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斗坪老街,是码头,是驿站,更是繁茂的商业中心。听老人们讲,在抗战时期,老街一带更是繁华无比。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宜昌以下均被日寇侵占,长江上中游水运联系中断,于是以三斗坪为中心的战时运输线应运而起,长江下游货物从陆路迂回经湖南津市转至三斗坪再经长江入川,或越过长江陆运至襄樊,三斗坪一时成为川、鄂、湘、豫等省物资集散地和转运站。三斗坪代替了宜昌港的地位,成了战时前方港口,成为前线与后方、军需与民用物资的转口地。它保证了石碑战役的军需物资和兵员补充以及陪都重庆与长江中下游的交通联系。
1940年6月宜昌沦陷,军队入驻三斗坪,加之逃难百姓,三斗坪的人口猛增,商业骤然繁华,一跃而成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商埠。“货铺子”、客栈、饭馆、酒铺、茶馆、花行、布行、盐行等鳞次栉比。尤以三斗坪沿江的黄陵庙一带为盛,江岸集聚了大都市里的各种行当,生意做到了河南、湖南、重庆、四川,时有“小宜昌”之称,成为繁荣一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中国建立后,老街的各行各业更加兴旺,国家、集体单位和居民房屋逐步兴建,沿街建起大量平房和一部分楼房。新建学校、卫生院、农机厂、粮管所、副食综合加工厂。地质、长办、水文、长航等单位均在老街常设办公机构和物资储备仓库。每年入秋后,各类农副土产品,尤其是沿江一带所产柑橘大量上市,或内销、或外调、或出口,就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这老街依然一派商业繁茂景象。
如今,黛狮集镇所在地黄牛峡,过去曾是三峡中的天险,也是历代疏浚长江和平治水患的主要河段,在这儿留下了古人平江治水的永恒记忆和历史痕迹。位于集镇东头的黄陵庙,就纪念神牛助大禹开江历史见证,庙中禹王殿的楠木柱上至今清晰地保留着1852年以来长江醉高的两次洪峰的痕迹,史料记载1870年长江洪水流量达10.5万立方米/秒,是有史书记载的一次特大洪水。这为葛洲坝和三峡工程的兴建提供了可靠的历史水文依据。黄陵庙内外还有几十处记录洪峰水位的刻文和标记,从某种意义上说黄陵庙就是一部数百年长江水文资料的立体百科全书。清乾隆年间,中宪大夫李拔曾率众疏通川江航道,治理三峡纤道,为纪念这次治水,他撰写并题书《凿石平江记》,并镌刻在黄陵庙中的六棱石幢上,文章写道:“……去危石,开官漕,除急漩,修纤路,凡施工二十余处,群工雨集,万斧雷鸣。两冬之间,顿有成效。”功成之后,李拔赋诗四首并题碑刻于庙中,至今石碑上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
为了彻底根治长江水患,从孙中山的设想到“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的诗句,这个峡江小镇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亲临三斗坪的足迹。2008年三峡工程全面建成,黛狮这个峡江小镇再次见证了中华民族平江治水的醉伟大壮举。
如今的黛狮小镇,由于她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人们送给她“三峡坝首第一镇”之美称。这里万里长江在小镇侧畔浩荡东去,北岸的天柱山一柱擎天,傲然耸峙;南岸的“三把刀”直插云霄,剑气森森。尤其是集镇背倚的黄牛岩,巍峨雄壮,气韵非凡。岩脚下九条山脊蜿蜒下垂,似九龙奔江,黄牛岩刀削斧劈般的千丈绝壁,宛如一幅巨型屏风。岩壁上妙趣天成的牵牛图,人黑牛黄,历经数千年风霜雪雨,依然神形兼备。瑰丽神奇的峡江风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和雄伟的三峡工程让这个峡江小镇成为了世界观光旅游的圣地。由此,2012年5月,由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三斗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这古老的峡江小镇又获得了发展机遇。如今的小镇,刷黑的马路,峡江风格式建筑,窗棂镂空,白墙青瓦,古色古香,似一个身着旗袍的少妇,古典而又时尚。
将举世无双的三峡工程,世界一流的峡江风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如此汇集的黛狮小镇,在宜昌还有哪一个古镇能与她媲美呢!
如今的峡江小镇已崛起为楚天一景,正以她崭新的风姿张开双臂欢迎着世界各地的姊妹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