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现在的教材‘城市化严重’,会使得农村孩子对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那一山一水的陌生感、疏离感越来越重,还可能误导农村孩子‘厌恶、逃离’自己的家乡。”近来,一位支教11年的乡村教师在网上发声,引来网友们的关注与共鸣。不仅是教材,这位老师还举例说,练习资料、试卷,随便一道题都是以高楼大厦、超市、大商场、娱乐场所、游乐园、电影院等描述对象来出题,很少以山坡、田野、村庄、干农活、放牛、砍柴来作为描述对象。这些元素对不熟悉城市生活的农村孩子来说,陌生又难以理解,无疑为他们的学习与升学设立了一道道屏障。甚至滋生了错误的逻辑:读书学习是为了考出乡村,过上书中的城市生活;书上的知识只有在城市才用得上,并不能指导他们在农村的生活实践。对于阅读资源并不丰富的农村地区,教材可能是孩子们成长中主要的读物。孩子通过它认识世界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认识各种人物的命运和逻辑,感受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所以,一本教材,以及衍生出的练习、考试,不但在升学这样的刚需上影响孩子,更是他们精神成长的营养元素。根据上述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