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刘云 徐振天 文/符畅
文脉调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美食塑一方魂。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番禺,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依江傍海、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美食产业蓬勃发展。如今,“食在广州,味在番禺”已成为番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番禺之味,是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也是游子镌刻在味蕾上的乡愁记忆;是人们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扩大国际“朋友圈”的重要窗口。品一口番禺美食,香气在唇齿间流转,回味无穷,恰如岭南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咸淡交融 物阜民丰
珠水浩荡,奔流入海,润泽大地,滋养万物。番禺地处珠江入海口,也是珠江水域连接南海的重要位置,站在莲花山上远眺,海面上清晰可见一条狭长的分界线,江与海的颜色泾渭分明,咸淡水在此交汇碰撞,孕育出无数美味,水产肉厚肥美。且番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的适宜的条件,可谓“有山可茶,有水可渔,有草可牧,有田可谷”,遍地皆是食材。
番禺历史文化名人、位列“岭南三大家”之首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食语》中就曾这样描述:“惟下番禺诸乡,其俗微重朴勤,能尽地力,早禾田两获之……民皆纤啬筋力,以本业为孳孳。亦可谓地无废壤,人无游手者矣。”自古以来,番禺人不仅辛勤耕耘,更是擅用在地食材,以粗料精做手工菜,讲求不时不食、不鲜不食,将对“味”的追求发挥到极致。
历史记载,早在2000余年前,番禺就有煎焗禾花雀、绿豆酿莲藕等美食。食材种类的丰富多样支撑番禺饮食的发展,也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风味:沙湾姜埋奶、市桥白卖、南村古法烧鹅、石碁烧乳鸽、石楼莲花宴、“钟村三宝”……历经千百年的沉淀,番禺美食保留了岭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逐渐渗透进番禺人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人们对生活的哲思。
珠江水系最常见的鲮鱼,是番禺人以巧思制作平凡食材的典范。鲮鱼肉质鲜美,但骨刺多且密,不便食用。而番禺大厨将鲮鱼去皮起骨,只留鱼肉并打成胶状,混入腊味、虾米、陈皮、胡椒粉、鱼茸等食材做成肉馅,再用白色的鲮鱼胶做外皮包裹肉馅,一道爽甜清香的“市桥白卖”应运而生。自清代至今,这道美味流行于番禺茶楼里,成为异乡游子最牵挂的味道,也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感叹“倍感亲切”。
美食除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金山爬一爬,兴旺又发达”。传统特色美食“爬金山”是鲮鱼在番禺最刁钻有趣的吃法,将鲮鱼起皮去骨搅碎,做成胶状生鱼滑,在铺满生菜的转盘之上堆成小山的形状,盘子旁围着一圈用鸡骨、猪脚熬制的热汤。食客们用勺子将鱼滑从底部扒起,放入热汤中涮煮,再滚两圈酱汁,伴着升腾的热气入口,鱼肉的鲜香与嫩滑的口感在味蕾上绽放,幸福在这一刻具象化。
“一条鲮鱼能够玩出这么多花样,足以见番禺人应时顺势、物尽其用的精神。”广府文化研究学者、番禺区饮食行业商会顾问林劲感叹道,“番禺菜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鲜明的本土特色,既体现着‘细品生活’的人生态度,也彰显了对不断融合创新的追求。”
传承创新 世界知味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番禺人的“好食之风”,从历代文化名人与美食的故事中可见端倪。屈大均尤爱吃鱼,鱼之味美在何处?他写道:“鲩鱼头,鲤鱼尾,鲢鱼之腹更甘旨。”久闻海目山鲥鱼鲜美大名,他还专门荡舟其间寻味,吃至兴头赋诗一首:“雨过苍苍海目开,早潮未落晚潮催。鲥鱼不少樱桃颊,与客朝朝作脍来。”
“何氏三杰”之首、广东音乐名家何柳堂是番禺沙湾人,不仅擅长音乐,还精通烹饪之道:炒牛肉时,他使用木瓜蕊进行腌制,使牛肉的口感又滑又嫩,这也是嫩肉粉的前身;炒虾时,他在虾背上轻轻划一刀再入锅,这样虾熟后就不会弯。如今,柳堂牛肉、炒直虾已成为广府人的经典佳肴。
作为广府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番禺美食记录着人间百态、讲述着番禺故事,也成就了“食在广州,味在番禺”的美誉。近年来,番禺成功申报“味在番禺”集体商标,评选新的“十大名菜、十大名点”,推动饮食服务、质量控制标准化,推动建立广府美食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味在番禺”金字招牌不断擦亮。
美味佳肴的制作技法、工艺需要传承,背后的文化记忆也需要传承。番禺将“广东音乐”和“味在番禺”两大文化名片进行融合,让听觉与味觉碰撞出别样的火花。《爬金山》将番禺美食以歌曲形式唱出来,描绘人们“爬山、玩水、品美食”的美好画面,并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其中,展现“爬完青山爬金山”的小康生活。《爬金山》词作者、广府文化研究学者、番禺区饮食行业商会顾问何穗鸿表示,“希望以艺术的形式推广番禺美食,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