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篓哥”的记忆深处,当年的穷可以用“耻辱”来形容。从倒灌水到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如今不过10余分钟车程,然而30多年前“背篓哥”到管理处所在的集镇上学,却需要步行两个小时,每天早上5点多就得打着煤油灯出发。
没有公路,种地的肥料得从集镇上背回来,一天只能背一包尿素,“背篓哥”十四五岁开始从集镇上背肥料,背了很多年。
吃水是更大的难题。倒灌水的村民要到水沟上去挑水,单程超过两公里,一早上只能挑一次水。
在恩施大峡谷开发成景区之前,“背篓哥”靠在山间种地、放牛谋生,家里缺油缺盐是常事。家徒四壁,人微言轻。父母生病无钱医治,无处可借,无人能借。
17岁那年,深受贫穷之苦又看不到任何希望的“背篓哥”忍不住出门闯荡,到广东韶关挑了10多年的煤。2005年,年迈父亲身患重病,他回到家中,一边近身照料,一边想方设法维持生计。
他拼命劳作,每天天不亮就下地,打着手电筒干活,白天再去周边做零工。尽管如此,一年到头才三四千元的收入,还不够父亲的医药费。
刘成松活跃在恩施大峡谷景区。熊琦 摄
生活的出路在哪里?“背篓哥”开动脑筋,不断尝试。他栽过五倍子树,五倍子树不行,又栽过核桃树。随着恩施大峡谷建成5A级景区,他终于找到了一份理想的生计。
巧舌如簧的他,历时两个月,给景区每个景点都做了一首打油诗。这些打油诗虽算不上雅致,却“贴近游客”,很接地气。
例如,关于回音壁景点,“背篓哥”这样写道:
一道银河隔两边,天地人间情义在,终究一日来见面,老婆,我爱你!
关于火炬峰景点,“背篓哥”这样写道:
火炬生在绝壁上,照满峡谷真辉煌,只要贵宾把它想,拿回家里更舒畅。
关于一炷香景点,“背篓哥”这样写道:
恩施峡谷一炷香,上大下小,摸也摸得到,抱也抱得到。
关于玉女峰、玉笔峰景点,“背篓哥”这样写道:
爬了一山又一山,翻了一岭又一岭,一路辛苦好高兴。
一路的雄风好英俊,荣华富贵样样行,八万大军英雄汉,大家帮忙点个赞。
山川美景真好看,大家觉得没看够,欢迎大家又来看。
到此一游,有此一乐。就这样,“背篓哥”的名声在景区传开了,也在网上传开了。不少游客到恩施大峡谷游玩,都会主动去找这位“背篓哥”。
几年下来,过去靠拿低保过日子的“背篓哥”,彻底翻身,攒下存款数十万元,家里盖起7间大房。
受益于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倒灌水一带的村民普遍较为富裕,但是“背篓哥”自豪地说,他的经济条件在倒灌水“可以超过一半的人”。
三年前,他曾满怀憧憬地告诉记者,他有信心在三年之内把自己的7间大房改成“背篓哥农家乐”。他觉得“背篓哥”这3个字是最好的招牌。
为此,他制定了“三年规划”:“我还要再挣3年钱。我今年准备栽1万蔸大黄,1万蔸大黄在3年之内要卖10万元,我三年在景区可以赚15万元,就25万元了,我就把那个房子做成农家乐。”
如今,三年时间过去,“背篓哥农家乐”并未建成。他这样解释:“我一个人搞农家乐风险太大,不敢搞。”尽管如此,他的收获与预想中的农家乐相比毫不逊色,被他视为实现这一目标重要资金来源的药材,已经发展到20亩的规模。
“人不聪明赚不到钱,我脑筋还灵活,晓得怎么赚钱。”“背篓哥”说,他要一直拼下去,一直奋斗,丝毫不懈怠,“学爹妈”,“八九十岁都种得地”。
刘成松活跃在恩施大峡谷景区。熊琦 摄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