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故里风景如画。罗雄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小范婷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灵魂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宁乡是中国近代革命的红色摇篮,刘少奇、何叔衡、谢觉哉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走出。追寻楚沩大地的革命足迹,红色资源灿若繁星,红色精神耀眼夺目,红色基因生生不息。近年来,宁乡市深耕这片红色沃土,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积极完善配套设施,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努力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奋力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红色资源“亮”起来 焕发红色遗存新活力
宁乡是一块孕育红色火种的土地,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贯穿了宁乡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产生了云山书院、玉潭学校、“甲师”、宗一学校等培育革命人才的摇篮。宁乡党史上群星璀璨,人才辈出,涌现了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谢觉哉、欧阳钦、陶峙岳等杰出革命人物。
目前宁乡市共有15处红色文物保护单位、80余处一般红色文物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刘少奇故居、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其中,刘少奇故居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何叔衡故居及谢觉哉故居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乡市还有炭子冲学校、云山学校、惠同廊桥、何南薰墓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乡战役抗战阵亡烈士塔、周光彝墓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姜梦周墓、甘泗淇故居、宁华桥(银花桥)、洪行将军碑刻、陈敦和墓、红桃山抗战遗址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加大挖掘、保护力度,让红色遗存焕发新活力,宁乡一直在行动。
2017年到2019年,在市政协的领导下,宁乡市进行了地毯式的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发现了众多的红色资源。其中不乏史料上没有记载的新发现点,如宁乡版“阿庆嫂”刘石三嫂开设的刘记悦来客栈(秘密交通站旧址)等,辛亥革命期间领导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起义、周震鳞先生主持回宁乡安葬的刘先俊墓地等。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彻底盘清宁乡市红色文化资源家底,自2020年6月份始,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专家对全市29个乡镇(街道)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方式为实地走访、拍照、定位,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理、记载和挖掘。目前,全市红色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已经结束,《宁乡红色文化资源详注》书籍正在进行紧张编撰,全书约25万字400余页,1000多张照片。
3年来,宁乡市共投入2400余万元对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周边实施环境整治,对连接两处故居的公路、游步道、涓水河等进行了全面提质,完善了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文化标志等配套设施。成立何叔衡故居管理处,在沙田集镇建设了何叔衡、谢觉哉生平业绩陈列展览,开辟了红色讲堂。同时,宁乡市还对一般不可移动文物遗址点进行树碑立传,深挖背后红色历史文化故事。目前,已树立112处文物微展览标志说明碑。
红色基因“活”起来 激发强大奋进力量
2020年7月30日,宁乡市举行大型现代花鼓戏《永远的叔衡》剧本研讨会,集思广益为剧本把脉开方。据了解,该剧的投排将用文艺的形式来讲述红色宁乡故事,深入挖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邃思想、崇高风范和高尚品德,挖掘湘籍革命先辈“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非凡壮举,高质量打造一台主题鲜明、艺术精湛的红色剧目。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信念如磐,一脉相承。近年来,宁乡市高度重视红色基因传承,于2019年出台了《宁乡市红色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同时,积极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制作“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党性教育系列精品课程,打造“红色宁乡”党建品牌,全力抓好思政教育红色阵地建设,成效显著。
如何让当代青年理解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故事,是最好的桥梁。讲好红色故事,也是传承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市委党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宁乡的红色资源,开发了“宁乡红色人物系列微党课”,并把这一特色微党课纳入到党校主体班教学。据了解,宁乡红色人物系列微党课涵盖了大批革命先辈,通过讲述他们的初心故事和使命担当,教育党员干部要发扬党的优秀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忠诚廉洁担当的政治品格。
“这样的微党课有故事、有内涵,是对我们的一次精神再洗礼、一次党性再锤炼”“90后”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培训班上完微党课后,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他们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凝聚奋进力量,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以新作为担起新时代应有的新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号召广大干群重温红色经典,寻找红色记忆,探寻红色基因,奏响红色文化。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成行动的磅礴力量、现实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和强大动力,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宁乡新篇章。”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动员和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全市上下参与红色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红色旅游“火”起来 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松柏苍翠、红旗招展,2月12日大年初一,刘少奇同志铜像广场装扮一新,天南海北的游客带着新春的喜悦来到这里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洗礼。“我们一家子每年都会来刘少奇故里参观,为的就是带孩子感受伟人风采,体会红色文化的魅力。”家住大屯营镇的李雪文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宁乡市红色旅游热度不减,刘少奇故里景区、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等均迎来了众多游客。
红色旅游,顾名思义,既包含了回顾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包含了观光休闲的旅游形式。这二者的结合,让红色旅游具有了别样的魅力。近年来,宁乡市不断完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精心打造精品红色线路,大力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提升了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综合效益。
以红色旅游为载体,深厚的红色文化不仅成为滋养游客的精神家园,也为宁乡高质量发展注入力量。数据显示,刘少奇故里2020年接待量约118万人次,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年接待量约10万人次。
依托刘少奇故里景区深厚的红色资源,花明楼镇培育和发展了中小酒店40多家,农家乐、民宿80多家,休闲餐饮业成为了带动当地发展的富民产业。“刘少奇故里的红色文化资源给我们农庄带来了一半以上的游客,进一步带动了我们当地经济和劳动就业,促进了乡村振兴。”花明楼镇西湖印象农庄负责人刘志英开心地说。
将红色资源转化成发展优势,宁乡昂首前行的步子更加坚实有力。市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建党一百周年”和“红色旅游年”工作计划,宁乡市将开展包括举办一个红色文化旅游节会、打造一个红色研学旅游基地、推出一条红色文化旅游线路等在内的“十个一”活动,积极将红色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高质量可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助力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