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江苏港口生产奔涌出蓬勃生机。连日来,记者深入多个港口探访,只见巨轮往来,装卸繁忙。据统计,1月,全省港口喜迎“开门红”,完成货物吞吐量3亿吨,同比增长26.6%;完成外贸和集装箱吞吐量5541.4万吨、221.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7%、23.4%,展现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活力。2月以来,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红”,增速火热韧性强
大江奔腾,春潮涌动。远眺江面,货轮劈波斩浪,络绎不绝,港口内一辆辆集卡来往如梭,南京港在奋进的春风里“火力全开”。
1月11日,“罗恩星”“萨奇皇后”“江远建邺”等11艘海轮同时靠泊新生圩港区作业;1月21日,“东海轮”“长越1号”等6艘海轮同时靠泊龙潭港区作业……
一艘艘货轮密集到港、离港,1月,南京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82.95万吨,同比增长11.0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16万标箱,同比增长20.25%。
“码头作业没有节假日,24小时不间断运作。”南京港集团商务中心副总经理段昌尉介绍,春节期间,港区充分发挥“大生产、大调度、大协调、大管控”管理体系优势,全力服务区域发展,迈好新年“第一步”,完成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3.5%、33.1%。
在新能源汽车出口迅速增长的背景下,作为使用“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运输模式的先行区,太仓港一期码头一派繁忙景象。仅春节假期就有2艘轮船到港,装载了5000台汽车发往地中海等地区。
起步即冲刺,实干开新局。今年以来南通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明显,1月完成货物吞吐量3329万吨,同比增长60.7%,环比增长6.5%。其中沿江完成2327万吨,同比增长47.2%,环比增长3.7%;沿海完成653万吨,同比增长105.6%,环比增长21.7%,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港口处副处长常峰介绍,沿海单月吞吐量创新高,突破650万吨,主要是中天钢铁南通项目新产线建成投产,为其服务的南通浩洋港口有限公司(沿海)金属矿石、煤炭等吞吐量大幅增长。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9.4万标箱,同比增长109%,其中沿江完成17.7万标箱,同比增长94.1%,外贸箱完成3.2万标箱,同比增长68.2%。内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明显上升,主要是新增内贸上海泛亚深圳线及春节假期前常规集中进出货。
1月份,各沿江沿海港口吞吐量同比均呈正增长,其中扬州港、镇江港、南通(沿江)港的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分别同比增长29.8%、41.7%、47.2%。受基建市场回暖影响,钢铁、矿建材料、水泥较去年同期明显好转,同比增速均达50%以上,江阴港、泰州港、苏州内河港三类货种合计吞吐量均突破1000万吨。
“新”,创纪录现象频现
记者梳理发现,1月,外贸和集装箱吞吐量呈现出新亮点——
1月,全省港口完成外贸吞吐量5541.4万吨,同比增长15.7%,保持高位运行。油气制品外贸吞吐量在经历前一个月下跌后迅速反弹,环比增长58.4%。钢铁、化工制品等消费品运输形势向好,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32.3%、21.9%。分港口看,由于大型海轮节前集中到港,连云港港、镇江港外贸吞吐量实现高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9.6%、38.7%;南通(沿江)港粮食进口规模持续扩大,带动南通(沿江)港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64.7%。
1月,集运市场表现“淡季不淡”特征,全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1.8万标箱,同比快速增长达23.4%。其中,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10.3万标箱,同比增长18.7%。与去年同期受疫情、假期等多重因素影响相比,今年1月各沿江港口形势喜人,集装箱吞吐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南通(沿江)港、扬州港、泰州港同比增速均达60%以上。连云港港、苏州港、南京港三大集装箱转运港口吞吐量稳定增长,分别同比增长7.8%、18.1%、20.2%。内河港口集装箱增速也随之明显拉高,淮安港、徐州港同比增幅达50%以上。
1月22日,连云港港自主建造的8000马力拖轮“东方二十一号”轮正式起航,拖带“宇航起重3000”由北至南跨越祖国四大海区,拖带航程1800余海里,再创公司长航拖带新纪录;春节8天长假期间,连云港中欧班列到发货物1794标箱,运行22列,较2023年春节假期同比增长43.3%,再创历史新高……
“1月货物吞吐量2745.1万吨,同比增长8.65%,其中集装箱完成55.23万标箱,同比增长7.81%。”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副总裁王新文介绍,主动联合江苏集洲物流,不断加强徐州地区内河运输市场开发力度,促成“连云港—徐州”内河航线开通首航,滚装方面,不仅首靠全球现役装载量最大清洁能源滚装船“上汽安吉申诚号”,还携手“华轮威尔森”船公司共同开启国际中转船舶业务,新苏港接连成功接卸40万吨级满载铁矿石“山东大仁”轮、“明远”轮,超大型船舶接卸逐步实现常态化。
1月15日,船长229米、吃水11.6米的利比里亚籍散货船“阿尔法发现”轮安全靠泊新生圩港区,刷新南京港靠泊大型海轮吃水纪录。
“南京港持续深耕集装箱航线网络,并依托锂电池集装箱专用堆场能力,精准服务新能源产业,助力枢纽型经济发展。并充分发挥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优势,打造‘铁海蛟龙’集散转换服务品牌,推出3条多式联运精品线路,实现联运线路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定班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