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钧
荔湾地区历史上地处广州府城西门外,俗称西关,地势平坦,河涌纵横,其西邻名镇佛山,南濒珠江白鹅潭,外通大洋,内航各地,水陆交通畅达,渔农商贸得天时地利,民殷物阜,风景优美,四方辐辏,闻名遐迩,向为政府所重。这里人杰地灵,生民勤勉聪慧,因时制宜,兼容并蓄,融汇升华,自成一方风俗文化,使西关成为名传岭南的一方胜地。作为西关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的粤剧正是在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发展而来。西关历有“粤剧之乡”之誉,在粤剧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关是近代粤剧行业的大本营,清代咸丰年间粤剧艺人李文茂起义失败后,粤剧被禁。佛山琼花会馆的施公正、马东林等人秘密在广州黄沙同德大街设立办事处,暗中组织粤剧艺人以“京班”名义演出,并极力研究“京腔”,以避当局耳目。同治六年(1867年),在黄沙承祥坊置地兴建专门的粤剧演出营业机构——吉庆公所,至光绪十年(1884年)乃成。由接戏员组成的慎和堂当即倡议建立粤剧界的同业公会——八和会馆。经过数年的筹备,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和会馆在黄沙海傍街(今广州铁路南站工人宿舍一带)建成。会馆包括作为首脑机关的总会、掌管全行对外演出营业的吉庆公所、8个分堂及其宿舍,并附设方便所(赠药所)、一别所(殓葬所)、养老院及八和小学。会馆每年通过吉庆公所收取数量可观的签约费作为经费来源。馆内还有茶叶、柴火、熟烟、纸条和食盐供应,不少无家可归的中、下层演员以此为栖身之所。八和会馆按戏行当分设八个堂:永和堂(小武、武生等)、兆和堂(文脚及以唱功为主的行当,包括大花面)、福和堂(花旦、马旦、打武旦)、应和堂(二花面、六分、大花面)、新和堂(男女丑)、德和堂(打武行当、后改銮与堂)、慎和堂(负责接戏的退休老艺人,后改慎诚堂)、普和堂(敲击乐及音乐人员,后改普福堂)。八和会馆,实行行长制,管理四乡来请戏卖戏的。各戏班在吉庆公所挂出水牌(又称货单),如某某班有哪些演员、角色和剧目。凡订戏的都要经过吉庆公所,订合同写合约订明演出时间、佣金等,让顾客(会主)到此一目了然,从而按班论价。会馆设有议事亭,实行民主商议,研究订立有关行规,做到互惠互利,加强团结,保障戏班营业正常开展。行业制度确立,结束了此前粤剧班散漫无序状态,为粤剧业走向正规化、规模化打开了先河。八和会馆一经成立,全省粤剧艺人纷纷来投靠,起了管理、中枢和团结的作用。随后,也带动了香港、新加坡、美国旧金山成立八和会馆或分馆,在粤剧最盛时期,会馆属下戏班多达百个,艺人逾万。其巨大影响为第十甫以至全广州其他区域所不及。八和会馆实际上成了近代全省乃至海外粤剧行业的首脑指挥机构和艺人集中地,威信日崇,地位日高,由如下几则时由八和会馆发出的公告启示即可觇一斑:(1946年10月18日)广东省八和粤剧协进会征求会员及换发新证书证章启示,本会复员第一届理监事以宣誓就职会务工作亟待展开,兹特登通告如下:(一)凡本会新旧会员(无论在广州、香港、梧州入会者)希于十月十二日至本年底止应凭持原领会员证书及征章前来十三甫正街八号三国本会换领新证章及证书,幸勿延误。(二)凡未入会的粤剧从业人员应即另觅介绍人两名,填具入会志愿书缴交入会费办班入会手续,限自十月十二月起至本年底(十二月三十一日)止,逾期申请决不接受,从明年元月一日起如未执有本会证书者本会绝不与之合作,常务理事马师曾、关德兴、薜觉先《越华报》。(1947年3月3日)吉庆粤剧介绍处敬告各乡演戏主会须知:本会经第十八理监及联席会议议决,自二月十八日起,在恩宁路九十八号本会内,恢复原日吉庆粤剧介绍总处,关于各乡凡有聘请粤剧开演者,希望向例新临吉庆总处签订合约,方为有效,特此敬告。广东省八和粤剧协进会启《越华报》。(1947年4月12日)觉先声、下泰山、大罗天、英凤、海龙、和平、海珠七大剧团联合启事。本剧团等现随八和粤剧协进会迁移到恩宁路八十号永兴号办理各方接洽业务,原日之十三甫通讯处即日撤销各方赐教请惠临新址天任盼感此启《越华报》。(1947年8月12日)广东省八和粤剧协进会召开会员大会启事:本会定于国历八月十九、二十两日(即农历七月初四、初五)下午二时假座西关百乐门戏院召开第二次会员大会并选新任理监事凡我会员如有提案希于国历八月十五日以前递交本会俾使审查汇编除分行外合登报周知,并希全体员届时踊跃参加共策进行为要。常务理事《越华报》。八和会馆的成立,带动了整个粤剧业的中兴,而与粤剧相关的行业,如灯饰业、戏服业、茶楼酒肄业、乐器业、印刷业等也都兴旺起来。随着省港大班的兴起,有产阶级经营的四大公司——“宝昌”“宏顺”“怡记”“太安”,也在这里接戏卖戏。使恩宁路成为一条有如众星拱月般的“粤剧之街”。再有三四十年代,如广州《民国日报》粤剧广告几乎没有,而出自西关的《越华报》每日皆有,亦说明西关戏曲曲风乃浓于他区,处于粤剧界的中心地位。粤剧史上的中兴繁盛局面出现在西关,首先表现在粤剧艺术风格的成熟,“八和会馆”的成立,本地班再度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同业组织,以“团结抗暴”相号召,“逐日演戏,皆有整本。整本者,全书也,其情事联串,足演一日之长”,出现了“村市演唱,万目共瞻”的盛况。其演出的奇情杂出新意连篇的剧目,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并对角色的分工、声腔的吸收,剧目的演出编排、演员的表演行当等都进行了改革。为了丰富上演剧本,本地班鼓励粤剧艺人创作了一批正本戏,将老戏中一些常见的情节套子重新组合,赋予新的内容。其时戏班演戏,必先演出“大腔戏”(如《六国大封相》),然后才演梆子、二黄,而梆子、二黄剧目中除“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外,还有“大排场十八本”的《寒宫取笑》《三娘教子》《百里奚会妻》《三下南唐》《鲁智深出家》《打洞结拜》《五郎救弟》《平贵别窑》等,且注重武生和小武行当的表演。这时期粤剧“省港大班”不仅在广州、香港和澳门一带频繁演出,而且粤剧演文明戏的比重也不断增大,各戏班竞演新戏。于是出现了专职的编剧人员(俗称“开戏师爷”),也产生了根据地方生活题材编撰而成的像《梁天来》《山东响马》《大闹广昌隆》《王大儒供状》《疍家妹卖马蹄》等新戏,在平民百姓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于此,由粤剧中兴所形成的粤剧演艺大军及其编演活动,开拓了粤剧的广阔市场,加速了粤剧唱腔和表演艺术的地方化进程,给广东近代戏曲的改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辛亥革命前后,志士班及其改良新戏,对粤剧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粤剧在表现题材上更加灵活多样,渐有排演爱国新剧的倾向。以广州方言取代戏栅官话日益普遍,并出现以平喉(真嗓)取代假嗓的尝试,使粤剧的地方化向前迈进了一步。粤剧乐队也随着唱腔的丰富而发展,开始形成比较完备的伴奏体制。省港大班的兴起使粤剧进入急速变化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剧目题材空间扩展,唱腔音乐丰富多彩;表演艺术博采众长;舞台布饰冲破旧格面,面貌常新……使粤剧艺术走上了成熟和高峰。再次表现为粤剧行业机构林立,西关粤剧业光绪十五年(1889年)成立了“八和会馆”,标志着粤剧由中落走向中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原“优天影”班的一部分社员包括陈铁军等另外组织“振天声”剧团,社址设在荔枝湾彭园,有成员19人。“振天声”剧团积极宣传民族主义,创作演出了不少新剧目,如《熊飞起义》《博浪沙击秦》《剃头痛》《大闹沙基》《徐锡麟行刺恩铭》等,被人们称为“志士班”。“志士班”以其优良的业绩,不仅为辛亥革命推波助澜,也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省港大班艺术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大革命时期,由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成立的“劳工白话剧社”改组的广州“工作剧社”在龙津路易家祠(第六甫青紫坊)成立,以工作队伍为宣教中心,编演了《工人封相》《蔡松坡云南起义师》《温生才炸孚琦》《安重根刺伊藤候》《段祺瑞败走绝龙岭》《袁世凯发梦》等剧目,增长工人志气,鼓吹工人运动,紧密配合了当时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及正在进行的北伐战争。1926年,在广州市工代会的支持下,以武打行的演员为主组织的“广东优伶工会”于广州黄沙柳波巷成立,为反对八和会的腐败,为全行会员谋福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民国初年,区内开始有粤剧全女班的出现,打破以往由男演员垄断的局面。在西堤大公司、西关其光公司无台游艺场及西关天南茶楼等地演出的女班,阵容较大,艺术水平较高,是当时的一流班社。再次表现为演出公司场地众多,随着粤剧业的兴盛,负责经营演出业务的“公司”也应运而生。“公司”是指清末民初形成的经营戏班业务的各个资本家商业组织。粤剧戏班的营业在光绪末年以前是由吉庆公所负责统管的,光绪末年,由于戏班繁多,营业兴旺,一些大班主或资本家自己成立公司,直接和顾客接洽业务,它们一般都拥有几个著名戏班,其中设在西关地区的戏班公司有宝昌公司、宏顺公司、怡顺公司、太安公司、兴和公司、汉昌公司、同善堂等。戏班公司的出现使粤剧业进一步步向成熟、正规。最初的粤剧是以年节演出及演酬神戏为主。每值神诞,一些庙宇便设立固定的戏台供戏演出。清光绪中叶以前,西关容光街北帝庙的戏台是全市仅有的一座可供粤剧演出的永久性的建筑物。宣统年间,西关除容光街北帝庙外,还有天后庙、三界庙两处戏台,宁波会馆、文澜书院等地每当神诞亦例必公开演戏,只是所雇的不过是中、下级戏班而已。光绪十五年(1889年),位于西关多宝大街“大园”前的广庆戏院开办,有本地班和京班演出。首台由德财贵班演出粤剧。院内有藤椅和木椅两种座位,男女分座。该院是广州最先售票公演戏剧的戏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长寿寺被官府拆毁没收后,在原址上兴建乐善戏院,可容观众1100多人。戏院业既兴,戏台日渐冷落。清宣统年间,天后、三界两庙已不常演戏,只有北帝庙因为庙产较丰,尚可维持。民国初年,公园、游乐场等相继设置,寺庙戏台逐渐荒废。20世纪30年代,西关地区的戏院有乐善、宝华、民乐、西华等多家,还有西堤大新公司、十八甫真光公司的天台粤剧场。乐善是全市第二大戏院,营业额占全市的30%左右。粤剧名伶才艺西关最多。广州西关为“粤剧之乡”,曾汇聚了广东粤剧界的不少精英;有粤剧名编剧家冯志芬(代表作有《胡不归》《情僧偷到潇湘馆》)、陈冠卿(代表作有《梦断香销四十年》《红花开遍凯旋门》)、莫志勤(代表作有《柳毅传书》),舞台美术设计家洪三和、何碧溪,粤剧音乐家黄不灭、崔蔚林、罗宝莹。著名的粤剧艺术表演家和优秀演员有千里驹、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曾三多、靓少佳、红线女、罗品超、吕玉郎、楚云、陈笑风、罗家宝、林小群、谭玉珍等。红线女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古今妇女形象,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其中《昭君出塞》《卖荔枝》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她在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音乐比赛中荣获“古曲音乐”金质奖,1981年获第一届粤剧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1985年,亚洲协会表演艺术中心和联合国交响乐协会分别向红线女颁发了“杰出艺人奖”和“杰出艺术奖”。罗品超吸收前辈和同时代艺人的艺术成就,融汇创新,成为“治文武于一炉,集刚柔于一身”的文武生,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员一等奖。他的首本戏有《罗成写书》《平贵别窑》《五郎救弟》《荆轲》《红花岗》等。人数之多,成就之大,为全市乃至全省所仅有。这些在西关地区涌现的粤剧名伶们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忱,他们矢志不渝,逆流而进,卓力奋发,励精图治,为粤剧事业平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粤剧教育西关最盛。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布瑞轮、唐少坡等3人在西关梯云桥脚(今丛桂路附近)成立“新少年”粤剧童子班,招收10—18岁的儿童80人学戏。创办者有意打破社会上将梨园子弟视为下九流的旧观念,将“新少年”办成一间学校。全班80名学员的食宿由班中免费供给,每人每年发给冬夏制服各一套,另聘请花鼓江、陈就、仙花达等9人担任粤剧教师。学徒不分寒暑,每天6时起床练功学戏,每隔10天到黄沙八和会馆的大沙地做体操1次。经过半年多的训练,“新少年”便动身下乡演出了。清末民初,今清平路、珠玑路等处还有少教戏馆,由师傅对徒弟口授身传。著名粤剧演员马师曾年轻时,也曾在清平路牛奶桥附近的一家教戏馆学戏。民国十六年(1927)十一月,八和会馆拨款兴办粤剧养成所(所址在今梯云东路),先后举办了两期。学员年龄多在十五六岁以下,除一部分是粤剧艺人的子孙外,多为城镇中下层人家及农民子弟。教材以大排场18本为主,如《寒宫取笑》《三娘教子》等。在教学中,教师除传艺外,还传授了粤剧戏行的行规,使学员在日后的舞台生涯中有规可守。经粤剧养成所培养出来的著名演员有罗品超、黄千岁、黄鹤声、张活游(后为电影演员)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素有“粤剧之乡”美誉的荔湾区积极培养粤剧曲艺新苗。从1986年起,在每年的“羊城大厦”活动中组织全区性的“南国小红豆培训班”,招收5—13岁的少年儿童60多人进行培训。多宝、华林等街的文化站以及新蕾、光扬、金花等乐社也办起培训班或学员班,教授粤曲的基本知识、技巧唱法及粤剧小调等。多宝街的小红豆粤剧培训班较为突出。该班成立于1968年8月,招收6岁以上的儿童学员20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粤剧表演艺术,由演出粤剧旦角多年的官启凤任老师,先后排练了不少古装粤剧折子戏及现代粤曲,如《拉郎配》的《抢笛》,《西厢记》的《游园》《拷红》以及《红风之家》《朵朵蓓蕾呈新秀》《雷锋精神伴我行》《交通宣传乐万家》等,初步培育出一批粤剧曲艺接班人,在第一、第二、第三届荔枝湾广东民间曲艺《私伙局》交流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总而言之,广州西关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育了粤剧艺术,为粤剧艺术提供了理想的空间,并由此使粤剧艺术在西关这片土地上走向辉煌。西关在粤剧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粤剧史的窗口和缩影。《岭南文史杂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专员徐南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