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仓浏河采访,一不小心,你就会踏入上海地界,这里东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与上海宝山、嘉定区接壤。浏河镇上建有上海九院分部,两地居民公交相通,浏河的长江鲜酒楼一半以上客人来自上海。
浏河的乡村,特点也许并不鲜明,但一场发展的布局正悄然展开,通过深入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集体掌控流转土地比例已达95%,创历史新高;形成“四大片区”格局,在集约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上下功夫,着力做大规模、做优品质;临沪地带,农业项目、乡村旅游载体建设正逐步开启。
乘着乡村振兴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风,沿江临沪的浏河,正苦练内功、蓄势发力,努力实现农业规模扩张和提质增效同向发力,高质量建设全域旅游的现代滨江田园城镇。
“一链贯四区”,筑实乡村发展每一寸地基
走进浏河镇桃源生态农场,2600多亩连片农田直通长江边,水稻长势良好,农机库里的现代农机一字排开。这里有4个专业合作社,是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示范点,以及太仓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这么连片规模的农田,本身也是一道风景。”浏河镇农技站副站长黄展飞说。这里还处于太仓长江口旅游度假区,去年还举办了首届稻田龙虾节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
桃源生态农场,只是浏河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浏河镇副镇长钱敏芳介绍,浏河以“一链贯四区”体系建设为定位,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布局块状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内涵和产业附加值。
“一链”是指以浏河古镇老街、天妃宫、梅花草堂、江海文化、美食文化节等历史名人名景名节,结合浏河镇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旅游观光、林果采摘、生态农庄、休闲垂钓等乡村休闲服务项目,打造集农业展示观光科普、乡村风情文化体验及精品特色农业产品消费于一体的农业休闲生态文化服务链。“四区”则是指东部粮食示范区、南部林果特色区、西部精品农旅区和北部种养结合区。
“我们现在主要是打好基础,要夯实每一个区域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发展目标。”钱敏芳说。除土地流转外,目前,浏河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95万亩,占比达65.48%。特色种养业在有序推广,建成稻虾、稻蟹种养基地5个,何桥村与同程旅游共同承办了第二届龙虾垂钓节,助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农文旅也加快融合,七十二家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抓紧实施,“长江口农旅”电商平台知名度日益扩大。
类似的努力,在浏河乡村大地不断闪现。新闸村今年投入1200多万元建设1700亩高标准农田,并在稻蟹、稻虾共作基础上,今年又引进了罗氏沼虾新品种。“我们村集体先试验,然后推广到种田大户,以此来增加农田收益和农民收益。”村主任顾解龙说。
创新“定制村干”,培育农业农村全能型人才
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时而快速前行,时而缓缓转弯,时而临空悬停,一边飞行,一边喷出乳白色水雾。8月底,浏河镇组织各村的农业委培生,在桃源生态农场,集中学习植保无人机的操作。
2016年至今,浏河镇共招录23名农业委培生,平均年龄23岁,大学学历16人,大专学历7人。浏河镇党委坚持以建设“管理型+技术型”双型人才为目标,紧扣“训”“管”“用”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把优秀农业委培生培养成为“定制村干”,打造一支符合时代需要、助推乡村振兴的好队伍。
浏河镇党委组织委员黄莉介绍,该镇制定了“递进培训”和“滴灌培养”的长期培养规划,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新时期农业农村人才。安排农业委培生参加水稻高产创建、作物栽培、农产品销售等各类专业培训,并将其纳入浏河镇青年干部“360°循环培养体系”,选派镇农业技术骨干作为“带班老师”直接挂钩,各村安排经验丰富的农技员对本村“定制村干”进行一对一帮扶传教。
“在农忙期间,要求所有农业委培生必须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磨炼意志、增强经验。”黄莉说。
浏河镇还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综合考量农业委培生的工作实效和群众满意度,为选拔培养“定制村干”打好基础。年底成立镇村两级考核领导小组,从德能勤绩廉多方面对委培生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和年底奖金直接挂钩。各村则结合本村农业特色,提供多样化培养平台,让优秀农业委培生加快成长。如,东仓村农业委培生创新建设“长江口农旅”微信商城,何桥村农业委培生成功试种食用菌松茸,闸北村农业委培生参与合作社管理。
黄莉介绍,该镇探索实施农业委培生能进能出机制,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