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 资料图片
2014年,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与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湘鄂黔土司遗产进入人们的视野。土司制度是始于元、备于明、盛于清的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制度。起源于汉、唐时期的羁縻制度,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后而渐渐消亡。史载南北朝北周建德二年(573年),今恩施地区土著向邹兄弟归附朝廷,始设施州。后施州一度改称过庸州、清江郡等,明改称施州卫,清改施南府。施南府一名来源于元代始设的施南土司。元朝以前,中央王朝对今恩施地区的统治主要为羁縻制度,即“以土官治土民”,封赠少数民族地区首领官爵以统治本族人民的办法,历史上称之为“羁縻府州、羁縻卫所”制度。宋代施州改属四川省夔州路(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在今恩施南部设立了一些羁縻州县。如定州(鹤峰县南部并跨入湖南境内)、富州(今来凤一带)、顺州(宣恩沙道沟一带)、保顺州(宣恩县李家河一带)、高州(宣恩县高罗一带)、懿州(咸丰县境)及龙渠县(利川市忠路一带)。及至元朝统治者在以武力征服的同时,对表示愿意归附的首领,采取招抚政策,委以土司官职。其时在今恩施境内共设14个土司,即宣慰司3个(即施南道宣慰司、镇边忠峒宣慰司、镇边毛岭峒宣慰司);宣抚司6个(散毛军民宣抚司、誓崖宣抚司、安定宣抚司、怀德宣抚司、高罗宣抚司、师壁宣抚司);安抚司4个(即忠孝军民安抚司、木册安抚司、盘顺安抚司、龙潭安抚司)。(注:一说宣慰司3个即施南宣慰司、镇边毛岭峒宣慰司、怀德军民宣慰司);宣抚司7个即散毛军民宣抚司、容美峒宣抚司、高罗宣抚司、隆奉宣抚司、龙潭宣抚司、隆中路宣抚司、龙渠峒宣抚司;安抚司6个即忠孝军民安抚司、盘顺军民安抚司、忠义军民安抚司、金峒安抚司、大旺安抚司、木栅安抚司)。此外,还有忠建军民都元帅府、容美总管府、唐崖千户所。元代土司设立,为明清两代土司制度奠定了基础。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施州为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领大田军民千户所,辖31个土司。计宣抚司4个(施南、散毛、忠建、容美);安抚司9个(东乡、忠路、忠孝、金洞、中洞、龙潭、大旺、高罗);长官司11个(唐崖、镇南、盘顺、椒山玛瑙、五峰石宝、石梁下洞、水浕源通塔坪、摇把洞、上爱茶、下爱茶、西关洞);蛮夷长官司5个(东流,腊壁、隆奉、镇远、西平)。此外,在今长阳县清江北岸设有玉江、麻栗、施都等长官司。这些土司都未上报封建中央王朝,因而不见于史志记载。清朝建立,初期仍袭明制,今恩施地区的行政名称仍为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其时在今恩施境内共设23个土司,计宣慰司1个(容美土司宣慰司);宣抚司5个(施南、散毛、忠建、忠路、忠峒);安抚司11个(唐崖、东乡、忠孝、大旺、木册、腊壁、高罗、金洞、东流、龙潭、沙溪);长官司6个(卯洞、漫水、石梁下洞、五峰石宝、椒山玛瑙、水浕源通塔坪。一说还有百户)。(注:一说宣慰司1个即容美;宣抚司4个即施南、散毛、忠建、忠峒;安抚司13个即东乡、金峒、忠路、忠孝、高罗、大旺、东流、龙潭、沙溪、五峰、石梁、椒山、水浕;长官司15个即木册、唐崖、腊壁、卯峒、漫水、西萍、建南、玛瑙寨成、石宝深溪、下峒平茶、塔平(或源通塔平)、木寨前峒、红鸾后峒、戎角左峒、能陛右峒。)雍正六年(1728年),改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为施县,辖管境内各土司,次年改恩施县,取皇帝恩泽施地之义。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改为流官制度,设一府五县(即施南府、恩施县、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利川县)。同时将最大的容美宣慰司改鹤峰州、长乐县,划给宜昌府管辖。乾隆元年(1736年),将原属四川夔州府的建始县划入,为6县之治。也正因为历史上今恩施地区有如此多的土司,才有后来成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可能。恩施地区土司制度存在数百年之久,如今仍有丰富的土司文化遗存,主要有墓葬、遗址和文物等。如久负盛名的唐崖土司皇城、容美土司保留下来的万人洞、万全洞、九峰桥、百顺桥等。并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施南土司以金凤冠为代表的各种文物78件和以容美土司的“河图洛书”、“大日如来佛”、“土司大铜钟”、“土司官印”为代表的文物近千余件。这一大批文物已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为国家级珍贵文物。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