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时期的歌剧《白毛女》剧照
20世纪30年代,河北平山、阜平一带一直有“白毛仙姑”的传说。那里的山区农村,人们习惯于在路边建一个类似小房屋的设施,里面供奉神灵,并在神灵前放些水果、馒头、糕点作为贡品,乞求神仙保佑。某地有老百姓发现白天放在神灵前的贡品第二天不见了,感到奇怪,便深夜守候,半夜看见有满头白发的女人出现并把贡品拿走,以为是神仙显灵了,于是“白毛仙姑”的传说不胫而走。
1940年,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的南滚龙沟村,迎来了《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的前身)的进驻。报社有位名叫李满天的记者根据在当地听到的传说,撰写了报告文学《白毛仙姑》并刊登在《晋察冀日报》上,报刊通过山西的五台山送达到延安。
处于中国革命中心的延安云集了当时国内众多的知识分子和文艺骨干,大家对《白毛仙姑》的故事很感兴趣。有关人员依据这一传奇故事完成剧本创作,排练了歌剧《白毛女》。1945年4月28日,歌剧《白毛女》首次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演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和中共七大代表以及社会名流共1000多人观看演出,得到一致好评。
1949年5月北平解放后,中共中央责成东北电影制片厂将歌剧《白毛女》改编成电影,编导水华、王滨特意邀请平山籍作家杨润身加盟。1951年中秋节,电影《白毛女》在全国25个大城市155家电影院同时上演,《白毛女》的故事在全国家喻户晓。
1951年,歌剧《白毛女》第一次被中国青年文工团带出国门,在国际上用歌剧的形式讲述中国劳动妇女的故事、展示中国妇女勇敢刚毅的性格特征,把中国故事的独特之美呈现在国际友人的面前,受到极大的欢迎。歌剧《白毛女》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演出成功后,同名电影、京剧、连环画、芭蕾舞剧也相继问世。20世纪60年代末,芭蕾舞剧《白毛女》的电影在全国放映。优美的旋律配以步履轻盈的芭蕾舞姿,把跌宕起伏的悲壮故事演绎得惟妙惟肖。不但生动地表达了剧情,还在激发观众“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情感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白毛女》伟大成就的背后,我们不应该忘记故事的原型。没有她的悲壮故事,也就难以造就中国文化艺术的辉煌。《白毛女》的故事是根据发生在平山、阜平一带的传说改编的文艺作品。既然是传说,一定会有原型的存在。那么,故事主人翁的原型是谁?其实,在平山县与阜平县交界之处南滚龙沟村确实有一位与《白毛女》相关的人物存在,她就是19世纪末出生、因被地主逼债逃进深山并在山洞生下一个婴儿的妇女——左双。左双就是《白毛女》的原型。
左双出生在灵寿县宅头乡苏家庄村,后来嫁到平山县宅北乡会口村的赵家。由于欠了地主的债无法偿还,因被逼债,全家逃离会口村,躲进滚龙沟村西部5公里之远的山洞内,靠垦荒为生。当时左双已怀有身孕,并在山洞内产下一个婴儿。这个细节与电影《白毛女》中的细节相吻合。
左双一共生有3个男孩:老大赵荣、老二赵义,在山洞里出生的是老三赵林。其中,只有赵荣结婚成家,赵义很早就去世了,赵林成年后在山西服兵役,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负伤回到石家庄治疗,医治无效而去世。依据这一线索,赵林大约是1930年左右在山洞里出生的,据此推断,左双逃进深山的时间大约在1930年前后。
当时左双是全家逃进深山的,否则,没有成人照顾,在山洞里产下婴儿存活的可能性极小。听老人们说,当年左双下山接泉水都要抱着孩子,担心被狼叼走。山洞南侧100多米的地方有一块坡地,适合种些庄稼,或许这就是左双一家勉强维持生命的依靠。
新中国成立后,左双一家被接到山下南滚龙沟村落户,分上了田地,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左双感恩共产党和八路军救了她,在集体劳动中非常积极,为多交公粮,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多次被选为劳动模范。在20世纪60年代在全国掀起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她更是忘我地劳动,报答党的恩情。
1973年至1976年间,左双当年在山上的栖身之地,成为教育年轻人的活教材,成批的学生到这里接受教育。左双每次都拄着拐杖上山,为下一代讲解党的救命之恩。为此,她在洞壁上写下了“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等感恩的话语。
结合20世纪30年代左双因地主逼债逃往深山的经历以及地点(平山县与阜平县交界处);再结合滚龙沟村有老人说,电影《白毛女》作者之一的杨润身曾在1970年来到滚龙沟,他亲自听杨润身说过“左双是白毛女的化身”这一事实,可以断定,《白毛女》的原型就是河北平山县南滚龙沟的那位饱受旧社会地主压迫的妇女——左双。
今天,如果我们不对左双那段悲惨生活经历的素材进行挖掘,并与《白毛女》的故事进行比较、推论,找出符合逻辑的相似之处,确定其原型,真相很可能将永远封存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无人知晓。左双是千百万中国劳动妇女勤劳、勇敢的典型代表,尽管老人已经在1977年离开了人间,但是,她那种不畏艰难、对新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共产党感恩的高尚情怀,将会随着以她为原型创作的文艺作品——《白毛女》永远在人世间流传。(周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