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模式
近日,山东省委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在《山东宣传工作》(第20期)专门提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青峰模式”,在全省进行宣传学习。
青岛市城阳区青峰社区不大,只有居民69户、266人,但家家住别墅,户户挂国旗,处处见家训,人人求上进,文化氛围、文明气息扑面而来,青峰社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路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青峰模式"。省委宣传部研究室先后两次深入社区蹲点,就其做法进行了总结。
1
1
1
以文兴业
打好乡村发展“文化牌”
过去的青峰社区是一个贫困小山村,耕地面积少,但自然资源禀赋好, 村内山上发现了近似一代伟人毛主席的天然雕像。如何利用好资源优势,挖掘好红色基因,真正把“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是这个山村面临的发展课题。近年来青峰社区以发现毛泽东天然雕像为契机,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将村内的山更名为“毛公山",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开发建设毛公山景区,打造3A级红色旅游胜地,全年客流量达80余万人。巨大的客流量,一方面拓展了村民营收渠道,部分居民在社区从事农家宴、旅游纪念品和当地农产品销售等文化产品经营,户年均增收超过3万元以上。
毛泽东天然雕像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另一方面,拉长了文化旅游产业链,配套毛公山景区建设了停车场,每年收费达50多万元;统一运作出租景区中的经营摊位、社区共建商业网点,年收入达100余万元;催生了民宿产业发展,规划了和毛公山景区旅游业发展配套的院落设计,最大限度地留住了游客。配合红色旅游,社区做大做强乡村旅游,把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做足“休闲+观光+采摘"文章,通过土地流转,建设了两个农业观光产业园,发展绿色休闲采摘,小山村变身了 “金凤凰",2018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7万元。文化旅游让社区群众走上了小康之路,如今的青峰社区,家家住上了别墅,人人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一名70多岁的老人动情地说,“多亏了党的政策好,感谢党,要不然我们这一把年纪了,怎么能住上这样 (好)的房子"。
毛公山生态农场
青峰社区旧貌换新颜
1
2
1
以文铸魂
坚定思想引领“主心骨"
身处毛公山, 青峰人都有一种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和追求。青峰社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充分挖掘毛公山文化资源,坚持塑形和铸魂相 结合,强化红色基因引领,社区向心力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熏陶是青峰社区培根铸魂的鲜明特点,社区坚持每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家家户户自发悬挂国旗。建设红色文化陈列馆,修建毛公山“革命道路"登山路径,设置记载毛主席一生丰功伟绩的文化长廊,开展毛主席诞辰纪念日活动,建设了清风馆,全面展示毛主席思想和东汉童恢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阵地建设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坚定了社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纪念毛主席诞辰125周年活动
清风馆
“革命道路"登山路径
注重用家风传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从家风建设入手,在全社区开展“传家训"“正家风"活动,创新制定符合各家实际的家规家训,社区统一制作对联式牌匾悬挂在家门口。社区居民告诉我们,“家训影响是很长远的,孩子们外出在外,一想起自己门口悬挂的家训,行为自然就会有约束"。
收集家训
家家门前挂家训
青峰社区还成立了青岛市首家社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接地气、入民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区落地生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红色基因引领下,整个社区无一邪教存在,没有一名群众信教,“主心骨"越来越坚定。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揭牌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文明实践讲堂
1
3
1
以文化俗
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
山区村民有着勤劳孝顺、善良朴实的优良传统,但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如何在新时代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尚,成为摆在青峰人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青峰社区广泛弘扬孝老文化,配套建设70平米老年公寓18套,供70岁以上老人直接免费居住,并发放老年津贴。制定《青峰社区敬老公约》, 从探望老人、子女义务、惩戒举措等方面对孝老敬老作出了明确规定。
青峰社区的老年公寓
定期为老年人开展义诊活动
开展“阳光家庭"“长寿老人"“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建成四德榜、社区寿星榜、山墙文化等载体,利用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拉家常"“议家事"等活动,引领了社区崇德向善、孝老爱老的文明乡风。在外打工的杨老师告诉我们,“一个老人就是家里的一棵摇钱树, 老人好了,孩子们才会好生活条件好了,但讲排场、攀比风、人情债等陈规陋习在农村仍然盛行,青峰社区把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红白理事会,划出标准红线,红白喜事不管有钱没钱,标准都一样,刹住了大操大办之风。清明节发出文明祭祀倡议,村委会集体购买鲜花发放每家每户,倡导居民不上香、不烧纸,改用鲜花祭祀。
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
开展“拉家常"“议家事"等活动
青峰社区改造后,家家户户抓上了新别墅楼房,如何帮助村民改变以前农村生活陋习,培育良好卫生习惯,村委会也费了很多心思。社区建立了村规民约,对每户门前整体绿化、庭院整洁摆放、庭院内部植物种植、垃圾投放点等提出明确要求,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活动,让村民逐步养成了现代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现在的社区街道干净整洁,庭院卫生温馨,村民们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
庭院前摆放整洁,绿意盎然
社区街道干净整洁
1
4
1
以文惠民
创造现代文明“新生活”
文化让青峰社区群众住上了别墅,也过上了现代文明新生活。村委会建设了社区文化健身广场,增加了健身活动器材,为村民们提供了茶余饭后的好去处。“这个文化广场很大,周边村的村民们晚上都来我们这儿跳舞、纳凉,大伙儿都可滋儿了", 村委会一成员告诉我们。村民们自发创作了社区文化歌曲 《毛公山,红色的山》,每天早晨和下午在社区户外喇叭循环播放,红色文化每天都萦绕心间。挖掘了乡土文化人才,成立了社区舞蹈队,不定期自编自演丰富多彩的舞蹈节目,其中扇子舞《家风代代传》,把青峰社区的家规家训家风变成舞剧摆上舞台,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社区文化健身广场
社区舞蹈队自创扇子舞
城阳区还购买了公共文化服务文艺演出,每年为社区配送600余场惠民演出,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除了文化活动,社区还为村民提供了各项生活服务优惠。比如,在社区孩子上学专门配送接送班车;协调银行提供贷款优惠,顺利帮助社区60周岁以上居民实现了农村社保转城市社保,现在一大批居民开始领取退休金,老年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利用村集体收入聘请社区保洁绿化护卫队,全体社区居民全部免除物业费,让老百姓获得真金白银的“实惠"。青峰社区居民告诉我们, “以前在城阳打工的,都已经在城阳市区购买了商品房,现在都搬回来住了,为啥,生活品质不一样啊"。
青岛市“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在青峰社区举办
青峰社区乡村文化振兴,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还有家风乡风民风和群众的精神面貌、文化生活,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乡村文化振兴要义是培根铸魂
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培根铸魂工程,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乡村实际,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华和传统美德,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青峰社区就是用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让文化在创新发展中焕发了勃勃生机,起到了凝魂聚气、淳化民风、春风化雨的作用。
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一个好班子
党员领导班子是乡村文化振兴强大的政治保障和战斗堡垒。班子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文化振兴才会蹄疾步稳。青峰社区由在外经营生意的“能人"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社区两委班子“说了算、 定了干、带头干",19名社区党员干部自觉“亮身份正 是“一线先锋队"的模范带头,才绘就了乡村文化振兴美好蓝图。
乡村文化振兴与群众利益紧密相联
广大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必须把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作为最大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文化与群众利益相关联,才能提高文化在创新发展中的约束力。青峰社区正是秉承了群众意愿,既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给农民带来实惠,又用村规民约对群众利益作出约束,提高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效性。
乡村文化振兴要做好因地制宜文章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文化传承、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差异,不同村居各具特色。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统筹考虑村居发展历史、经济基础和文化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实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