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色诱人,美景留人,当初开村庄主胡千二路过此地时,想必一定正是某个深秋的黄昏,迷幻的色彩让这位本就淡泊名利的智者停住了脚步,以至于成就了这座古老的山村。
和别的古村落不同,在小胡村,你看不到深院高墙,看不到富宅豪门,也看不到古牌坊、古匾额,这里没有古老的建筑里深藏的功名富贵,没有财大气粗,没有颐指气使,甚至太过厚重的历史在这里也几乎不可寻觅,这里有的只是平民的安逸和富足,有的只是乡野的轻松和恬适,沧桑的青砖灰瓦,间夹在现代的绿树红墙之中,古老的青石村巷,连接着年轻的水泥车道。过去现在,在这里交融,恬静和喧嚣,在这里碰撞,一种别样的气息,让这个村庄的风景流荡着一种独特的体味,以至于你走近时,有点穿越,有点梦幻难辨。
“涧水来自千仞岗,回回曲曲抱村庄”……山生水,水生民,民生村落,小胡村历经千年时光,一代一代生长,轮回百转,繁荣不息,将一个乡野神话足足演绎了八百多年。
灵异而神奇,古老的传说与历史相融,真假难辨
时光缥缈,一些故事开始发酵,真真假假,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佳话和典故,给古老的村落增添着迷人色彩。
青山头永不枯竭的螃蟹眼泉水,无论阴雨天旱常年清澈,水质优良,仿佛上苍恩赐的美酒佳酿,天生自然,甘甜醇美,千百年来一直滋润着周边生民;仙人洞里天然石椅、石凳、石盆与石床,随时似乎都能让你聆听到仙女的轻声细语;据说鸡冠山上曾有天然石鸡,可以神秘的预言凶吉,有说石鸡头朝何方啼叫,何方就必有灾难,诡异的色彩让人讳言,只是石鸡屡泄天机,终于激怒天帝,遂命雷公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某一天劈断其头,让其不能再鸣……在这里,每山皆有风景,每山各有传奇,风景走过一茬又一茬,故事一个接着又一个……
千百年流传,有些故事更是融合了当地的名人,真人和神话结合,已经让你真假难辨。月山寺、四姑庵,八魔祖师、失王菩萨,这些散落在小胡村周边的梵音佛事,佛祖们涅槃轮回故事,精彩的程度更是让你折服,以至于深信不疑。
据说,小胡村的胡姓本就分两支,一支是当地员外胡,另一支是天官胡,二胡各有故事得以流传。
胡员外的故事说的是“四姑庵”,说的是胡员外生有四女而无子,他虽有万贯家财却无子嗣继承,于是胡员外在观音菩萨面前许下大愿,若能得一子,愿在南山脚下建一座四进的庵堂。而许愿不久,其夫人果生得一子,于是胡员外还愿建庵堂,并让他的四个女儿(一说是四女儿),在此出家,后人遂将此庵称作“四姑庵”。
天官胡的故事,说的是天官胡驸马,又称“失王”,是当朝附马。他练有一身缩骨童子功,专盗官府富户钱财,救济灾民,捕快又无法捉拿到他,即使费九牛二虎之力拿住,也无法捆绑。有一次他自已缩进铜水壶里,随差役到殿,皇上问此人现在何处,差役指着壶说:“就在壶内。”皇上惊异,脱口而出:“怕是个怪物,哪有人能呆此壶,倘若他真在此壶,那朕不但不罚他,还奉他为上神。”胡驸马从壶内跳出,銮殿惊恐,皇上无奈,金口玉言,只好免去罪责,封他为“失王菩萨”。
故事说的有板有眼,人物个个皆是胡氏先祖,传说虽不完整,但也活灵活现,足以让你能够重温胡氏先祖们的智慧和荣耀,能够在伸手之间触探到他们的体温。
而关于月山寺所供奉的八魔祖师(又称湖北八魔祖师),更是结合了一定的历史史实,说的是清末江南瘟疫后,湖北移民涌入,因怀念故土,在月山山顶平台上修建祖师殿以纪念先祖,殿中供奉主神塑像以移民祖师形象为模型,中年法身,三绺胡须飘洒胸前,面容慈悲和善,双目有神,其势威武庄严,主神两旁供奉着站将数人(据说站将外形也是以建殿移民的舅父舅母等亲戚为原型而塑,员外及员外夫人的装扮),此主神人称湖北八魔祖师。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已经可以混淆视听了,但不管真假如何,却是给这个古老的村落增添了血肉气脉,让你在观景的同时更想去一探那隐藏于山水背后的秘境。
曾经的宅院住着古老历史的后裔
至于小胡村的历史,有限的资料见于《胡氏宗谱》,谱载:宋靖康元年(1126),金人进犯中原,迫使赵室南迁。彼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绍兴三十二年(1162),主战派将领虞允文奉朝命带兵前往采石抗金,一时粮草缺困。湖州骆驼桥富户胡千二献粮千石,并亲自押运至采石。虞允文得粮后,打败金兵。胡千二因献粮有功,被朝庭封为世袭知县。淳熙七年(1180),胡携家赴任,途经宁邑通灵峰北的鸡冠山(地属宣州),见此地山水秀丽,土质肥沃,宜于躬耕,遂命长子胡继唐代其袭职宁国知县,自己则偕其余诸子家人于鸡冠山麓筑室而居,始建小胡村。而关于胡氏,据说在唐宋时期为名门旺族,出过“天官”,其始祖唐银青光禄大夫胡学带兵镇压过黄巢起义,屡建奇功,很得李克用赏识,赐胡学与李氏嫡配。据说其后人现仍保存有胡学夫妇画像,并有李克用的亲笔撰书。
小胡村的桥,见证历史的活化石
据说,康熙、乾隆年间,是小胡村最鼎盛时期,彼时村巷交错,人丁兴旺,曾一度有36条大巷,72条小巷,至今还有石板巷、木竹巷等古巷名在。蜜枣是当地最著名的物产,相传自宋时,古村就有制售蜜枣生意的。“一条扁担,八根绳,回来一把刀”的说法一直在村中流传,说的是胡氏先祖们卖枣的艰辛,古时交通不便,蜜枣制成后,全靠人用箩筐挑着,翻山越岭出外兜售,一走百余里,常有遇到强盗、土匪,被抢的两手空空,故有“回来一把刀”之说。
有文字的记载只散见于那些民间的故纸堆里,可信也可质疑,不过,我们回溯历史,一般除了在纸质的官方文献或族谱宗志里寻根求源外,最大的来源或最重要的路径就是还可以去寻找那些遗留的残垣破瓦、朽木碎石,这些东西看着不起眼,却往往印着最重要的年轮痕迹,如同铁证,让你没办法去否定他当初的存在。
在小胡村,这样的铁证实在太多,每一样都可以把他的历史往前一移再移,每一样都可以把他的故事改写再改写。
宋代花戏楼,明清古民居,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徽式三层楼,这些古老的建筑早已经专家勘定,是也不是,专家说了算。不过,我们去小胡村,最值得一看的,那应该要算桥了,虽然大多数桥的年代并不久远(清代居多),不过,单从这些古桥的数量上,我们就不难想见小胡村曾经的繁华和熙攘。
清代石拱桥,位于现王胡村中,建于清,单孔石拱,长4.30米,桥体保存完好,原是连接王胡二村的重要通道。而据说,在小胡村的历史上,原来是胡村和王村相互分开的,穿越村落中间的东冲河,原也不位于村中间,而只经王胡西边,历史上因王、胡两姓不合,从中间挖河为界,改引东冲河水流而入,楚河汉界,各成壁垒,甚至两姓不准来往与通婚。只是这种不合究竟持续了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既然清代有桥,那么想必那时两族之间已经关系好转,要不然也不会有桥这种联系的纽带了。
古老的石桥,寂寞的述说前朝往事
“百步三道桥”,这更是小胡村的地标,也是见证小胡村历史的最铁板物件,对梳理小胡村的历史脉络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三道桥中的祖桥据说始建于南宋,算是村中最古老的一座石桥,碑刻文字记载大修于明,《古桥重修碑记》说是明万历乙未(1595)年重修(有说是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重修),以胡文工,胡思祥等人为首,竭力营修。桥下有一碑文“重修祖桥,劝缘为首”,并附诗一首:“北岭南溪一座桥,通京远帝到今朝,水涌桥濉跟脚在,重修依旧出英豪。岭尽源头万古桥,悠悠昼夜水廻朝,阴功摊击无穷富,定见贤门产俊豪”。
关于“三道桥”的传说,一说是当地富家人士为了模访古代京城皇宫的一个百步三道桥而建(这个京城皇宫说的是哪,究竟是不是故宫谁也不知),目的就是可以让这里的子孙做皇帝;又说每个桥都有一个“山峰”,传说是为了压制一个作怪的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