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被誉为“天下粮仓”,从古至今都是粮食重镇。如今,在书写新时代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过程中,太仓重点推进“1+1+9”乡村振兴片区规划建设,连片、组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中,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农田集中连片、农业高质高效,正展现着片区产业绿色共融、乡村协同共建、村民携手共富的建设成效。
规划“一张图”,放大区域优势。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范围不在一村一镇,而是涉及城厢、沙溪、双凤3个镇的7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4.9万亩。2023年,苏州提出了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理念,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应运而生。示范片区的设立是强强联合,也是优势互补。东林村的循环农业、电站村的林果产业、万丰村的“三水一宅”农旅项目等,都形成了自身特色。片区发挥重点村“引流、带动、服务”三大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立足片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江南水乡风貌、农牧循环农业生产基础,梳理推进重点项目50个,总投资超19.04亿元。如今,这个位于太仓市域中部的片区,正成为太仓农牧循环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也是太仓乡村振兴的先行区。
产业“一盘棋”,扩面循环农业。“稻麦生产—秸秆收集利用—规模养殖—粪污肥料化—稻麦生产”,这是东林村生态循环产业链,形象化地表述为“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一片田”。这种现代农牧循环模式获得了农业农村领域专家的一致肯定。东林村“种养循环 产业融合 勾勒鱼米之乡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径”入选《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22年)》实践篇。目前,这种现代农牧循环模式正向东林村的周边拓展。2023年,我市编制《太仓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建设规划(2023~2026)》,将在片区内全面推广该模式。我市与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完成《太仓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农牧农渔循环专项规划》。在发展稻米产业的同时,加快肉牛养殖基地、金仓湖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接二(产)连三(产)”,加快构建农业全产业链。
智慧“一张网”,开启“无人”模式。夏收期间,搭载无人驾驶技术的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海洋”中穿梭。而驾驶员站在阴凉处,手指点点遥控器的屏幕即可完成收割。 “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这样的场景在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内成为了现实。今年,片区内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购置智能农机具设备,打造粮食生产“慧”种地“无人化”农场,建设“三农”大数据平台。通过嵌入“智慧芯”技术,覆盖“耕、种、管、收”各个环节,实现全天候、全空间、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为全市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示范。同时,推动片区内农机社会化体系建设,充分整合片区内农机资源,做到统筹调配,农机作业订单式服务,提供秸秆收储、有机肥使用、工厂化育秧等服务。
共治“一体化”,加码农民幸福。着眼一体化发展,示范片区通过公共治理、资源配置的大统筹,推进环境美、农民富。示范片区内,将各美其美的村落细细打磨,塑造主题风貌,挖掘主题文化,将片区纳入全域旅游发展版图,串联片区内金仓湖公园、电站生态园、“三水一宅”等优质农旅点位,拓展成面,构建起美美与共的片区。以《村容村貌提升标准》为指导,“集体主导、国资参与、农民共享”的发展机制在整个片区内实行,“基层党组织+劳务合作社+村物业公司”工作模式得到推广,12个合作社、66个家庭农场带动800名农民实现适度规模经营;6个抱团发展平台、10个项目年收益率近10%。片区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324万元,高于全市水平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