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1990年代的后半期,心中琢磨什么时候往云冈石窟与北岳恒山走一遭,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怎么推广使用,一本旅游书籍上说,去了云冈石窟与北岳恒山,还可以顺便去附近的应县木塔。当时我心中颇不以为然,觉得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去当时较偏僻的应县,就为看一座辽代木塔,很不值得。甚至认为,辽代的木塔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唐代的,更不可能是汉代的。自从2014年第一次去了山西,开始对山西省的古建筑有所了解,方才对应县木塔重视起来,并庆幸那一次只去了平遥与五台山,没有去大同与北岳,正好把它们留着跟应县木塔组成一条晋北黄金线路。 这一次来到大同地区,特意留了一个白天的时间给属于朔州市的应县,以期好好观赏木塔。除此之外,建于金代的净土寺大雄宝殿也值得一观,特别是殿内的金代藻井。
大同到应县约80公里,在新南客运站发车。酒店旁边便有28路车可到,7:40左右就开始等车了,快20分钟都没有车,估计是上班高峰期被堵在路上了,只好选择打车。没想到打车也不顺利,整个魏都大道堵得一塌糊涂,花了20多分钟才到新南客运站。 经过大同汽车站的时候,由于车堵着不动,正好把卡片机伸出去拍几张。这是下客区:
停车区:
汽车站与体育馆是用同一栋楼的:
大同博物馆那边有一个新的体育馆,这个估计是已经弃用的旧体育馆,正好拿来给汽车站用。不过,作为一个市的总汽车站,弄成这个样子,过于寒碜了。 新南客运站:
它比大同汽车站反而更像样一些,在路的东边。
这个汽车时刻表很不具体,比如大同到应县,只说了7:40-19:00,但没说隔多久一班,更加没有具体的每班车发车时刻。我们8:20到的,只买到了9:20的票,还得坐等一小时。 上图显示,大同-五台山的车也是在这个站发车的。 平时买票的人不多:
大同到应县的票价为30元,到浑源是13元,二者距离差不多,应县还要稍近一些。然而票价的反差如此之大,真不知物价部门或交通部门是如何定价的。“海风小舟”对此的质疑不无道理。 候车室的座位不算多:
幸好等车的人也不多。 这个站跟重庆地区的某些汽车站一样,也无广播提示,全靠自己看时间,然后自动从检票口出去。不过候车室内有小荧屏显示班车的状态。检票口有个工作人员值守。 大约九点钟,我们通过检票口,想先上车坐着。全靠自己找车:
这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先上车了,司机还没来,车里没空调,车上还不算热。后来有一个穿着最老式的草绿色旧军装老头上来,逐个向乘客要钱。第一次我给了,后来又上来一个,我就置之不理了。这管理真够乱的。 超时5分钟才发车。应县在大同正南略偏东的方向,司机出站后却先向北,后向西,在南郊区与矿区绕拉了几批客人,才拐上正途,用了一小时四十分钟才到达应县。途中经过了怀仁县的城区,感觉还挺像样,比浑源发达多了。 11:00到达应县汽车站:
应县汽车站外边有较多的出租车与大批乱七八糟的公交车。根据这个到达时间,我决定先去净土寺,估计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看完,之后便可以吃午饭。吃饱后再慢慢搞定木塔。 净土寺所处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在路边招了一辆出租车,到净土寺要10元。其实如果还还价,说不定可以弄到五六块。不过当时懒得费脑筋了,直接前往。距离约3.5公里,几分钟就到了。
早上大同的天非常蓝,经过一上午的折腾,到应县时天已经变灰了。
应县的东西向主干道是新建西路与东路。如果是步行前往的话,从与新建东街垂直相交的南街往北走:
在上图街道的终点向右转,可以看到一条破烂的北街:
往前走两三百米,可以看到下图中部的蓝色围栏:
(上面这些街道图,是从净土寺出来后补拍的) 从围栏中间穿过去,便是净土寺的大院:
离主干道也就500米左右的样子,街区就得如此荒凉,与浑源差不多。 这个门口离木塔不远,转头就可以回望到:
往前走几步,净土寺就座落在这块荒地之中:
只剩下一座大雄宝殿,被乱七八糟的临时建筑包围着:
在这块荒地也可以看到木塔:
这座大雄宝殿是金代建筑,2006年入选了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居然开着门:
檐角的脊兽:
斗拱周围有精美的图案:
窗子的花纹也五花八门:
中间这块也挺花:
西边与东边完全对称:
西边的檐角也是一样,并不算多么花哨:
净土寺大殿最有看头的是室内顶上的藻井,然而照例不许拍照,而且工作人员看得很紧。这一点,在“统筹兼顾”兄的游记里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早就想好了对策。出发前与老袁讨论偷拍的窍门,老袁的意见中有一条是趁工作人员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先拍几张。这一条正好在此处派上用场。 当我在殿前到处拍照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提前进入殿中,准备监控。另一个工作人员正远远地蹲着吃面,大声提醒殿中的工作人员:“未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不能在殿里拍照。”我假装听不懂山西话,暗中却做着准备。先走到殿门口,目测了殿门到藻井的距离,然后转身以门口的树为参照物,量出相同的距离,调好了焦距,再把光圈和ISO值设好。回身走到殿门口,抬头就是两张。等殿内的工作人员出声制止时,我已经得手了。 藻井的中部:
右部:
不让拍,但是可以看。我认真观察了好几分钟,这藻井分成左中右三路,每一路又有前中后三块,也就是说,它是一个3×3的正方形。只不过每一路中间那块相对更大,而且四周围绕着宫殿模型。这九块藻井中,每一块的中心都是“二龙戏珠”的图案,每组龙的形状并不重复。 出得殿门,顺时针绕殿一周。西边外墙的檐下,每一格都画着各种龙的图案:
殿后的檐角上有小人:
其实它四个檐角都各有一个小人。 大雄宝殿后有一个念佛堂:
显然是临时建筑。 东侧檐下也有一系列龙的图案:
大殿西边有一个胡乱建起来的次要殿堂:
似乎准备做法事。
似乎准备做法事。 我们出来后不久,大殿的门就关上了:
净土寺果然只用了半小时,出来时是11:40,正好步行10分钟到新建东路这条大街上吃午饭。这条大街还比较像样:
这个时候,天空中全是灰色的云层,看不到一点蓝天。不过,太阳却可以穿透云层,地面上有清楚的人影,说明天空中的云比较薄。正好借午餐拖点时间,希望去木塔的时候,云层可以散去,露出蓝天。前些天在大同与浑源都获得了满意的晴天,不想错过应县,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直接从净土寺步行到木塔,是比较近的,大约700米。
应县木塔即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距大同市区近80公里。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应县木塔全塔上下除砖石塔基和铁制塔刹外,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有一根铁钉,数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固定在一起。木塔屹立近千年而不倒,其结构之固堪称一绝。 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五层,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总高67.13米,底层直径30米。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动。塔内明层都有塑像,头层释迦佛高大肃穆,内槽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色彩鲜艳。二层有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从排列。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近年来在整修塑像时,发现一批辽代写经、刻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为进一步研究辽代文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应县古称应州,始建于五代后唐,辽、金、元时期是雁门关外的一处重要都会。建立之初,因州人李嗣源做了后唐的皇帝,故在应州置彰国军节度使,州领金城、浑源、河阴三县。后晋天福年间,割给契丹。因处于宋辽边境的最前沿,故辽对其十分重视,仍设彰国军节度使。其后,辽在大同设置五京中的西京,应州隶属西京。 (应州是幽云十六州之一,其南面的代州与五台山都是北宋领土,可见边关地位的重要性) 公元11世纪初,应州人郭氏,被立为北宋仁宗皇后。几乎是同一时间,又有应州人萧氏被立为辽兴宗的皇后。在同一时期、互相对峙的两个国家的“第一夫人”出于同一地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宋仁宗皇后郭氏,因身在“异国他乡”,对应州的建树谈不上,辽兴宗皇后对家乡的贡献却十分巨大,因其崇尚信奉佛教,“建宝塔而创精兰百千处”。而应县木塔的建造,据考证,就与这位辽兴宗皇后、道宗时期的皇太后出生在应县,有极大的关系。
12点半左右来到新建东路上的辽代文化街入口,这时候远方的天空慢慢地变蓝了:
从这个牌坊还要走300多米才能到木塔。
走近了才发现街口有座牌坊:
距佛宫寺山门外107米处,有1863年(清同治二年)重修的四柱木牌坊一座。牌坊正面匾题“浮图宝刹”,背面题“千仞玲珑”。字体超凡脱俗,入木三分。因年久失修,牌坊歪斜,岌岌可危。1999年,对其进行了扶正维修,并将其整体吊移在新筑的台阶上。牌坊由原来的位置向北移5.2米,向西移4.7米,提高0.76米。移位后,与新建的辽代街牌坊、佛宫寺山门及木塔同处一条中轴线上。 牌坊三楼四柱悬山顶,原匾额有记载清同治二年曾重修牌坊。因匾额破损,上世纪七十年代维修木塔时又拓字重刻。匾额长2米,宽0.50米,蓝框白底黑字,行书。落款“丁未三韩登荣题”。据清雍正《应州志》载,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年,时任应州知州为傅登荣。 牌坊左边的房子便是售票处,门票由原来的60元降为50元。另外还出售佛牙舍利的门票,每人100元。这个就算了吧。除了法门寺地宫的佛指骨舍利之外,我认为其余号称佛祖舍利的,如北京西山八大处的、云居寺的和眼前这里的,都有可疑之处。 以前有个木塔网站:@***,不过现在已经打不开了。有关的介绍的文字,都引用自《释迦塔志》第三卷。
木塔明显已经有些歪了:
佛宫寺的天王殿用作了检票口:
佛宫寺山门建筑雄伟,门前蹲着一对大铁狮,铸于1594年(明万历二十二年)。铁狮颈系响铃,胸挂穗缨,毛发卷曲,双目圆睁,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以上是方志的介绍。然而实地一看,铁狮变成了石狮,铁狮不知被移到哪里去了。 1998年初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址上复建山门,8月兴工,次年6月竣工。山门南面正中悬蓝地金字匾额一方,长3米,宽1.05米。行书“佛宫寺”,无上款,下款署书“赵朴初”。 山门与天王殿建在一起。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内有弥勒佛、四大天王和韦驮菩萨塑像。过天王殿进入塔院,只见院内大殿两侧钟楼、鼓楼,东西对峙。 山门约建于明代,毁于抗日战争。解放后,只剩基座。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于上世纪50年代被清除。后在此建铁栅门。1996年铁栅换成水泥墙。1998年在原址上恢复重建山门,面阔五间19.81米,进深两间6.37米。全部为木结构歇山顶。山门内塑四大天王及弥勒、韦驮像。山门上,高悬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佛宫寺”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字体古朴雄健,苍劲有力。 右边的钟楼:
钟鼓楼位于进入山门的东西两侧,东西相对,相距29米,均为两层楼式建筑。底层有廊柱,四方砖砌,留有东西相对的门,上层为四柱支撑的中空歇山顶式建筑,斗拱四铺作出一下昂。东为钟楼,悬有明天启二年铸的一口古钟,重达3600斤。2008年,对钟楼进行了加固维修。西为鼓楼,鼓为1998年新置。 应县佛宫寺的建筑布局不同于其它寺院,一般寺院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其余山门,配殿为附属建筑物。佛宫寺的建筑布局是以佛塔为中心,其它建筑都服从于寺中心的大佛塔---释迦塔。 塔院三个主要建筑——山门、塔、大殿都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塔是全组建筑的重心,处于南北轴线中点上。前面的山门是全组建筑的正面入口,但体积最小。为了建筑上的整体协调,在塔与山门之间设计了长达55.5米的空旷庭院。寺内大殿建于塔后,体量大小仅次于塔。塔与大殿之间的距离有34米,因塔台占去了大量面积,这样就形成了塔前开阔,塔后紧凑的格局。 塔院基址的总长度,在设计的时候,颇具匠心。从山门后檐柱到塔中心的距离70.63米,为塔副阶直径的两倍多。它恰好是站在山门后檐柱中线上,能看到塔全貌的最短距离,若再近,就看不到塔刹。可以说塔与山门的距离,是根据塔的高度、进山门后视线的自然角度来决定的。塔建在寺院轴线中点上,塔与大殿基址的总长,是塔与山门距离的两倍。 大殿与木塔的距离是自塔后副阶檐柱中,能够看到大殿全貌的最短距离。这种经济科学的设计方案,是设计者根据大殿的高度,视线的角度来决定的。在塔与大殿的关系上,则是先有大殿与塔的距离,然后根据所要求的视线角度,决定大殿的高。大殿的高度一当确立,塔阶基的高度也就可以根据视线的需要灵活掌握。实际情况是,塔阶基高4.40米。
这个塔是等边八角形的。 首先以塔的正南面为中心:
以正南面与西南面的交角为中心:
以西南面为中心:
以西南面与正西面的交角为中心:
以正西面为中心:
以正西面与西北面的交角为中心:
以西北面为中心:
塔的正北面必须要在佛宫寺内看,但会被佛宫寺的大门挡住下面两层,所以只能稍稍侧开,先从正北偏西一点的位置看:
再从正北偏东一点的位置看:
以东北面与正东面的交角为中心:
以正东面为中心:
以正东面与东南面的交角为中心:
以东南面为中心:
回到塔的正面,又从这里开始看起。
值得注意的是,塔的第一层有两重檐,其它各层只有一重檐。这可能是特别重视首层,将它处理成类似重檐庑殿顶或重檐歇山顶一类。 木塔建在一个分为上下两层石砌台基上。台基下层是不规则的方形,边长40米,台前嵌着一块石雕的八卦图。上层为八角形,与木塔相呼应。台基东西南北各置月台并筑有台阶。台基总高4.40米,坚实宽阔,木塔稳稳地矗立其上。 塔呈八角形,六檐五层,塔身为阁楼式。各角檐牙高啄。檐下突出的是斗拱勾拦,下为斗拱屋面,上为斗拱勾拦。层层斗拱,八面勾栏,层层叠叠,如莲花盛开。真是“远看擎天柱,近视百尺莲”。木塔上悬有“百尺莲开”匾,言尽斗拱结构之美妙。塔顶的塔刹,由砖砌的刹座和铁铸的仰莲、复钵、相轮、火烟、仰月及宝珠组成,呈八角攒尖式。刹高11.48米,制作十分精致,与塔身体形十分协调,衬托出木塔宏伟壮观的气魄和穿云射斗的态势。 据说除第一层外,各层的内部都有两层,所以里面实际上有9层。 下面换一个观察角度,首先是只有上面三层的:
上面四层:
上面四层半:
全塔:
第一层的南门:
“万古观瞻”匮长3.3米,宽1米,字径0.55米,蓝底铜字,笔画圆润清秀,结构端正谨严。题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下款字痕消失。据考为当时应州知州章弘所书。 门的西边有两块清碑:
再往西还有两块:
上方有块“百尺莲开”匮:
这是以“莲花盛开”来形容斗拱结构之美,此匮长1.7米,宽0.6米,蓝底金字,赵体行书,重笔流动,神韵一致,系清乾隆丙午年(1786年)八月阳直吴法恒书。 斗拱下方还有些精美的小幅壁画:
门的东边也立着两块清碑:
上方同样有块“奎光普照”匮:
此匮长1.7米,宽0.6米,蓝底金字,赵体行书,结构丰满,行笔流畅,圆润遒劲,颇具功力,也系清乾隆丙午年(1786年),阳直吴法恒立。 吴法恒,阳直(今河北省阳原县)人,大善士,通文墨,擅长书法。客居应州佛宫寺,慷慨解囊,倡导集资彩绘佛像,并主持其事。 斗拱下也有精美的图案:
应县木塔的第一层,外观极为华丽,重檐上蓝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灿灿生辉。底部有一圈2.86米厚的围墙,开南北二门。由南门入,光线昏暗,一种庄严、肃穆、沉压之感,油然而生。正面塑有高约11米的释迦牟尼像,结跏趺坐于束腰莲花座上,面容饱满,金脸金身,斜披袈裟,坦胸正坐,左手微微下垂,右手上曲作环形,呈说法状。其表情和眉善目,慈祥端庄,仿佛在随时接受善男信女们的顶礼膜拜。这尊佛像,是寺庙中形体最大的佛像,手心可坐四人打扑克,耳朵里能容两人下象棋。更为奇特的是,佛祖唇边,留有墨绿色的胡须,实为罕见。莲座下塑八大力士,头戴盔,身披甲,造型生动,形态各异。内墙上塑有六尊如来佛像,两侧顶端塑的是飞天凌空,衣带飘荡,栩栩如生的侍女。顶部雕刻着八角形图案和藻井。正门西侧绘两大金刚,手持法器,面目狰狞,护法安神。内槽门西侧绘两大天王,披盔戴甲,气势逼人,受佛嘱咐,镇守其门。天王像上是佛的两个弟子,东面为阿南,西面为迦叶,阿南衣着朴实,迦南饱经风霜。前门额照壁板上,画三幅女供养人像,顾盼作态,各司其职。有人考证,这是画的辽代三位皇后。北门照壁板上的画,与南门上的大致相同,只是画了三个男供养人,画面不大,人物体态匀称,面容丰满,神情安详,衣带飘动,颜色古朴。据说是辽代原物,有学者认为,这是辽代萧氏家族的头面人物。 此处也是禁止拍照的,特别是门口的两个保安一直虎视耽耽,不知道会不会干涉拍照。保险起见,还是偷拍比较妙。只要一举相机,立刻会被发现。这时候用到了跟老袁讨论的第二条要领:盲拍。由于在云冈石窟已经有了盲拍大佛像的经验,再度实施就没什么困难了。照样还是先目测好距离,调好焦距,设定光圈与ISO值,把相机挂在腹前。然后走进去,背对保安,将相机竖起来,向上倾斜,一张照片就到手了。
可惜正面是保安观察的重点,不能从正面突破。 两侧内墙上也有如来画像:
莲座下塑有八大力士,这是背部的一个:
邻近后门壁上的天王画像:
从南门出去,从西侧开始,顺时针绕塔三圈。 头上的内斗拱:
正西面的四根立柱:
西北面的立柱:
东南面的立柱:
第一层是有两重檐的,正南面两重檐之间有一块“天柱地轴”匮:
辨认了半天,发现右边为“郡人绎斋田蕙书“,左边为“关中王有容立”。此匮长3.3米,宽1米,字径0.55米,白底黑字,楷书。 田蕙,字绎斋,明应州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乡试中举,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及第,始任陕西蒲城知县,后升户部主事、通政司左参议,左通政使。 王有容,朝邑县(今陕西省大荔县)人,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任应州知州。 上方还有一块清雍正二年的“正直”匮:
正直匾,长2米,宽1米,白底黑字,为长牟体楷书。上款书“龙飞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吉旦立”,下款书“钦命武英殿篆修文林郎知怀仁县事李佳士”。 这块匮两边的款识被抹得十分模糊,我在电脑上看照片,放得很大都看不清楚。在网上查到《释迦塔志》,才知道上述落款的内容。 这种用泥糊住牌坊与牌匮上文字的做法,其目的在于保护,将一些有可能被红卫兵当成“四旧”的内容糊上,免得牌坊与牌匮被砸了。可惜这样一来字迹也不免受损。
第二层正面是“天宫高耸”匮:
此匮是长3.88米,宽1.2米,字径0.7米,白底黑字,隶体,结构匀称,风格古雅。笔力强劲峻拔,是隶书上品。清光绪十年(1884年)应州知州李恕所题。 李恕,今天津宝坻县人,岁贡出身。 木塔已经不能攀登了。虽然在塔顶纵目远眺,视野必定很开阔,足以荡涤心胸,然而我十分支持这种保护措施。 不能上的话,只能看看文字说明了:二层正中是一方形坛座,围有木栅。坛座上是释迦牟尼佛和四菩萨塑像,均坐北朝南。释迦牟尼居中,东侧是普贤,西侧是文珠,后边各立二胁侍菩萨。普贤、文珠盘膝坐,神态自然;胁侍菩萨,谦恭侍立。诸佛说法修行,各司其职。推门出塔,南门挂有一副楹联,“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东门也悬楹联一副,“高楼恒峰云在槛,遥临桑渡水围城”。 二层全貌:
二层的局部斗拱:
第三层正面是“释迦塔”匮:
此匮位置恰在塔身中部,呈长方形,长2.65米,宽1.7米;横书的匾首长2.38米,宽0.43米,两侧下垂之匾带长3.10米,宽0.39米。匾面下部两带之间横施的匾舌长1.98米,宽0.41米。匾的首、带、舌均有云纹。匾正中竖刻“释迦塔”三个双钩大字,颜体楷书,遒劲有力。 匾面题记共236字,均为阴刻。题记为六次做成,记载了释迦塔的修建情况。是迄今发现有关木塔建筑时间的最早记载。做匾时间为金明昌五年(1194年),这一年的题记说明了此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当年重修。另外包括元仁宗延祐七年及明英宗正统元年的题记,最晚题记是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年),前后历时277年。 “释迦塔”三字由金代“昭信校尉西京路盐使判官王瓛书”。王瓛(huán),《金史》无传,为当时书法名家。 门旁有楹联一副,右书:俯瞩桑乾滚滚波涛萦似带;左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此副楹联形象地描绘了登上此层的四方景观:恒山由东向西,绵延而过,山势雄伟,腾峰跃谷,上与云天相接,下与碧野毗连。浑河、桑乾河,碧水晶莹,蜿蜒如带,百里内外,田畴如画。 三层正中,设一八角坛,坛上四尊佛像相背而坐。这就是释家所言的四方佛,即东方阿楚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成就佛。四佛面目雷同,端庄肃穆,各据一方;仔细端详,神态各异。南方佛摊掌张目,像是在叙说着什么;北方佛右手轻拈左袖,凝神观望;东方佛握指曲肱,低头思索;西方佛两臂置膝,怡然自得。 三层全貌:
第四层正面是 “天下奇观”匮:
此匾是明武宗朱厚照所题,正德十三年(1518),武宗亲自统兵与鞑靼大战于应州境,获全胜,临木塔,即兴写下了“天下奇观”四字,既赞美木塔的胜景,又抒发自己的豪情。 正中及两边的小字是万历年间加上去的,有画蛇添足与暄宾夺主的嫌疑。我第一眼看上去,还以为这块匮不是明武宗题的,因为他不会用自己的庙号来称呼自己。细看之下,看到了“万历”两上字,才明白这些小字是维修者题的。两边的“金城”与“雁塔”也不知是何人何时所题。 第四层,坛座正中塑着盘膝打坐的释迦牟尼,旁立弟子阿难、伽叶。前边塑有两尊菩萨像,文殊菩萨骑狮在左,普贤尊者跨象在右。这两个坐骑是全塔泥塑中保存最完好的辽代原塑,体现出辽代粗犷不羁、潇洒飘逸的艺术风格。 辽代雕塑看不到,是个大遗憾。 第四层全景:
第五层正面是“峻极神工”匾:
南门塔檐下“峻极神工”匾为明代永乐皇帝御题,长3.80米,宽1.25米。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第五次率兵率军出师宣化,征伐鞑靼,胜利班师经过应州,驻扎城中,登临木塔,豪情勃发,挥笔写下了“峻极神工”四字。既颂扬木塔之鬼斧神工达到极致,又表达了自己的文治武功达于鼎盛。 正中及两边的小字也是万历年间加上去的 。中间小字楷书“世祖文皇帝御题”,左边题“南路通判臣”,右边“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端阳日”。 此匾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端阳重装,至今御书“极”字未失原样。而“竣、神、工”三字,已脱落无迹。1974年应县中学退休教师俞浩先生仿“极”字体,书写而成。(原来四分之三是假的) 突兀碧空的第五层,为全塔最高层,离地面50余米。内塑佛像最多。中间高踞者是毗卢佛,周围八尊菩萨团团围拱,粗粗看来,尊尊一样,细细瞅去,却又各有特色,各具情态。这一组彩塑,似在描绘一场生动的讲经说法会。 第五层全景:
塔刹:
五层之上,还有一层,那就是塔刹,为全塔最高点。塔刹高9.6米,由莲花盆、铁锅、铁笼、铁笊篱、空铁筒、塔尖六部分组成。莲花盆为上粗下细的两层形似莲花的砖瓦土石奠基结构,最大直径为3.6米,高为2米。稳稳地坐在莲花盆上的是一个直径2.4米、高2米的形似圆鼓的铁锅。在铁锅上,有直径2米、高2米的镂空铁笼紧紧镶嵌。铁笼的上边嵌接着的是直径1.8米、高1.8米的铁笊篱。铁笊篱上方是一个1.8米高的圆铁筒。最上边就是长1米的桃形青铜塔尖。这六个部件全部采用镶嵌式连接,环环紧扣,丝丝入窠,其牢固程度不亚于当今螺丝固定或镍条焊接。塔的西面有佛牙舍利展厅,门票100元。
二层:
康熙六十一年所立。三层:
花宫仙梵 悬于第三层外檐西面,长2.90米,宽0.92米,白底黑字,行书。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九月应州布铺行立。 本来这些牌匮上是有落款的,然而这些落款曾经被泥糊住了,现在虽然擦个干净,但字迹却受损了,难以辨认。我是用佳能卡片机的长焦镜头拍的,距离远,确实不稳定。但其它字迹没有受损的牌匮,在电脑上看原图,是可以看清落款的。这一批受损过的就没办法了,估计即使是登塔站在它面前也认不出来。 四层:
“重新真会” 悬于第四层外檐西面,长2.23米,宽0.79米,白底黑字,楷书。前面有序言。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贡士郡人杨乘运立。 这批序言字迹虽多,但完全模糊了。 从寺志查得序言如下:粤稽金城八景浮图为最,重修几次已经多年,自康熙六十一年州牧章翁复修,多传盛事,而未闻佛显圣。至乾隆九年六月,社设供献戏,我先君讳德字幸普躬逢兹会,亲觌(dí)法相,言犹在耳。迨四十九年七月,内多人啧啧,又觌圣像,恨未及见。兹丙午年阳直吴法恒先生倡议重修,于闰七月廿三日申时,亲见一层南门之内,碧焰金颜,伫立于中,斯固神灵昭格,抑亦监修之诚,有以感之也。是为志。 五层:
“释迦垂迹”匮长3.5米,宽1.25米,蓝底金字,行书。胡忠书于丙戌年(2006年)冬。2007年5月24日(农历四月初八),中共应县县委、应县人民政府在释迦塔下举行了胡忠为应县木塔题词捐匾“揭匾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释迦塔上立匾尚属首次。 此处原有明代的“挂月”匮,此匮失落,所以补了块现代应县名人写的匮。 胡忠,山西省应县人,1944年出生。1967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化学系。从政后历任包头市委常委、秘书长、市长、市委书记和市人大主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自治区法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中国画院院长,现任中国法学会驻会副会长。 西北方向有新建的佛殿:
树丛中还藏着一辆新式的消防车:
稍一思索,便知道这是文物保护部门的负责之举,这么珍贵的木塔,当然要防火灾啦,心中超級点赞。
一层:
“永镇金城 ”匮悬于长3.5米,宽1.2米,白底黑字,欧体楷书,结构匀称,笔力苍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为书法珍品。 落款被抹了,仔细辩认,是“权州篆陆叙钊敬立”几个字,但没有时间。 “金城”是应州治所。唐乾符元年(874年),西契丹沙陀族李国昌为大同节度使,因旧城废坏,始移筑新城于天王村南,取名金凤城,简称金城。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以金城置应州,领金城、浑源、河阴(今山阴县)三县,并设彰国军节度使。明洪武年间,金城并入应州。以后数百年,仍以金城为应州别称。 陆叙钊: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任应州知州。 后面还有块“法海慧莲”匮,长3.3米,宽1米,白底黑字,赵体行书,落款是“阳直吴法恒敬立”。其中第二个“直“字看不大清楚,大约是这么个字。后来查了寺志,此匮是清乾隆丙午年(1786年)八月阳直吴法恒立。 二层:
“中立不倚” 匮长2.9米,宽0.96米,绿底金字,行书,刚劲峻拔,端庄古雅。落款也被抹了,查寺志才知道是清雍正四年(1726年)特简奉直大夫应州知州萧纲立。 萧纲,广东顺德人,岁贡出身。雍正元年(1723年)任应州知州,雍正四年(1726年)离任。在任期间曾撰修《应州志》。三层:
“灵山未散“匮 ,长3.50米,宽1.12米,白底黑字。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六月应县知事薛恩荣题辞,胡瑞林书写。胡瑞林,福建人,字子筠,民国初年曾任福建省长,后投资加入大应广济水利公司任监职,人称胡股东。此人书法、绘画均名重一时。 第四层空着,无匮。五层:
“拱辰”匮长2米,宽1米,红底黑字,明弘治三年(1490年)三月应州知州关西薛敬之书。据寺志记载,薛敬之写了四块牌匮:玩海、望嵩、挂月、拱辰,分别挂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其中西边的“挂月”已不知去向。据我观察,南边的“望嵩”也看不到,后来发现在第五层的内檐,从外面看不到。
二层:
“慈光遠照 ”匮长2.90米,宽1米,白底黑字,赵体楷书。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重修木塔后县城油坊行集资共立。三层:
“天华云锦“匮 长2.90米,宽0.94米,白底黑字,行书。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九月应州当铺行立。 四层:
“万象逢春” 长2.90米,宽0.94米,白底黑字。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九月应州杂货房碾房行同立。 五层还有一块明代的“玩海”匮,与正北面的“拱辰”出自明弘治年间应州知州薛敬之之手。当时我忽略了,只有上图拍到了它的下半边。 此匮长2米,宽1米,红底黑字,楷书。明弘治三年(1490年)应州知州薛敬之书。本匾“玩海”同“拱辰”、“望嵩”、“挂月”三匾均为薛敬之同时所书,并悬匾于第五层外檐四面,“挂月”匾于坠落后遗失。
三层:
“ 峻极于天”匮 长3.35米,宽1.16米,白底黑字,楷书。清宣统三年(1911年)正月应州知事任绪瀛立。
四层:
“壮观”匮长1.62米,宽0.65米,蓝底金字。清光绪四年(1878年)八月大同口泉常礼立。常礼,口泉望族,清同治年间贡生,擅长书法。 各层室内还有一大批匮额,从外面看不到。 原一层南面东次间有宣统元年(1909年)权州篆程世荣谨书“足壮观瞻”匾,二层内槽东南面有咸丰元年(1851年)居士何其祥等敬立“同登极乐”匾,皆失落。
在木塔一楼西侧看佛宫寺:
在塔的东面看寺的全景:
正门:
大雄宝殿与东配殿: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一般寺院的主体建筑,但在应县佛宫寺内,由于寺中的释迦塔形体过份高大,成了主体,大雄宝殿只好让位,屈居第二。佛宫寺的大雄宝殿位于全寺的最后边(北边),建在一个高3.3米的砖砌台阶上。筑台所用的砖薄而长,经专家考证是辽代砖。台呈长方形,东西长60.41米,南北宽41.61米。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并置配殿,东西两侧建有厢房,周有围墙,是一个自成格局的四合院。 大雄宝殿经历过多次地毁了建,建了又毁,毁了再建的过程。按明万历《应州志》记载,原来的大雄宝殿是“塔后有大雄殿九间,旧记谓通一酸茨梁,东西方丈相对”。就是说原来的大殿面阔九间,进深应为五间,形状及规制应与大同华严寺相同。至于其建筑的“通一酸茨梁”是什么,现在已很难考证,可惜的是这座雄伟的大殿后来毁掉了。现在的这座大殿是1866年(清同治五年)重建的,面阔7间,进深4间,即宽30米,深15米。为单檐歇山顶。大雄殿中原塑佛像,民国年间,在“搬倒佛像建学校”的风潮中,佛像被毁,佛殿变成了大寺小学。解放后,又改为粮仓。1998年,又将其改建成寺院,重新整修了大殿,并由本县民间艺人,重塑了佛像,重作了彩绘壁画。 佛宫寺原来配殿设在木塔的前边(南边),解放后拆毁。1998年,重新整修了大雄宝殿院内原作库房的东西下房,并重塑佛像,作为配殿。配殿东、西房均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东房为观音殿,西房为地藏殿。配殿中塑像,由省内著名雕塑艺术家所塑,神态逼真,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大雄宝殿后方还有一个大广场,上面有座重檐庑殿顶的新大殿:
不知是什么来头,也过不去。
东北方向的远景:
在消防车这一带也能看到这座新殿:
据携程网的许多点评透露,佛宫寺里经常有人给游客递香,一旦接了,就会被敲诈几百元以上的香火费。这令我胆战心惊,进入佛宫寺后高度警惕,幸好没遇上这种人。门口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工作人员,说只要进寺,便可由她免费讲解。我一来从不喜欢跟讲解员浏览,二来鬼知道是否有图谋,所以立刻谢绝了。后来看到她确实为其余游客讲解了,并没有多余的举动。
此处主要就是木塔。后来太阳出来了,天色变蓝,便不舍得过早离去,于是在西侧顺光的地带与木塔较上了劲,不管木塔是否同意,不断地变换前景,给它拍照。 先是在西南侧,山门的后檐下:
木塔与鼓楼:
木塔与佛宫寺:
找西南侧的绿树当前景:
这回换了西侧的一棵叶子变黄的树:
木塔与佛牙舍利展厅:
木塔与石马:
连消防车也不放过:
木塔跟它的保护神合张影是很必要的。 西北侧的一批绿树:
天空时不时有鸟群飞过:
木塔的知名度较高,所以时不时有个旅游团进来。不过有时也能拍到一层没人的照片。总的来说,人不算少,但也不像云冈石窟那样川流不息。 从12:30呆到15:00,终于要告别木塔了。
广场回望:
终于拍到了木塔与飞鸟:
可惜近处的人太多太杂,然而飞鸟不等人,再不按快门就什么都没有了。 木塔的售票处西侧,还有一块应州古城墙遗址。然而我不知怎么的,把这事给忘了,到应县汽车站才想起来,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的天色比中午进去时好得多。
1305年(元大德九年),大同路地震,响声如雷,震毁房屋5800余间,压死1400余人。据考,这次地震,震中在怀仁与大同之间,震级为6.5级,怀仁县地裂二处,其一长18步,深15丈,涌黑水。木塔距震中仅40公里,巍然不动。 元顺帝时,应州大震7日,木塔旁的房舍全部震毁,惟塔屹然不动。据《山西地震志》,这次地震的震中在太原一带,震级也在6—7级。 1467年(明成化三年)五月初八,大同路地震,震中在右玉、朔州间,震级5.5级。 1484年(明成化二十年)大同再次发生4级地震。1502年(明弘治十五)、1506年(正德元年)、1513年(正德八年)应州又发生了五次地震,震中在怀仁,大同、朔城区间,“有声如雷”,但木塔经受住了考验。 据《山西地震志》,这十余年间,大同、朔县、怀仁、山阴一带发生4级以上地震13次,尤其有3次震中就在应县、山阴间。 1576年(明万历四年)八月十八日,应县、浑源又发生地震“有声”。1582年(万历二年)二月,大同发生5级地震。1583年(万历十一年),浑源、广灵间又发生5.5级地震。1585年(万历十三年),山阴地震15天。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应州地震。。 1626年(明天启元年)六月初五,灵丘发生7级大地震,灵丘“全城尽塌”,浑源“震倒城垣大墙甚多”,应县木塔再次经受住了考验。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九月初九,天镇发生6.5级地震,波及到北京、陕西,应县震感强烈。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原平发生7级大地震,震中距应县城仅70公里,应县没有记载损坏程度,但距震中140公里的左云、右玉多处房屋倒塌。 近年,1966年邢台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1991年大同、阳高地震都波及应县。木塔整体摇动,风铃全部震响 ,但木塔整体结构未受损害。 木塔在历次地震中,虽然局部受损,但整体并未动摇,可见木结构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水平之高。
第一次大规模维修是在金明昌年间,据木塔匾载:“先王辽清宁二年特建宝塔,大金明昌五年增修益完。”事实上,这次增修是从1191年(明昌二年)开始的。当时,木塔建成已130多年,柱、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而且有些工程也还未完备,所以,这次金统治者特派中书省官员忽木哈赤明里来监修。现在看到的塔内后加方柱,平座内后加枝樘,就是这次增修的。这次增修,历时四年,大大提高了木塔的结构强度。 元大德年间的大地震后,木塔又有不同程度的损坏。1320年(元延祐七年),元皇室特派一品大员,荣禄大夫、平章政事阿里伯任监造官,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1323年(元至治三年),工程告竣,英宗皇帝硕德八剌又从五台山到应州登塔游赏,大宴群臣,并命令彰国军节度使重妆佛像。为庆祝这次盛典,英宗还赦免释放了应州的在押囚徒。可见元统治者对木塔的重视及这次维修的工程浩大。 第三次大规模维修是明朝正德年间,这次也是皇帝亲自下令,而且与武宗皇帝来应州有关。武宗来应州不仅给塔题了“天下奇观”匾,而且命令镇守太监周善督工修塔。由国库拨款,重砌了塔基,翻修了一层的围墙,增补了第一层华拱头下的柱子,重塑了佛像。 第四次维修是1722年(清朝康熙六十一年),由应州知州章弘主持。这次维修距上次维修已有二百余年,塔基的低凹处由于水浸,垣墙坍塌,钟鼓楼倾颓,塔也有好几处损坏。于是章弘在全县乡绅中集资,并且自己也掏了腰包。雇工匠夫役千余人,历时五个月,补修了六层木塔,重塑了佛像,新建了东西禅堂、钟鼓楼,周围新增八十余丈围墙。防止了水患浸蚀,再次加固了木塔。 此后,1726年(清雍正四年),知州萧纲修了一次。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1825年(道光二十四年)、1863年(同治二年)、1866年(同治五年)以至光绪年间,均有几次小的修理,大部分是和尚募捐,群众集资。 1928年和1929年,木塔经两次战争,多处遭炮击,损坏较重。百姓又集资重修了一次,修补了被损坏的部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修缮和保护管理。1950年到1952年,补修了楼板,更换了楼梯踏板。1953年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61年,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划定佛宫寺的保护范围。从1974年到1981年国家对木塔又进行了全面的抢险加固,拨款32万元,调拨优质木材310立方,补配、更换了楼板、楼梯、围栏,加固了塔基,补塑了中被破坏的各层塑像,并油饰了外檐所有构件,塔顶重挂了8根铁索。同时,将佛宫寺内的钟、鼓二楼、大雄宝殿修葺一新。1976年,拆除了东西配殿,改建了接待室。 1934年,当时的县长主持拆除了各层的泥夹墙与斜戗,换成了现在的门窗,大大降低了各层的抗侧移刚度与承载能力,影响了木塔的整体结构。(点评:这也算是秀了智商的下线了,明明内壁有泥夹墙作为固定的工具,非要因为风水的原因将其拆掉,不可理喻。据说拆掉泥夹墙后,木塔便开始明显地倾斜。) 据说从1989年起,国家文物局就开始打算大修木塔,然而至今拿不出理想的方案,只能搁置。目前保持不间断地局部维修。还有一种说法是不久后木塔就会倒掉,这次在景区内听到一个导游更是演绎为过三四年便会倒掉。我想,就算它本身的结构垮掉,人类也不至于完全无能为力。发射“神舟”与“天宫”系列飞船的长征火箭,在发射前不是被高大的金属架固定住,点火前一分钟才脱离开的吗?在旁边弄这样几个大金属架,从不同方向撑住木塔,应该不成问题。只是这样一来,就会影响木塔的观瞻。所以,不管它倒不倒,都应该尽快去看一看,至少现在这一两年内还能正常地观看。
牌坊前面的路边有个公交“辽代广场”站:
站牌上的“西站”,就是应县汽车站,是县城最大的汽车站。另外还有南站和东站。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把正儿八经的应县汽车站称为西站,明明是正室,听起来像偏房。 为了保险起见,向站台内等车的几个小伙儿求证是否可以到汽车站,他们不但作了详细的答复,而且还说自己也是往这个方向的,让我们跟着他们上车。这几个应县小伙儿挺朴实的。 等了几分钟,公交车便来了,车况不错,有八成新,空调也足。不到十分钟,便到了汽车站。 汽车站南侧乱糟糟地停着一批出租车与公交车:
上图中绿色的公交大巴是由应县汽车站开往应县火车站的,票价5元,据说引起了应县百姓的不满。应县火车站前些年才开通,在西郊,离县城有15公里左右。从北边大同乘火车来,一般是1小时12分钟左右,但应县火车站离城有些远,合计的时间与从新南客运站乘大巴差不多而且火车的班次不多,所以不是最佳选择。从西边的朔州来也是一样,估计大巴更方便。 汽车站东侧的马路上更乱:
应县汽车站内的座位非常少:
售票处也很简陋:
站场内倒是挺整齐的:
去应县所在的地级市朔州市的大巴也在上图之中。 下图左起第一辆红色大巴是去大同的,第二辆白色大巴是去浑源的:
大同、浑源、应县之间是一个三角形,可以“大同→浑源→应县→大同”,也可以“大同→应县→浑源→大同”。 我们于15:20到达应县汽车站,这回不用等太久,买到了15:50的车票。回程比较顺利,只用了1小时20分钟便到了新南客运站。下车后天色阴沉,正酝酿着一场大雨。当暴雨倾盆而下的时候,我们已经跳上了28路公交车。下车的时候,雨势已经减弱为小雨级别。这一路运气还不错。 回到酒店,雨基本停了,天空中居然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双层彩虹:
而且持续了二十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