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者,“美”也。从字面通俗理解,徽州就是美好的州县,此处群山环抱,颇有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韵味。著名的世界文化遗址宏村、西递便坐落于此。
这次旅行便是游览、学习世界文化遗产。当天夜里到达黄山高铁北站。景点可以分为两个组团,西边的西递、宏村、黄山;以及东边的呈坎、堂樾、新安江山水画廊,甚至千岛湖。由于东边的开发略晚些,所以景区之间的交通还有待完善。至于黄山风景区和千岛湖就不在这次的行程之内。大致行程如下:第一天:上午到宏村,以宏村为交通枢纽,下午游览卢村,晚上夜游宏村;第二天:上午游览木坑竹海、塔川,下午游览宏村;第三天:上午继续游览宏村,中午出发去西递,西递同样也可以夜游;第四天:上午从西递返回黄山北站,再由黄山北站去呈坎第五天:上午从呈坎到堂樾牌坊群、鲍家花园,下午去唐模,然后返回高铁北站第六天:报团,新安江十里画廊、徽州古城一日游第七天:打卡老街,最后返程。仅供大家参考,老铁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调整,但是一定不要走马观花。接下来,我会以历史、文化、经济、建筑等等,全方面带领老铁们深度体会徽州。当然我是专业盖房子的,主要还是谈建筑,而且徽州最著名的就是徽派建筑。一、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徽州设县,但那时就是“跑马占圈”。话说徽州,还是从东汉末年战乱,北方的士族为逃避战乱南迁,所以徽州就是移民聚集地,直到靖康之耻,狗皇帝跑到临安,重新建议(南)宋政权,天朝完成最后一次南北大迁徙。徽州就是这样渐渐形成的。这点我第一天下午在卢村得到了认证,敲小黑板,景区里面有专业和非专业的导游,不用理他们,因为景区里面有很多宅子还属于私人,后人们继续住在祖上留下的宅子里,与他们聊聊,要比跟着那些导游有意义。在卢村
“老伯,这个是您祖上的房子吗?”“嗯,我祖上也是北方的,后来来到这里的”“那是什么时候,南北朝吗?”(老人家好像不太了解历史),“是唐,安史之乱吗”“大概齐是1000年前,以前祖上在白洋淀,那里产芦苇,所以祖上姓卢”“哦”(那应该是后晋石敬瑭认贼作父,割让燕云十六州,正好时间、地点都可以对应上。而且要是这么说,霓虹国起什么田中、秋田,也是学天朝人起名的方式)“老伯,这个木雕为什么人没有脸了”“文革……”
二、文化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祖籍就是徽州,他与“二成”和为“朱成阙里”,新安学里就是指他们,所以徽州又叫东南邹鲁。徽州信封孔孟之道,所以去过黄山的老铁可以注意到,黄山没有传统的佛教寺庙、道家道观。在东汉末年开始有一种大的家族叫做——士族,袁绍称四世三(祖上四代,三代是丞相、大将军这样的官职),官场被这些家族垄断,尤其到了南北朝,更是皇帝轮流做,士族辈辈传。另一方面,在天朝,文化只是局限于小范围,到了东周末年,皇权没落,开始了百家争鸣,知识面相平民百姓。所以当中原这帮有钱有势的士族为了躲避战乱,很多来到徽州,同时他们还带来了知识。(也许并不是南边人聪明,而是聪明的北方人去了南方)这的一切一切都促成了徽州人注重教育,在天朝的高考史,徽州的状元数量高举第一。下图是宏村的南湖书院
窗户的冰裂纹代表的是十年寒窗,而且这个学院还有操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经济,政治秦商鞅变法就是重农轻商,商人在天朝应该不是个体面行业。但是到了明清,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人的数量与日俱增,而且形成商派,最著名的便是徽商与晋商。但是这两个商派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有着天壤之别,晋商注重教育下一代如何经商,到了年龄就要去银号学习。在天朝做官,理论上是赔钱的买卖,民国时候,黎元洪当大总统,那都是一月赔多少个袁大头。而古代,做官的前提是要中举,其实举人就是个毕业证。哪里招聘公务员,举人可以去报名面试。为了防止官员家族在地方垄断,当官要离乡背井,每年只能过年才能回家。而且师爷、管家等等还要自理,就朝廷发的那些碎银两只能是呵呵呵,所以为了防止官员用权利画收入的辅助线,朝廷直接发了份奖金——叫养廉银子。按照规定规范做官的都穷成这样了,所以晋商才不会去考功名。唉,北方人太无知了。但是徽商就不同了,一方面有先天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他们以商入仕,以仕保商,这泥马就是官商勾结。这两大商派的发家史应该都是贩盐,在明出国家招标为驻扎边关的士兵运输补给,但是国家不给钱,给盐票,商人拿着这个可以去国有全资盐场领盐,然后去指定场所售卖,由于山西和陕西的地理优于,他们便于提供补给。可是到了满清,长城内外统一了,这种提供补给就不是当务之急的任务了,所以朝廷允许商人出钱换盐票。插叙,到了明中期国家税收已经改革了,举例,以前有劳役,由于劳工出工不出力,所以劳役改革,有钱出钱,朝廷用收来的钱,再雇佣劳工。在这种制度下,徽商在盐场打了翻身战,因为子曾曰:但凡是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晋商、陕商就是这样渐渐被赶出扬州。于是他们无奈转战四川自贡,与此同时晋商开始转型玩金融了。当然徽州人从商最主要原因是土地贫瘠,种粮食养不活全家老小,所以种地不行就干别的,贩盐虽是主业,但是也要多元化发展,山多就玩木材,玩茶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还有徽墨、歙砚、篆刻,总之只要法律允许,能干的都干了。四:建筑
上图为呈坎、宏村、西递的建筑规划。像不像元明清的北京,正所谓依山傍水。从风水角度说,山南、水北为阳,他们在村落的前面又做了一个湖,水表示财,聚水,就是聚财。给老铁们提醒,如果想拍照片一定要住在景区内,清晨去拍
而且住在景区里也适合拍夜景
徽派建筑主要分为三部分:祠堂、民居、牌坊再说祠堂前,要说一下徽州宗族,以及什么是宗族。宗族在殷商开始有雏形,始于分封制的西周。皇位由嫡长子继承,成为“大宗”,同时“姬”就是国姓,嫡出的就分封为诸侯,诸侯又分公、侯、伯、子、爵(想想春秋时候,齐宣公、晋文公、秦穆公。有人会问,怎么长江流域就叫越王勾践、吴王夫差、楚庄王,因为那时他们还没有周朝发的身份证,都是自封的)。在地方上,对于天子他们就是“小宗”,但是在本国就是“大宗”,他们的名就是氏,姓氏之分就是这么回事。给老铁们举例子,三国的东吴,吴、乔就是姓,孙权没事就要给两个老人作揖,老头是乔国老,老婆是吴国太,还有印象吗。吴、乔下面又分张氏(张昭)、陆氏(陆绩)、朱氏(朱然)……周朝就是按照王、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天子的地盘就是最核心的地方叫近畿,这个和后来的直隶差不多。兄弟在四周,比如晋国、鲁国的老板,没事就说自己是姬姓后人。没有血缘关系的就在犄角旮旯,比如姜子牙就是齐国。祠堂就是为了纪念先祖的地方,周礼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左祖右社的祖就是指宗堂
这个是呈坎到“规划图”文献祠就是左祖,长春大社就是右社。
比较遗憾是文献社损坏了,幸运是长春大社还是完好无损,这也是我看见的第一个社。
而且我觉得,这个大社的年代能到宋,能看见宋代的公共建筑,赚了。在南北大迁徙的情况下,老大带着一帮小弟走道徽州后停下脚步,在此繁衍生息,渐渐壮大,他们以家庭为单位,群族而聚,形成宗族,一族一村(介怎么觉得和原始氏族部落相似)。可能老铁们又会问,这种群族而聚的方式,怎么徽州最为典型。因为徽州封闭,与世隔绝。例如扬州、苏州,大江南北都来这里做生意,人员流动大;在南京,以南京城作为核心,周围一片建立最早的卫星城,这些地方不可能有宗族了。祠堂就是族人们聚会议事,纪念先祖的地方,非本族人不许进人。虽然是公建,但是我觉得他开放型不强,只是族长处理大事才会用上。按照等级祠堂,又分宗堂、支堂、家堂,这个从名字上就可以区别不多做解释。接下来无图无真相。宏村——乐叙堂
老铁们仔细看,在木雕中有龙的造型。西递——追暮堂
西递——敬爱堂
唐模——继善堂
唐模——尚义堂
堂樾——敦本堂
遗憾的是呈坎的罗东舒祠、唐模的许氏宗祠由于维修没有看到,这好比看湖人来中国打季前赛,可是科比没上,这都得退钱。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宏村到叙乐堂就应该是宗堂;西递的追暮堂是支堂、敬爱堂是宗堂;呈坎的文献祠是宗堂,可惜已经毁了;唐模的继善堂、尚义堂是支堂,许氏宗祠是宗堂;堂樾的敦本堂是宗堂。我通过考察分析以及询问后人,总结出,宗堂一般为三进、一路,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是客厅,第三进是卧室。和现在的设计差不多。门厅,用专业的祠代替就仪门,就是祭祀时放乐器的地方。客厅,应该叫明堂吧,那就祭祀、议事的地方。卧室,就是“寝室”吧,供奉先祖排位的地方。一般规划在这村里最重要的地方,整个建筑中轴线强烈,将寝室位于高台之上,烘托出该部位的重要。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宗族有许许多多的小家庭组成,在族长的主持下,各个家庭、人员不分高低贵贱都要遵守族规家法,尽到应该尽义务。同时在生产、生活、教育等各个方面也受到宗族的支持和庇护。受儒家熏陶,“忠”、“孝”、“礼”、“仪”,成了族规家法的核心思想。在祠堂之中这四个大字无处不在。牌坊牌坊是一种纪念性、独立构筑物。虽然都是门的形式,但是和霓虹国的鸟居完全不一样,其作用与地中海地区的方尖碑有些相似。牌坊的起源应该是棂星门。棂星门是孔庙中轴线上第一个门,棂星是天上文星,表示孔子是天上星宿下凡。后来棂星门的使用范围渐渐变大,庙宇(北京天坛)、陵寝(南京明孝陵)的第一道门也叫棂星门。再往后变成一种标志性的构筑物,比如设置在路口、街道。最后演变成歌颂功德、贞操牌坊。这正符合崇尚忠孝礼仪的徽州。想必老铁们都听说过堂樾牌坊群。
牌坊分为四种规格1、御制牌坊,最高级别。它是由皇帝亲自下旨,国库出资建造,主要是皇帝对朝廷肱股大臣功勋和德政的褒奖,数量较少;2、恩荣牌坊,第二级别。它是由皇帝下旨,地方财政出资建造,以示皇恩浩荡,荣及乡里之意,这类牌坊的主人多数是为比较高级的官员;3、圣旨牌坊,第三级别。它是由皇帝下旨,自己出资建造,是一些官员们为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家族的荣耀而建;4、赐赠牌坊,第四级别。它是由皇帝口头同意,自已出资建造,是某官绅或土民,事迹突出,荣耀乡里,足需旌表。这几个字刻在牌坊的最高处。老铁们通过上面是什么词,就可以看出牌坊的级别。牌坊基本上都是放在村口,其实就是炫耀。比较著名的牌坊,莫过于西递胡文光牌坊。
牌坊的统一叫法应该是——X柱X间X楼。这个胡文光牌坊就是4柱3间5楼,上面堂樾牌坊群的七个牌楼都是3楼。单看这点,胡文光就比堂樾高大尚。当然也有考取功名的牌坊,唐模——同胞翰林
在整个徽州的牌坊中,最著名的肯定是县城的许国石坊。
它最大的亮点是,在天朝的等级分化森严的社会,它的规格越级了。一般民间的牌坊最多是四脚牌坊(四根柱),只有皇家才允许是八脚,而这个许国石坊竟然是八脚。上面9个牌坊,绝大部分都是第二等级,也就是“恩荣”,从这的也说明古代徽州人在官场里有种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的重点来了——民居先拿宏村大财主的房子举例
这个是我这几天看过二三十栋徽派住宅里规模最大的,他的规模大到已经有庭院了。徽派建筑的是由门厅、天井、厅堂组织,由于受用地的限约,他最多只有三进。这点比江南的建筑还惨。再去徽州前,觉得徽派=江南,其实两者相差还是很大的。这个宅子有两个厅堂组成,前面有庭院、右侧有花园。有两个门,正门与侧门,侧面兼做书房。
庭院还是蛮大的,两侧有厢房,前面的庑廊是放轿子的地方。左侧的厢房供奉的佛祖,前面说了徽州崇尚孔孟,不信任何宗教。而这个佛堂有着特殊性的意义,徽州男人去外面做生意,女人留守家中,“供奉香火”,而且香火不能断,佛堂的两侧还有两个小屋子,这个是给丫环使用。由丫环负责供奉。烧香并不仅仅是拜神,而是一种信仰,香火不断,就表示家族不断。(北京、江南、山西派系的建筑都是把佛堂放在整个院子的最后)
佛堂的后面是鱼池和管家房价,这里有一个国家一级文物,双面石雕(苏州有双面绣、徽州有双面雕,666……)
在庭院同一平面上有三个门,这就是公开与私密空间的分界线。门的外侧,还是管家、丫环、保安的所在。内侧则正真是供家人使用的空间。在过厢中还设有偏房,偏房就是用来接待不重要的客人
徽派建筑,只要在梁柱的节点都配有木雕。(过厢的木雕)。
吞云轩,排山阁,不得不佩服古人文学功底,真会起名字。整个宅子的精华还是前,后堂的木雕。
徽派建筑可以用粉墙黛瓦、马头翘首、肥柱细梁、四水归一这十六个字概括。粉墙黛瓦就不在详细说明了。所谓四水归一就是指天井下雨时,雨水顺着天井的檐留下,将雨水汇聚在明堂,然后通过底下的暗排,将水排到室外,这点和古罗马的建筑有些相同。由于徽州男人常年在外做生意,所以外墙建得高大,而且首层无窗,二层及以上开窗很小,墙体的防御性很强,以至于宅子很封闭。江南地区的宅子用地再节约,堂与堂之间也会有庭院,而徽派是堂与堂相连。这就产生了天井,天井是宅中人们接触室外的唯一途径,天井又兼备采光、通风的作用。从现在的建筑功能分析,徽派建筑设计得不是太合理,由于采光通风不好,较阴暗潮湿,所以它夏凉,冬更凉,而且由于“开洞”比较小,有眩光。我开始还疑惑为什么梁上会有吊钩,这个是用来放灯笼的。肥柱细梁就是那一圈弯弯的梁,俗称月梁,也叫冬瓜梁。从材料力学的角度分析这个弯弯的梁有点类似于拱,在结构上处理大跨度的思路是把竖向重力转换成水平轴向力,拱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但是从整个结构的角度分析这圈弯弯的梁,更重要的是起装饰作用,这个与北京四合院的“枋”相似,只不过枋是彩绘,而月梁的雕刻。在雀替、蜀柱、叉手等部位(北京四合院的叫法)都是木雕的精华。还有一个“斜撑”(这个在北京四合院没有),从这个就可以看出宅子主人的社会级别,平民百姓雕刻是花草、人物、做官的是狮子。仔细看的老铁们会发现,在二层的栏板处会有一个个小洞,过去的女子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是北京四合院的形式),徽州也是,女子住在二楼。虽说古代是父母包办婚姻,但是相亲的男方来到中堂,住在二楼的女孩儿可以通过栏杆的空洞,观察未来的那一半。我在卢村问宅子的后人,这个梁是先雕后装,还是先装后雕。后人说,盖房子是一帮人,最后是雕刻师傅负责雕刻。接下来说一下宅子的核心——中堂,它在宅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称的布局体现出强烈的宗法观念,小空间赋予了丰富的精神意境。由于宅子的封闭性,它成了宅子中所有视线的焦点,有着强烈的向心性。但是它由对称所产生庄严的氛围,又让人不敢靠近。桌椅的摆放也体现出上下等级关系。北方建筑是以院落为整体,进行组合,它属于平面布局。而徽派建筑是空间布局,把所有的房屋集中布置在一个空间里。堂,原本是建筑物的台基,后来与“殿堂”组成高大的建筑物。如果建筑物的高大有等级,那么最大的就是殿,小一级的就是堂。它完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但是在徽派中与其他空间挤在一起。如果身临其境,宅子给你的感觉很压抑。
顺便说一下徽派的门天朝建筑讲究门堂之制,门、堂分开设计,在平面上门与堂将露天的庭院组成一个建筑平面,构成一个整体。堂是主体,门是外表,随之门的作用也得到加强,赋予了相对的功能,渐渐的门也成了建筑单体。周礼规定,天子五门、诸侯三门……,这就是三朝五门。拿故宫举例就是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在电视剧里皇帝在在太和殿里上朝,其实是错误的,明朝的皇帝在太和门上朝,到了雍正挪到了乾清门,这个朝叫日朝,也叫内朝,是处理日常事务。午门就是中朝,比如颁布法律,部队出征壮行,都在这里举行。天安门就是外朝,比如接待外国使节。所以门不仅仅是划分空间的象征,更有了自己的功能。但是徽派建筑的门,就不同了,它没有具体的功能。它有两种样子,一种叫门楼式,如上图,另一种是牌楼式,如同是把牌楼“贴”在了门上。所谓千金门楼四两屋,宅子的主人用门楼来彰显他的身份。上图的门是凹进去的,这是代表做官。一般商人的门是平的,没有凹凸。过去两家结婚时,往往要求门当户对。其实“门当”与“户对”是指大门的两个标志。门当就是大门前面的两个抱鼓石,会对是指门门楣上面的突出的装饰,它有些像古人女人头饰的发簪,所以又叫门簪。古代,由于礼制,等级观念强烈,从大门就可以看出宅子主人的社会地位。拿北京举例,最高级别是天安门,它最大的特点是有门洞。其次是恭王府,亲王级别的门。然后金柱大门和广亮大门,这是有钱有势级别的的门。最后是什么蛮子门、如意门,这些都是平民百姓的门。古代媒人来说媒,先看外面的“门当户对”是否级别相同。由于徽派建筑受用地所限,无法将门独立设计,所以只能在砖雕上做文章。在宏村还有几个不错的宅子,比如务本堂
个人觉得务本堂应该是个祠堂,而且在大门是牌楼式,上面还有“恩荣”。汪大燮故居
这个宅子的斜撑就是狮子,说明在官宦人家。在徽州桌子的摆件也有说法,“钟”、“镜”、“瓶”,放在一起叫——终生平静。然后说西递的宅子俗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西递与宏村的宅子相比略有不同。西递的房子多是一进,更准确说应该是三合院。相似的砖雕木雕石雕就不说了。
下面拿两个宅子举例说明,一个是大夫第是,一个二品官的膺福堂
在西递的宅子有设一个仪门,这个类似于现在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仪门有一个高高的门槛,古时门槛是衡量一个人官职高低的标志,官职越高,门槛则越高,当人越过门槛时,肯定会弯腰低头,这就是它的作用。当然现在鉴于安全,现在门槛已拆。平时仪门只开两侧的边门(好像是左文右武),七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走中门。还有一些大事,比如娶妻也是走中门。在堂的两侧各有一个厢房,这样更能烘托出堂的地位。厢房一侧是书房,一侧是卧室。从这点还是可以看出徽州人对读书的态度,把书房放在实行家法房间的一侧,而且书房的门扇木雕多是冰裂纹,表示十年寒窗。从整个空间分析,这就是现代复式结构住宅。天井(明堂)就是吹拔空间,中堂就是起居室,但是它要偏正式一些,二楼是私密空间。下图的建筑有着一个很有趣的功能就是抛绣球。它正好处于整个村落最核心的地方,前面是广场。
由于宏村开发程度比较高,里面全是商业,原有的气息已经荡然无存,而西递就比较适中,商业占的比重不是太高。
粉墙黛瓦,马头翘角最后一站——呈坎,它相对于西递开发的程度更低,除了景区入口处出酒店,一切都保留着原汁原味。而且强调一下,这个酒店设计爆赞
从个人非专业的角度说,就是一个改建或者是修缮的建筑,最传统采用新旧对比的手法(比如老贝头的卢浮宫改造),外表还是保留徽派建筑的原汁原味,但是内部是按照现代主义风格重新进行布局。先打卡一下,最有特点的房子——燕翼堂
在宏村、西递没有三层的建筑,但是在呈坎三层的建筑,可以说是大户人家的标配。当我进入这个宅子时,第一感觉是,这个肯定是元末明初出的,就如同我进入长春大社时,觉得这个年代能到宋一样。不要问为什么,这就叫专业。宏村的楼梯是隐藏在太师壁后面,呈坎的楼梯是在两个堂之间的天井两侧。整个宅子基本上也没有繁琐的木雕。而且上图那个自动灭火系统有点意思。下面也是罗氏后人的一个宅子。
一般的宅子首层层高到远远高于二层、三层,但是这个大概是一样高,主人把堂设置到了二层。
听里面的人说,如果天井下面的明堂,地面是凹进去,有造型的就是明代的,到了清就与周围的地面一平了。从这些“日”、“中”的造型字也可以看出它的象征意义。下面有一个很有特点的宅子。
两个堂之间的天井很大,已经构成了院落。我问宅子的后人(就是图中坐着的那个人),他告诉我这个宅子以前是私塾。在这个宅子旁边的宅子才是正真的家。
我问后人,“为什么不在书房里读书,而要建这么大的宅子。”“这不仅仅是给自己家的小孩儿读书的地方,而是周围的亲戚家孩子都送在这里读书,平时在这在里面。”“那么教书先生的,也住这里了。”他指了下仪门,“这就是教书先生休息的地方”从这个宅子就可以看出徽州人是如何培养下一代。而且以前的大户人家并不都是周扒皮、黄世仁。徽州地区的木雕绝对爆赞
在呈坎亮瞎我双眼,这个小木条……。
第一次看见金丝楠木的实体家具。徽派建筑大致就与大家分享到此,现在在说几个徽州风俗与特色。
当地有个风俗,叫晒秋,就是指五谷丰登之后,将丰收的作物放到大广场。
我想“背井离乡”这个词指适用于北方,在徽州的村落是将溪水引入户前,没有井,宏村就是典型的例子,那些大户人家均住在上流,在水沟每隔几米会有一个石挡板,这个是为了挡住水面上的杂物。但是在大户人家,有时还会有井。
月沼
宏村月沼的设计,就如同欧洲的广场,修建在最核心的地段,它以前应该是村民平时集聚的场所,而现在已经成了宏村到标志,以及打卡圣地。古树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儿时的记忆,那就是大树。它历经长年的风雨,具有着一种长辈的尊严,它默默无闻的监视着人们,同时人们也毫无保留的向它诉说着一切。也许在现代化的城市再不也不会有这种大树,但是在古老的村落它依旧是人们精神的象征。最后打卡新安江
在明末清初时候有一个画派叫做新安画派,一般有志之士不满于清廷统治,隐居于山林,他们推崇倪瓒为宗师。师法自然,侧重线条造型,没有大面积的渲染。最后总结,徽派建筑外檐白、黑之间配色,看似平淡,却有着典型东方文化韵味。中性的色调使它更好的融入于山水之间。远看就是一副水墨画。建筑原本就是包罗万象,它不仅仅是砖、瓦、木,它更代表着历史、文化、风俗。它的高墙代表着封闭、与世隔绝。建筑单体是以天井、中堂为中心,整个村落是以祠堂为中心,这种向心力也符合群族而聚。四水归一,也表示着天降洪福的风俗。明成化、弘治时期手工业开始发展,也体现在木雕、砖雕、石头雕上。徽派建筑是一部实体史书,三雕体现着岁月的沧桑,站在宅子中仿佛穿越回500年前的徽州。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