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关于适应性的问题。司兼导的业态适配的是旅游市场小团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这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我们传统意义的大巴团、跟团游、包价旅游,是无法运用“司兼导”的模式的。整体而言,相较60、70后偏重观光的旅游特征,90后更加注重社交深度,呈现出了“小规模、碎片化”的特点,司兼导就是这种碎片化服务的典型代表之一。
第三就是行业的壁垒问题。网约车的管理是归属交通运输部,交通部门不会不设壁垒地允许导游有了驾照,就能做网约车的司机;同时我们的旅游部门也不会允许能说会道的司机,就能做我们的导游。随着两部门共同出台文件,共同探索“司兼导”模式, 这种壁垒也在慢慢消除。
“司兼导”试点
什么是”司兼导“
司导、车导就是司机兼导游的意思。在欧洲、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人力成本高,所以很多地方就是司机兼职导游,或者导游兼职司机。
很多情况下,几个人或者一家出境旅游经常是包车旅行,这个时候大部分情况是采用司机兼导游,简称司兼导。
具备以下条件的导游可以报名参与试点工作:
1.考取导游资格证,在重庆申领电子导游证。
2.持C1驾照三年以上。
3.考取网约车资格证、客运经营资格证。
发展”司兼导“的原因
1.旅游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多,人们更想获得高端的、私人化的旅游;
2.依靠资源批发优势,但无产品设计创新和其他维度的综合吸引,很难吸引用户,自驾游更吸引游客;
3.私家车的普及;
(下面是两位旅行社老总对于今年“导游兼司机”的趋势的看法)
截图1
截图2
4.那么,导兼司(导游+司机)模式在国外很普遍,为什么再国内始终发展不起来?
归纳为以下几点原因:
①合法的执业,既要有导游证,又要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两证都弄很麻烦。不弄全的话在景区可能被旅游执法部门抓或者在半路被交管部门抓。
②和司兼导一样,存在体力消耗过大的情况。这个除非行程很轻松,不用爬山涉水步行太多,才有可能完成,并且导游要负责”食住行游购娱“多方面的问题。
③纯粹的导兼司小团,人均成本高。人数过少,享受不到很多团队优惠;而且小团基本都属于纯玩类型,报价天然会偏高。两块加一起,同样行程,会比跟团游贵出去太多,所以团量也会少很多很多。
④收入少。现有机制下,导游的收入主要依靠游客的二次消费,所以带的团队人数越多,获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大团抢到打破头,小团没人愿意带。
所以,对于导游来说,同样是出一个团几天时间,导兼司模式要拿到两个证,还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