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湖州先行。”
从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诞生地,到2014年“生态文明示范区”,再到2024年“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相关法律颁布,湖州始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担负中国政策实验、体制改革的使命。
生态文明之意义,于内,是把优质福利、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变为“硬道理”,以视野长远的审核机制取代唯GDP政绩机制,并促使管制型政府转化为服务型政府;于外,兼顾生产、生活、生态的绿色发展道路,作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样板,为其他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经验。
19年来,湖州的改革历程,不仅包含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映射出生态文明思想与时俱进、持续迭代的创新。
《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发布仪式现场 图:张剑
4月18日,《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于北京颁布。一方面,其以法律形式,制度性地落实试点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已经得到现实检验的基层做法,通过示范性展示,促成“以点带面”的讨论、验证和演变,有望进一步推动体制改革。
从“两山”诞生地到生态文明示范区湖州的“三步走”,隐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进路与决策思路的转变。经济奇迹和环境危机,实乃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
此前的发展模式中,地方政府既要提供廉价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和政策优惠等条件,也要为了本地竞争力优先发展基础建设条件,如公路、铁路、供能,环境保护只是相对次要的考虑,很难在招商引资热潮中获取必要的资源。
甚至可以说,被“忽略”的环境保护政策,是招商引资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其他廉价资本要素一样,来提高投资者的资本回报率。
“绿色智造”是怡达快速电梯的鲜明特色
如何拆解二者,令生产与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成为政府面对的重要问题。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那时,湖州人的抉择也是“艰难”的。要发展,还是要蓝天白云,一时不能兼得。
2004年,“蓄电池之乡”长兴,工业总产值近3亿元的支柱产业付出惨重代价。违规排污相关事件曝光后,被调查的102家蓄电池企业中,仅27%的极板生产企业环保设施基本完善,组装企业环保设施基本没有配套,几近全行业污染。
湖州以矿山闻名,全市有将近1000多个矿坑。德清支柱产业“卖石头”。其时有“上海一幢楼、湖州半座山”之说。挖矿形式粗犷,青山满目疮痍,灰尘满天飞扬。
随后,安吉余村召开村民大会,决定停止挖矿,走绿色发展之路——即使一年减少300多万元收入。这一“高明之举”,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诞生的背景。
由废弃矿坑改造而来的“深蓝计划咖啡馆”
从2005年起,湖州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优市”战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举措,初步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发展新路。
从治水,治霾、治矿,再到全民共建美丽乡村——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德清“中国和美家园”、吴兴“南太湖幸福社区”等,真正重现宋诗“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绿水青山。
2014年5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浙江省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有史以来在湖州实施的第一个国家战略,标志着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十年里,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湖州的改革一直围绕此条主线进行。在出口、大规模外来投资和技术转移比例日益下降的时期,提高广大中国人民的消费、扩大中国内部市场,由此推动更具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背景。
这一阶段探索的实质意义是,在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保护、优化的情况下,如何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
产自长兴县的紫笋茶,被誉为“中国贡茶之最”
2024年,《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颁布,意味着湖州作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足以展现标志成果、先行姿态和使命担当。
湖州市委书记陈浩总结“3个蝶变”“五大典范”,阐释湖州如何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在生产层面,经济发展从“资源驱动”变为“创新驱动”。湖州地区生产总值升至401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跃升至3.4%、居浙江省第3位,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越来越高。
位于安吉县的恒林家居,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
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典范”:培育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地理信息+等八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行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集聚度达70.6%。
以西塞科学谷为代表的“创谷经济”蓬勃兴起,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湖州,并引进了工控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
春天里的西塞科学谷,坐落于吴兴区西塞山绿水青山之间
在生活层面,人民生活从“全面小康”到“迈向共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4400元和47455元,收入比缩小至1.57:1,连续2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打造推动绿色共富示范先行的典范,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了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1.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52.5亿元;成立“两山合作社”,通过GEP核算、竹林碳汇等改革,让“沉睡资源”变成“百姓财源”,累计为村集体和农户增收超1亿元。
加快培育数字游民公社、青来集等青创新业态,乡村振兴工作连续3年列全省第1位。“好风景”里不断兴起“好经济”、催生“好钱景”。
俯瞰坐落在德清县莫干山中的yolo民宿
在生态层面,湖州从“先行地”到“示范地”,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被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组织认定为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典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三美建设”,打造了一座青山碧水“养眼”、蓝天清风“养肺”、净水美食“养胃”、诗意宜居“养心”的全域美丽大花园。
效果上,湖州在美丽浙江考核中实现“十一连优”,“五水共治”九夺大禹鼎、并连续3次荣获金鼎,生活垃圾分类列全国同类型城市首位,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9年上升。
治理意义、样板意义与文明意义湖州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具有三点重要意义。
首先,湖州打造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范。治理由“事”向“制”迭代跃升。
湖州构建了立法、标准、体制、数智、文化“五位一体”制度体系。比如,在地方立法上,出台美丽乡村、绿色金融等11部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在标准制定上,发布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标准112项,12项上升为国家标准;在体制架构上,创新组建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在数智赋能上,开发“工业碳效码”“生态警务”等应用;在文化培育上,成立全国首家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全域开展“绿色细胞”创建行动。
工业“碳效码”平台可进行区域碳监测
此次《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的发布,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孙贤龙指出了四个深化作用:深化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深化认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深化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举措,深化完善升级社会治理机制。
其次,湖州发挥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从而树立“中国样板”,成为向全球展示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
因提出“增长的极限”(1972)闻名世界的“罗马俱乐部”,50年后发布最新报告《翻转极限:生态文明的觉醒之路》(2022),从哲学根源审视地球环境危机,提出用“彻底的再设计”方式推动“显著的结构转型”。报告中特别提到中国国家层面的绿色行动,肯定并推广中国在节能减排、低碳循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生态计划、治理制度。
从一家村办小厂成长为中国企业500强,天能集团走了一条绿色转型和
报告还指出,作为五大试点城市之一的湖州,克服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的障碍,编列“自然资源资本负债表”,将生态文明政策转为量化行动。
4月18日《条例》发布大会后,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主任李宏伟接受采访时表示,湖州展示了国际视野,未来要主动把美丽中国的故事传播出去——包括制度引领、产业布局、“碳效码”等多个方面。
最后,“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者说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构建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政治理想和文明价值。
位于南浔区的浙北星星港基地
孟子反复强调:“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按自然规律生产、遵孝悌之义生活,是孟子“仁政”哲学的核心,也是早期儒家“理想国”的内涵。在中华文明传承的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创造天人合一、安居乐业的乐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绿水青山的湖州,“西塞山前白鹭飞”之重现,不仅是中国生态保护、绿色转型的突出成绩,也有“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增长与富足,更隐藏着“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人心所向。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 出品
作者 |荣智慧
编辑 |陈 莹
统筹 | 查一鸣
排版 | 静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