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又是一个清明节,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按照民间的习俗,扫墓、踏青、植树、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的开展,让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认祖归宗,更是一个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作为四川成都,最重要的还有一个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从公元978年起,北宋政府正式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迄今已经有1038年的历史。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工程,每年清明节官方都要在都江堰举行放水大典,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在当地人的心中,放水节比春节还要隆重和热闹。每年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节这一天,为纪念李冰治水、为庆祝都江堰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这里都要举行官方倡导民众参与的大型祭祀庆典活动。
我曾经亲眼目睹都江堰的放水仪式:在渠首鱼嘴分水工程处,在惊天动地的鞭炮声中,在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鱼嘴附近,迎着岷江刺骨的雪风,几十个大汉赤膊上阵,跳入激流,轻舒猿臂,手挥钢斧,砍掉杩槎,竹笼和鹅卵石在欢声雷动中顺江而下,江水哗哗,像脱缰的野马,灌溉着川西平原八百多万亩良田,它孕育了古蜀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真是“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公元前256年李冰治理岷江,修筑都江堰工程,彻底根治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历史上,每到冬天枯水季节人们在渠道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维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维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清明节内江灌溉区需水春灌,便在渠道举行隆重仪式,撤销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就是上述的“开水”。
唐朝清明节在岷江岸边举行“春秋设牛戏”,就是最早的“放水节”。公元978年,北宋政府正式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旧时,大典通常由四川高级官员主持,放水节前一天,有关人员先到郫县的望丛祠祭祀望帝、丛帝。放水之日,仪仗队抬着祭品,鼓乐前导,吹吹打打,声势浩大。主祭官率众人出玉垒关至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随后,主祭官朗诵《迎神辞》,众人肃立,唱《纪念歌》,歌毕,献花,献锦、献爵、献食。主祭官读完《祝辞》,与全体祭祀者向李冰塑像三鞠躬,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砍杩槎放水。杩槎是三根木棒的顶端都扎在一起构成的三角架,它和竹签子、捶笆等一起,填石筑堤,可截断流水。主持者一声令下,“咚咚咚”三声礼炮,身强力壮的堰工奋力砍断鱼嘴前阻断内江的杩槎上的绑索,河滩上人群用力拉绳子,杩槎解体倒下,江水顷刻奔涌而出,此时青年人跟着水奔跑,并不断用小石头向水流的最前端打去,称为“打水头”。人们争舀“头水”祭神,认为这样可以“消灾祈福”,求得神灵保佑,以求天下太平,人丁兴旺。这样的习俗在都江堰迄今保留。(文/温志航)
(责编:王鹤瑾、陈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