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个鹊桥会,土家有个女儿会。3月24日,湖北省恩施市传来喜讯,该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土家族女儿会文化之乡”。
集齐三张“国”字号名片
土家女儿会是恩施市三大名片之一。2014年,恩施玉露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2015年,恩施大峡谷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2020年,恩施市获评“中国土家族女儿会文化之乡”。至此,恩施市三张名片全部成为“国”字号招牌,成了叫响全国的“金字招牌”。
2016年6月,恩施市女儿会文化传承协会成立,黄焕然当选为会长。“中国土家族女儿会文化之乡”的申报,从提议到申报成功,黄焕然是参与者、亲历者,也是见证者。他坦言,这块牌子来之不易,获知成功申报的喜讯,甚感骄傲和激动。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恩施市一直致力于挖掘、复兴、传承和弘扬土家族女儿会文化,并与汉、苗、侗、羌等民族文化相融合,使之成为恩施州多民族共同参与的盛大民族节会,培育成为恩施市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重要展示平台,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实践范例之一。
2016年8月13日,恩施市红土乡——女儿会发源地刘家屋场,土家婚俗“陪十姊妹”现场。 伍功勋 摄
近三年来,恩施市组织本土文化艺术工作者大力挖掘、复兴、传承与弘扬土家族女儿会文化,邓斌、杨秀武、贺孝贵、刘绍敏、黄焕然等本土文化工作者不辞劳苦、克服困难,在理论研究、资料收集、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文旅融合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8年8月14日,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恩施市为“湖北省土家女儿会文化之乡”。在恩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恩施市文旅局、恩施市文联组建专班,恩施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市文联专职副主席覃涛专门负责组织申报中国土家族女儿会文化之乡。2019年12月31日,恩施市顺利通过“中国土家族女儿会文化之乡”创建评审。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命名《决定》中说:“土家族女儿会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的民间节俗文化。”
恩施州文史专家贺孝贵认为,女儿会是恩施市三张文化名片之一,必将在以文化自信增进民族团结、以文旅融合实现旅游强市、以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擦亮文旅融合的烫金品牌
“中国土家族女儿会文化之乡”成功创建,能为恩施市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增加助力,推动恩施旅游取得更大的发展。
“土家女儿会”起源于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板桥乡大山顶一带,距今有300年历史。女儿会节庆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被称为“土家情人节”。
自1995年恩施女儿会首次进城举办以来,女儿会从农村进入城市,四处开花,以城区、景区“两区”为重点,以旅游、商贸“两业”为目的,通过大打旅游牌,包装成旅游产品大力推介。梭布垭景区、龙马风情小镇、州城亲水走廊和恩施女儿城、红土乡石窑等多地同期举办,女儿会被赋予旅游推介、物资贸易、文化交流、赶场相亲等多重功能。
这一点,也引起一些专家的思考:女儿会的“官味”“商味”“旅游味”是不是已经改变了它的民间性和赶场相亲的初衷?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这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产物,不值得惊奇。
放眼恩施市,女儿会的文化品牌价值和经济价值将在这些数字上成几何数级的增长。
黄焕然介绍,2019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在恩施市女儿会传承协会的组织下,近3万民众和游客参加“石窑女儿会”。当天仅仅在红土乡,有470名群众演员表演了富有女儿会民俗特色的文艺节目,11家宾馆、22家农家乐、27家特色民居共计818个床位都住满,创造经济效益800余万元。
当天,恩施土家女儿会在龙凤镇龙马风情小镇同时举办。“我在风情街卖炸硒土豆,女儿会三天赚了5000多块钱,比以前种一年地赚得都多。”贫困户龙忠桃说。如今,她家不仅脱贫了,还添置了新电视、冰箱等。
2019年8月10日,演员在恩施土家女儿会开幕式上进行文艺表演。杨顺丕 摄
覃涛说,恩施市已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目的地如果缺少了当地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独有的颜色,也失去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是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保持魅力的内在要求。
恩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亚妮表示,恩施市将以成功创建“中国土家族女儿会文化之乡”为契机,通过文旅融合实施旅游强市,助力恩施市进一步擦亮文化旅游名片,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传承民族文化的生动载体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得不到有效传承,最终不可避免走向中断和消亡。
邓斌作为一位知名作家、文史专家,也是土生土长的红土人,亲身经历过过去的女儿会。他认为,土家女儿会若要传承下去,那就要“还风情于民间,让老百姓在自己的节庆中获得愉悦”。
多年从事女儿会研究工作的刘绍敏认为,恩施土家女儿会诞生地红土、板桥都是海拔1800米左右的高山,夏季凉爽,山川壮美,非常适宜打造夏季避暑度假村。她建议,把红土、石窑建成女儿会影视文学创作基地,修建女儿会剧场,常年演出以女儿会为主题剧目和文艺节目;恩施市政府可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组建一个相对固定的民族文化研究专班,对“恩施土家族女儿会”进行专题研究,在景区、剧场、女儿会发源地等地方加强对女儿会文化的传承培训,把女儿会文化发扬光大。
2009年6月,恩施女儿会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8月,恩施市授牌红土乡为“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恩施土家女儿会传承基地”,女儿会文化传承在有效进行。
4月8日,黄焕然告诉记者,近年来,石窑已经建立了女儿会民俗博物馆、女儿会广场、女儿会书屋、女儿会大街,成为女儿会文化传承的载体。
2019年8月11日,土家女儿会期间,恩施市红土乡石窑集镇,青年男女“赶场相亲”。彭邵峰 摄
目前,女儿会成为全州四大民族节日之一,获得湖北省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奖、湖北省十大文化品牌提名奖。恩施市在女儿会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市主办有《女儿会》杂志,出版了《土家女儿会演变揭秘》《恩施土家女儿会》《毕兹卡娘娘》等一批女儿会相关著作。土家风情歌舞剧《嗯嘎·女儿会》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荣获表演金奖和10个单项奖,专题片《武陵土家人》《土家女儿会》《神话恩施》等专题片、MV对女儿会进行重点宣传介绍。
近几年来,每年报名参加女儿会的青年都在万人以上,这一传统节日正在传承中焕发无限生机。