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 文/图)6月28日,成都市教育局召开全市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创新实践启动会,发布了《成都市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和《成都市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建议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创新开展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
会议现场
为何开展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
“抓住教育根本规律办学”
习惯养成教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成都为何要重提“习惯养成教育”?
会上记者获悉,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从教育强国建设层面,开展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学前教育是为儿童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基,这其中儿童习惯养成教育是关键一环;从儿童成长规律层面,将实施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是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有助于避免“重结果轻过程”等教育功利化问题;从成都学前教育发展基础层面,成都教育体量大、发展快、成果厚,有创新开展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的基础。
幼儿园学生正在开展游戏活动
成都学前教育开展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有哪些良好基础?会上,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成都的《幼稚园教材》中就明确提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形成了60个中心单元教养活动,并于1955年开启了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近年来,成都各区(县)和幼儿园一直在因地制宜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
活动当天,来自12个区(市)县、52所幼儿园的98项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物化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包括《慧养·顺成——幼儿养成教育教师手册》,《蒙以养正——基于儿童视角的养成教育》操作手册、活动集、故事案例集等成果。
“成都全市整体推动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创新实践,是一项做到老百姓心坎上的民生工程。”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鄢超云在会上表示,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是成都市落实国家有关要求的具体行动,“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习惯养成是重要的系统工程,将让孩子受益终生。
“成都创新开展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是抓住教育根本规律办学。”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文化专委会副理事长李浩英认为,成都市从生活、交往、学习三种核心习惯入手,全市总动员、各区县和幼儿园百花齐放开展探索,将为每个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全国习惯养成教育作出示范。
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重点是什么?
三种核心习惯15个养成重点62条具体建议
此次成都市教育局发布的《方案》聚焦热爱生活习惯、乐意交往习惯、喜欢学习习惯三种核心习惯的养成,确立了三种核心习惯的15个养成重点。《清单》按照生活、交往、学习习惯分成三张,分别确立了三种核心习惯的主要养成目标和子目标,并呈现了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典型行为,向园所教师和家长给出了62条具体建议。
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物化成果展示
《清单》以“3531”的模式呈现。
第一个“3”指生活、交往、学习三种核心习惯。
“5”是指每种核心习惯的5个主要养成目标:生活习惯的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喜欢运动、安全卫生、劳动启蒙5项主要目标;交往习惯的自我肯定、友爱同伴、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热爱集体5项主要目标;学习习惯的好奇好问、专注坚持、勇于探究、喜欢阅读、多元表达5项主要目标。同时,每个主要目标下有2-4个子目标,以便更易于园所操作与观测。
第二个“3”指针对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典型行为表现,并基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提出了养成建议。
“1”是指一项留白,即“实践记录”,为各类主体开展儿童习惯养成教育提供工作指导的同时,也为未来优化留出空间。
如何创新开展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
做好课程建设、队伍建设、评价监测三件事
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一直存在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情景中,成都如何实现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方式的创新?会上明确,创新开展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是在保持原有课程框架、核心内容等不变的基础上,更加系统、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地融入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则、目标、重点、举措等内容。
即,做好课程建设、队伍建设、评价监测三件事。
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物化成果展示
做好课程建设“核心事”。将养成教育融入园本课程体系,结合此次的《方案》,将养成教育自然地渗透进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养成教育契机,抓住幼儿生活中的细节,及时引导和鼓励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并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形成养成教育多主体合力,建立园所、家庭、社会、行政“四类主体”协同养成儿童良好习惯机制,园所将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有机融入园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中,筑牢养成教育主阵地;家庭与园所协力帮助儿童养成三种核心习惯,发挥家长育人首要职责;社会为儿童习惯养成提供适宜的物理环境和支持的心理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履行统筹指导评估职能,分批次遴选养成教育市级试点园,鼓励区(市)县探索养成教育评价体系,保障养成教育有效开展。
做好队伍建设“关键事”。打造引导能力强的园长队伍,加强园长培训和人才储备,发挥好园长第一责任人作用,带领园所将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理念与做法渗透到园本课程与教学实践中;打造专业素养好的教师队伍,开展养成教育培训,搭建交流平台,增强教师对养成教育的理解力与实践力;培养教育支撑力足的保育员队伍,明确保育员是儿童成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转变“包办代替”的理念,鼓励保育员积累养成教育实践经验;组建服务意识强的教研员队伍,健全市—区—园三级联动教研机制,通过开展专项教研、幼小联合教研、助推科研课题孵化等形式,增强区域园所对养成教育的共识,丰富区域养成教育实践。
做好评价监测“实在事”。探索养成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保教过程为主,系统建构评价内容,以现场观察为主,协同运用多元方法;优化养成教育质量评价实践,以专业研培为主,组建养成教育质量评价队伍,以专业工具为主,发挥评价的积极效能,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儿童习惯养成教育信息;提高养成教育质量评价效用,各区(市)县将基于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目标,根据评价指标及时发现优点和不足,改进养成教育实践,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据了解,接下来,成都市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方案》,以市级试点园为依托积极开展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实践。在引导家长和社会理解并支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助推园家社协同共育、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整体推进全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