赤手空拳的市民,凭热情和冲动,以血肉之躯对付铁甲刀炮,这是民众的悲哀!
过去的,已成历史。写下这些东西,并不是想把仇恨延续,而是作为一个嘉定人对这块土地上曾经的无辜生命的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