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桂林服务区坐落于桂林市临桂区桂柳高速公路K1128+500公里处,占地面积达258亩,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提供超过1200个停车位。与多数采用双侧设计的高速服务区有所不同,桂林服务区采用了单侧式设计,通过立交桥巧妙地与对向道路相连。它不仅是广西最大的单侧式服务区,更是广西首个将生态性、全景式、文化体验功能完美融合的服务区。该服务区摒弃了传统服务区常见的封闭、大体量的设计思维,转而以桂林最具特色的桂北民居聚落风格作为整体建筑构思的蓝本。通过这种多样化的空间布局,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日前,记者驾车来到桂林服务区,第一印象便是其“广阔”“好逛”且“人性化”。服务区内设有两个宽敞的广场,它们如同双臂般环抱着充满民族风情的主体建筑。记者观察到,两个广场分别引导桂林和柳州方向的车辆有序进入,两边的人员可以共享服务区的各项设施,但车辆却实现了有效隔离,避免了交叉通行。两个广场的停车区域划分得井井有条,包括大车区、小车区、女性停车区以及可满足12辆汽车同时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区。在各条停车道前,还安装了空闲车位引导屏,实时显示空闲车位数量,有效解决了游客寻找车位的难题。步入室内,一条主道巧妙地将桂林印象、鹿鸣宴、漓水集、桂花巷四大主题区域串联起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商场之中。顾客在去洗手间的同时,也可以顺便“逛逛”,满足美食和购物需求。在购物区域,桂林特产、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在餐饮方面,也摆脱了以往的选择单一模式,不仅增设了涵盖桂林米粉、螺蛳粉、老友粉等广西特色小吃的美食广场,还引入了肯德基、快乐番薯、张鸭子等连锁品牌,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在人性化设施方面,除了母婴室、残疾人车位、无障碍卫生间等标配设施外,桂林服务区还增设了儿童乐园和室外中庭花园,让旅客得以在旅途中放松身心。在卫生间区域,还创新性地设置了潮汐卫生间,在人流量大时可以灵活调整使用,同时,卫生间门口的电子屏幕会实时显示卫生间使用情况,方便游客随时掌握空位信息。此外,该区域还提供24小时共享淋浴设施,充分彰显了其人性化和便利性。
■背景记者从广西交通实业有限公司桂北区域服务区管理中心了解到,桂林服务区作为桂柳改扩建项目的其中一环,是一个全新打造的项目,它的投入运营从根源上解决了原桂林服务区存在的面积狭小、功能不完善、设计不合理、停车位紧张及充电桩数量匮乏等问题。此外,桂林服务区坐落于广西南北交通的中轴线上,与桂林、柳州、南宁等核心城市紧密相连,且与桂林著名的漓江、阳朔、龙脊梯田和灵渠等景区共同构建了一个一小时车程内的便捷旅游圈,充分彰显了“交通+文化+旅游+体验+商业”的深度融合理念,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休憩需求,还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消费模式向主题式、体验式文旅消费的转型升级,使桂林服务区跃升为游客集散的重要枢纽。未来,广西交通实业公司将继续着力提升服务区服务品质,高质量推进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主题服务区的建设工作,创新“服务区+”模式,以加速服务区的转型升级。下转03版
有个性 有颜值 有文化蜕变升级的桂柳高速桂林服务区圈粉八方游客 上接02版■亮点除了人性化和商业方面的出色表现,桂林服务区精心打造的景观以及非遗文化的展示同样是不可错过的亮点。在桂林广场四周,花草树木打造的园林景观随处可见,在通往桂林方向的出入口,融入山水园林小景中的桂林诗词石碑,成为了游客们抵达桂林后争相拍照打卡的第一站。继续深入探索,只见大道深处小桥流水,头顶的非遗蜡染天幕更是为服务区内增添了浓厚的民族风情。蜡染天幕之下,“醉美漓江”打卡点以“迷你漓江”作为流水景观,背景画卷则取材于二十元人民币上的桂林山水图案。在阳光映照下,画卷倒映在水中,其间点缀着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加之漓江竹筏等实景模型与远处的漓江渔翁铜像,共同构成了一幅微缩的桂林山水画卷。置身于这幅美丽画卷中的游客们,仿佛穿越到了真实的漓江之畔,纷纷驻足欣赏,竞相拍照留念。在极具桂林特色的非遗项目体验馆里,桂林根雕、桂林圆竹剖丝团扇制作技艺、桂林石画、蜡染文创产品等每一项技艺的展示,都仿佛为游客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让不少途经桂林的游客,无需进入市区就能踏上一段探索桂林深厚文化底蕴的旅程。■点赞“我从哈尔滨一路自驾往北海跑,每到个服务区,就直接在停车场支起帐篷,将就一晚。昨天开到桂林服务区的时候,我们一致决定就在这歇脚了。一路走来,大小服务区也见了不少,但桂林服务区,那绝对是顶级的!吃的选择多样,便利店也和市区同价,文化氛围也营造得很好,最关键的是,这儿还有淋浴间,可以痛痛快快洗个澡,我得给桂林服务区一个大大的赞!”来自哈尔滨的游客陈先生分享道。“因为工作的关系,这几年来我每个星期都得在全州和南宁之间跑来跑去,桂柳高速的变化我可是亲眼看着它一点点发生的,扩建之后路宽多了,开起来舒服多了。特别是新建的桂林服务区,真是让我很惊叹。每次来都能听到好多游客夸,我打心眼里为家乡骄傲。”家住全州的唐先生感慨地说。“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份美丽。桂林除了山水之美,没想到高速服务区也能如此惊艳。这是我所见过最美的高速服务区了。”“跑了半个中国,我认为这个服务区全国可以排进前十!”众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这个被誉为“神仙服务区”的地方,引来无数网友的点赞和热议。记者刘琪 文/摄
漓江畔发现新物种引发关注听科研人员讲讲发现阳朔风筝果的故事 近日,漓江流域发现全新物种——阳朔风筝果的消息引发大众关注。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了解到,该物种是研究所“中国西南—中南半岛喀斯特植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在开展漓江沿岸特有植物种群动态与现状调研时发现的,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科学期刊《生态学与进化》(Ecology and Evolution)上。据了解,阳朔风筝果目前仅发现分布在漓江畔海拔约120米处的喀斯特石山上,数量极为稀少,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等级划分标准,该物种为极危物种。阳朔风筝果是如何被发现的,它又有怎样的独特性状?记者采访了科研人员,带大家了解发现新物种背后的故事。惊喜发现:只因在树林中多看了一眼“大部分的新发现都源自意外。”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谭珂是阳朔风筝果的发现者之一,他向记者讲述了这段经历,“2023年4月,我们团队到漓江流域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了这一新植物。”谭珂说,他是研究所“中国西南—中南半岛喀斯特植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的一员。那时,团队正在开展漓江沿岸特有植物种群动态与现状调研,恰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来到桂林拍摄纪录片《漓江》,于是两批人结伴一同探访漓江。“一方面是在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专业知识保障,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对之前发现的一些珍稀植物群落进行回访。”故事正发生在这次回访当中。在团队沿着漓江来到阳朔福利镇的一处山崖边时,研究人员走入一处小树林开始对当地植物进行采样观测。当谭珂和同事们站在林中检查身边的植物时,一株开花的灌木丛忽然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株小树上开着成簇的粉红小花,在一片绿色之中十分显眼。谭珂走近观察,发现它的花瓣近似圆形并且有锯齿状缘毛,在形态上与此前已经发现的多花风筝果十分类似。本来觉得已经知晓该植物身份准备离开时,谭珂又看了看它的果实和叶片。这一看让他惊奇不已——这株风筝果的叶片和果实形态都与现有资料记载不同。“多亏我们一行人被它的花朵所吸引,在树林里多看了它一眼,这才发现了这个新物种。”谭珂说,刚开始大家对发现新物种还存有疑虑,于是便采集样本回去做进一步验证,越来越多性状差异被找出之后,他们逐渐有了把握。2023年下半年,他和同事又在不同的季节数次返回这片树林进一步观测,最终完整掌握了新物种的生物特征,并形成论文发表于科学期刊《生态学与进化》上。“经过形态比对和分子系统学分析,我们最终确认这是此前文献从未记录的风筝果属新物种。因为它的模式产地在桂林市阳朔县,所以我们最终将其命名为阳朔风筝果。”
分析比对:系数量极为稀少的极危物种那么,阳朔风筝果到底是什么样子?谭珂给记者上了一堂简单的科学课。谭珂说,风筝果之所以获得这个名号,要归功于它的果实长有三只叶片状的“小翅膀”,这些“翅膀”会带着果实像风筝一样随风飞翔。“这种果实一般被称为翅果。在下落的过程中,‘小翅膀’会像螺旋桨一样带动着果实不断旋转,飘落到更远的地方。”与资料已经记载的风筝果不同,阳朔风筝果的开花期为4月,结果期为4月至5月,它们的芽、叶及果实等部位有着明显区别。首先是植株嫩芽,风筝果长有淡黄褐色或银灰色的绒毛,而阳朔风筝果则是锈色的长直绢毛。其次是植株的叶片,风筝果叶片是长椭圆形,而阳朔风筝果叶片呈现卵形。最后两者翅果的“小翅膀”,风筝果长着的是1至1.4厘米宽的椭圆“翅膀”,而阳朔风筝果的“翅膀”呈现锥形,一端宽而另一端尖,最宽的部位也只有0.6至0.7厘米。谭珂告诉记者,由于阳朔风筝果仅发现分布在漓江畔海拔约120米的喀斯特石山上,数量极为稀少,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等级划分标准,该物种为极危物种。
深入研究:继续挖掘漓江这个生态宝库“阳朔风筝果的发现不仅充实了漓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也丰富了我国植物资源宝库。”谭珂说,植物是反映地区生态特性的“风向标”,当地的气候、昆虫种类、降水量等环境因素都会在植物性状上有所体现。即便是很微小的不同,也是帮助研究地域生态特性的宝贵数据。“比如风筝果花蕊的间距这个性状,在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发现的风筝果花蕊距离为2至4毫米,在贵州及云南东南部就增大到10至12毫米。通过这个差异能侧面推断各地负责授粉的昆虫种类和大小。”研究所一科研人员告诉记者,阳朔风筝果的性状数据是研究漓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宝贵财富,对科研人员研究桂林的喀斯特地貌下植物演化和生态适应有重要意义。并且,他们相信漓江的生态资源潜力还不止于此。随着近年来漓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漓江逐渐成为科研人员心中数一数二的生态宝库,他们有信心在桂林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